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以后,知识界对白鹤梁的认知度逐渐提升,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国府西迁,旅渝知识分子数量大增,很多人慕名观赏白鹤梁,也有人继续在白鹤梁上留题。纵观这一时期,题刻内容在继承前代的同时,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首先,传统诗文类题刻虽然仍有延续,但数量较明清时期急剧减少,而游记类、杂题类文字则开始增加。比如镌刻于民国十二年(1923)的《杨鸿胜题记》以及镌刻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的《卢学渊题记》等就很具代表性。
其次,题刻所反映的内容虽同前代一样,多以祈福、感怀等为主,但是这一时期的题刻主题也有了新的变化,那就是政治色彩较前代更强。比如,民国时期,佚名所镌诗句,“摧伏倭寇,奠定和平,石鱼出兮”。在这里,石鱼,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涪州丰稔的守护神,而是上升到了保家护国,扬威利战的层面。又比如,镌刻于1963年的《涪陵县文化馆题记》,由于镌刻于特殊的年代,政治色彩尤其鲜明,其文云:“红日艳艳映碧空,白鹤翩翩舞东风。鉴湖泛舟歌盛世,石鱼啣花庆年丰。我县人民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光辉照耀下,战胜了三年的特大旱灾,使我们的经济情况日益好转,去年比前年好一些,肯定今年必将比去年更好。”
此外,这一时期的题刻中科学理性的色彩也愈发强烈。比如《林樵题诗》,“水枯江心石鱼现,相传鱼现兆丰年。丰稔岂由鱼断定,战胜自然人胜天”。这一题刻反映的正是当时“人定胜天”的思想。又比如,龚堪贵所题“涪陵长江心,白鹤梁驰名;相传石鱼唐人刻,还有佛像神;石鱼兆丰年,游者题诗称,尽管有唯心观点,贵在四代文”。题刻将过去“石鱼兆丰年”的传说,看作唯心主义的思想,认为不足取,只是题刻文字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还有如,《卢学渊题记》的出现,则是民生公司所组织渝万河床考察团,对涪陵长江段水文情况进行科学考察时的留题纪念。
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民国以后白鹤梁续题活动,已经逐渐走向衰落,这一方面是由于随着近代科技的传入和科学理性思想的普及,人们对白鹤梁题刻所谓“石鱼兆丰”的认识已经发生变化,仅将其作为一处旅游赏玩的景观,而非地域神祗的寄托。另一方面,民国以后,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题刻活动被认为是封建糟粕,广受诟病,续题几成当时地方政治的禁忌。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三段白鹤梁题刻主持人,涪陵县文化馆馆长白仲山,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白鹤梁上的题刻,就成为他的重大罪行之一。批判的理由就是“在白鹤梁上题刻,是封建社会里达官贵人干的事,你身为共产党人,却和封建主义同流合污”这种思想的影响,客观上为白鹤梁题刻的保护提供了可能。[403]
总之,民国以后的白鹤梁题刻,距今不过百年时间,但其一方面秉承了历代以来白鹤梁题刻活动的传统,丰富了题刻区域的内容。另一方面民国以后题刻又极具开放性与创新性,将时代特征镌刻于题刻之中,让今天的人们通过题刻,仍能感念似曾经历的年代,同样也为研究者了解峡江近现代历史的某些侧面,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
图2-4-1 《施纪云题记》
录文:
乙卯正月,江水涸,石鱼出。时哀鸿在野,方与官绅筹振恤,喜丰年有兆,亟往观焉,鱼形古拙,鳞有剥落痕。志载其下刻秤、斗,今未见也。同游者邹进士增祜,刘孝廉子冶,张树菁、颜广恕两茂才,曹纯熙上舍与其弟镛,旧史氏施纪云记。
