邓椿,《宋史》无传,《补遗》言其“字公寿,双流人,祖洵武,父雍,以侍从终。椿,乾道中官郡守,撰《画继》十卷。椿念再世名位在宣政童、蔡间,率太息。一日,得洵武《谏伐燕疏》,亟乞蜀守汪应辰跋之,椿哭墓下以告,蜀人以为贤孙”。[172]
关于邓椿先世与生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古今姓氏书辩证提要》云:“宋邓名世撰,而其子椿裒次之。名世字元亚,临川人。祖孝甫,见《宋史·隐逸传》,即原序称文昌先生者也。椿有《画继》已著录。”[173]然《四库全书·画继提要》又云:“椿,双流人。祖为邓洵武,政和中知枢密院事。”[174]可见两处自相矛盾。阅《宋史》,知邓名世之子实为邓椿年。又,王应麟《玉海》卷五〇亦曾有载,“名世字椿年,裒集次序之”。[175]由此或可证,上述两处所记,并非同一人。其一是临川人,其一则为双流人。一人名邓椿,一人名邓椿年。一人祖邓孝甫,一人祖邓洵武。
然上述错误造成后世之典籍陈陈因之。例如商务印书馆所编《中国人名大辞典》“邓椿条”有“作者事略”,即云:“邓椿,宋代邓名世子,官至郡守。祖洵武,尝知枢密院。”又云:“名世所著《古今姓氏书辨证》,椿裒次之,父子相继,用力尤多,故较
他姓氏特精核。”[176]此书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唯一不同在于称邓椿“祖洵武”,而非“孝甫”,似是把前所言《古今姓氏书辨证提要》与《画继提要》综合摘录,但仍有错误。其后于安澜辑《画史丛书》将此条悉数收入。而俞剑华所辑《中国画论类编·画继杂说》亦从之说,该书言:“邓椿,宋名世(字公寿,双流人)子。”其误更甚,直所谓以讹传讹。知名文献专家胡玉缟先生曾指出了这一错误,后来谢巍先生据《宋史》卷三二九《邓绾传》,对邓椿先世及生平进行了考证,基本廓清了前人之误。
而据《(民国)双流县志》《(雍正)四川通志》及《宋史》《邓氏家谱》,足可梳理出邓氏一族之概貌。
《宋史》载,邓氏祖先曾居梓州中江(治今四川中江县)。北宋初期,其祖邓琛徙居成都双流(治今四川双流县),《新修潼川府志校注》言:“以经学诱进后生,群聚至数百人,翕然知学。”[177]而据《家谱》记载,琛有子至,至有子绾、缜,绾有子洵仁、洵武,自绾以后先后多人举进士。洵武有子雍。雍有子椿、杞。有学者统计,“宋代双流代人中,为官者多,有至枢密院、尚书右丞者;有进士6人、翰林学士1人,亦双流名家望族之一”。[178]
从相关文献来推断,邓至为邓椿高祖父,“宋仁宗时人,‘通六经’,‘号二江先生’,范镇‘为之友’,范百禄 ‘从之游’,以子贵‘赠太师’”。[179]范氏家族在宋时亦是巴蜀文章世家,如范镇,字景仁,自仁宗宝元元年(1038)中进士,累官至翰林学士、史馆修撰、右谏议大夫。英宗时,因“濮议”忤英宗意,以翰林学士出知陈州。神宗即位,于熙宁三年(1070)四月复为翰林学士兼侍读、知通进银台司。又,范百渌,字子功,他是范镇之兄范锴之子,生于天圣八年(1030)。年幼时,因父为卫尉寺丞,携之入京师,嘉祐二年(1057)中进士,又举才识兼茂科。其自中进士至逝世共37年,历仁、英、神、哲宗四朝。“在宋代成都范氏中,范百禄的官职最高,累官至宰执,具有突出的为官才能。英宗时,范百禄‘考官第策入三等,英宗亲览嘉叹,欲不次用之’。这是宋代著名的高水平策对之一,‘国朝制策三等惟吴育、苏轼及公(范百禄),凡三人焉’。有文集五十卷,已佚。事见《范太史集》卷四《范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三七有传。邓至能与这样一些大儒相往来,自然也胸有不凡,其著述有:《易义》、《群书故事》15卷、《故事类要》30卷、《往事龟鉴》50卷、《通书》10卷、《二江集》3卷,均佚,存文1卷。”[180]由于年代久远,目前虽然邓至之文多散佚无存,但从以上记载中可以看出邓至的修养与学术水平之不凡,真可谓为邓氏家族世以文章起家奠定了基础。
邓至子邓绾,为王安石当政时期的高官。据《宋史》卷三二九本传记载,邓绾字文约。举进士为礼部第一。熙宁三年(1070)通判宁州。时王安石当政,邓绾上书陈时政数十事,得王安石首肯。安石向神宗推荐邓绾,得召见,除集贤校理,累迁御史中丞,进龙图阁直学士。元祐元年(1086)卒于邓州知府任上,年五十九。子洵仁、洵武。(www.xing528.com)
邓绾次子邓洵武,即邓椿的祖父,字子常。第进士,为汝阳簿。绍圣中哲宗召对,为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国史院编修官,撰神宗史,迁起居舍人。徽宗初,改秘书少监,迁起居郎。力请以蔡京为相。京既相,进洵武中书舍人,数迁至知枢密院,位特进,拜少保,封莘国公。宣和元年(1119)卒,年六十五。赠太傅,谥文简。《宋史》卷三二九有传。
邓洵武子邓雍,即邓椿的父亲,生平事迹不详。据《南朱制抚年表》,知其建炎元年(1127)为荆南江陵知府。又据《画继》卷十,知其曾任侍郎及提举官,以侍从终。
邓氏家族作为蜀中大族,与当地士子、官宦交游非常广泛。据刘世军、黄三艳考证,与邓椿有所来往的有赵氏宗室赵士俾、赵伯兼、洛人王国宝、贾公杰(其名亦见于白鹤梁题刻)、程纯老、汝州令狐中奉之子陈古、河南邵泽民侍郎、邵博太史、成都双流张庭坚、河南王沂、中山刘宝贤(官提点刑狱公事)、河阳李邦献、中原王冠朝、遂宁王灼、遂宁张衍、合阳陈古、绵州李廉夫、开封府尹盛章、宣献公宋绶之孙宋艾、太常少卿何麟、中原卫昂、成都王稑、广都宇文时中、成都郭勉中、汉州何耕、范荣公、孙范淑、双流赵延、双流宇文子震、达州守时道宏、成都吕给事陶、燕穆之曾孙燕兴祖、蜀僧智永、广安黎希声、广安姚宾、孙李皓、兰陵胡世将、吉州团练使杨可弼良卿、利倅李骥元骏、犍为王瑾等。[181]
以上所列举交游对象,均为一时之名士、名宦,足见邓氏交游之广。另从上述诸人为官情况来看,上至开封府尹、太常少卿、侍郎、龙图阁直学士,下至知县、主簿等无不有之。又,从交往类别来看,有赵室宗室、各级官员、贵胄子弟,亦有僧人画家。
总的来说,邓氏交游以士人为主。就以何耕为例,何耕字道夫,号怡庵,世居汉州绵竹,后徙德阳(治今四川德阳)。“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四川类试奏名第一,赐进士出身,充彭州教授,迁成都教授。孝宗初通判成都府。乾道初,知雅州。八年,知嘉州,除潼川府路提点刑狱。淳熙五年(1178)召为仓部员外郎。六年,改户部郎中兼国史编修官。”[182]未几,再“迁国子司业,就升祭酒。八年,出知潼川府”。[183]十年卒,年五十七。其著作仅《两宋名贤小集》所存《蕙庵诗稿》一卷。
刘世军认为,与邓氏交游比较密切的还是四川名门望族,其中就有当时四川名宦之家范氏家族与四川宇文家族之后代。范氏是成都最有名望的家族之一,范祖禹在《资政殿学士范公墓志铭》中追述:“唯我范氏,陶唐之裔,自蜀成都,世显以儒。”[184]“世显以儒”基本能概括范氏之族风。范氏之范镇、范百禄就是宋代名臣,曾与邓椿先祖邓至交往甚欢,其孙范淑乃与邓椿相交,品画为乐。邓椿就在其家欣赏了黄筌的《竹雀图》、赵昌的《折枝桃图》、王维的《雪图》、马贲的《雁图》,皆为绝品。宇文氏族本河南望族,后家于蜀,子孙分为六院,分别为成都、双流、广都等。《画继》中所提到的宇文子震为双流宇文氏,而宇文时中为广都宇文氏,其家均以文章名世,其中尤以宇文虚中、宇文绍节、宇文绍奕最为知名。宇文时中乃宇文虚中弟,亦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并“以直龙图阁知潼川”,邓椿与其相交亦非同一般,卷四“江参条”、卷五“智永条”、卷八、卷九“李营丘条”等均提到宇文时中。邓椿与其一道品鉴过宋徽宗的《水墨花禽图》、王维的《雪山图》、杜措的《佛图》、董奴子的《鸡冠花图》、李伯时的《高僧图》等。[185]
以上所列即是与邓椿交游之人,以及一些交游事迹,应当说与上述诸人交往必然使邓椿受到启发。故邓椿最终能广泛搜集材料,著称传世名著《画继》或亦与其善于交游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