按:馆藏拓本长100厘米,宽85厘米。8行,正书,字径6厘米。《白鹤梁题刻辑录》《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水文题刻文物图集》《水下碑林白鹤梁》以及曾著均定名《施纪云题记》。“邹进士增祜”,《白鹤梁题刻辑录》作“邹进士增右”。“刘孝廉子冶”其作“刘孝廉子治”。“曹纯熙上舍与其弟镛,旧史氏施纪云记”一句,诸家所释均有异词,曾著作“曹纯熙上舍与其弟镛蒨,史氏施纪云记”。《白鹤梁题刻辑录》作“曹纯熙上舍与其弟镛旧,史氏。施纪云记”。实际上,旧史氏为施纪云之自称。因其曾为前代国史馆总纂,故有此称。施纪云,“原名缙云”[404],光绪九年(1883)进士,曾官施南府知府、湖北提法使、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总纂等。据《涪陵县续修涪州志》载,其曾祖施晟,祖父施朝栋,父施久膏,叔施邦麟,兄施承勋、施崇勋、施炳勋,皆以纪云故赠官受封。[405]邹增祜,字受丞,一字吉甫,光绪十五年(1889)前后为廪生,曾校《五经小学述》,光绪辛卯(1891)举人,光绪乙未(1895)科第八十四名进士,曾官新兴县知县,广东嘉应直隶知州、加知府衔,两次奉保循良,传旨嘉奖。平生精研汉学,贯通经史,词章典雅,做诗作文皆有法度,不同凡响。晚年尤长于医学,遂成名医,闻名川东,其曾作《天风海水楼诗文集》《薏言》《医学丛钞》,皆不存。另有《闻合议订约感赋三首》,并曾主修《新兴县乡土志》,其事俱见《涪陵县续修涪州志》[406]。又,刘子冶,涪陵举人,清末“署广东普宁县知县”[407],民国十年(1921)二月署大竹县知事。[408]曾出资修缮涪陵安澜桥,并撰《补葺安澜桥记》一文,树碑于桥西黄桷树下。[409]
图2-4-2 《王叔度等题记》
录文:
民国十二年二月十二即壬戌十二月廿六日也,余与安平王叔度、隆昌张宪星、贵阳李任民□□□□□□义周陆□□□□□□□□□□□□石鱼□□□□□□□□□□□□□□□□□□□□□□□□□□□□□□□□□□□□□□□□□□□□□□□□□□□□□□□毋丘□□□□□□□□□□□□□□□□□□□□□□□□□□□□□□□□□□□□□□□□□□□□□□□□□□□□□□□□□□□□□□□□□□天水四□□春暖□□□□□□□□□□□□□□□□□□□□□□□□□□□□□□□□□。杨鸿胜镌。
按:馆藏拓本长120厘米,宽94厘米。18行,行书,字径5厘米。题刻文字泐损严重,几不可识。《白鹤梁题刻辑录》定名《扬鸿胜题记》。曾著作《杨鸿胜题记》。《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水文题刻文物图集》作《王叔度等题记》。《水下碑林白鹤梁》作《杨鸿□题记》。“杨鸿胜”,《白鹤梁题刻辑录》作“扬鸿胜”。王叔度,贵州平坝人,老同盟会委员,曾任孙中山秘书团副。李任民,贵州人,曾创办贵阳导文小学。[410]
图2-4-3 《颜爱博等题记》
录文:
神仙福慧,山水因缘。
民国辛未春,曲阜颜爱博、江津成肇庆、崇庆杨茂苍、合川蒋汉霄、周极甫偕游斯梁,历观往迹,憩而乐之,镌此纪念。
按:馆藏拓本长67厘米,宽62厘米。7行,正书。大字,字径11厘米。小字,字径5厘米。曾著及陈曦震《水下碑林白鹤梁》定名《颜爱博等题记》,《白鹤梁题刻辑录》则名之为《颜爱博题记》。《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水文题刻文物图集》作《成肇庆等题记》。“杨茂苍”,《白鹤梁题刻辑录》录作“扬茂苍”。民国辛未,即民国二十年(1931)。颜爱博(1884—1957),名苍霖,贵州正安县人,祖籍山东曲阜。参加辛亥革命,任清镇县县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聘为贵州省文史馆馆员。成肇庆,清末有金陵书局校勘成肇庆,未知是否为其人。[411]周极甫,号维干,民国时为川军八六四团团长,驻涪陵。
图2-4-4 《民生公司卢学渊等题记》
录文:
民生公司渝万河床考察团冉崇高、江世信、李晖汉、魏哲明、罗嘉猷、殷平志、陈资生、赵海洲等廿九人经此留念。重庆水位倒退一尺六寸,宜昌水位倒退一尺八寸。民国廿六年三月十三日,卢学渊题。
按:馆藏拓本长70厘米,宽45厘米。7行,正书,字径5厘米。曾著、《白鹤梁题刻辑录》均作《卢学渊题记》。《水下碑林白鹤梁》以及《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水文题刻文物图集》定名《民生公司渝万河床考察团题记》。“民国廿六年三月十三日”,曾著作“民国二六年三月十三日”。卢学渊,即卢作孚。今重庆合川人,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早年加入同盟会,投身保路运动,并参加少年中国学会,寻找救国道路。后在渝组建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中国民族航运业,抗战时期为内迁重庆人员运输物资做出过巨大贡献。关于此次题刻活动,《新世界》杂志1937年第5期,曾发文《渝万河床考察团在白鹤梁题字》,“十四日午,渝万河床考察团陈资生,李晖汉等二十余人,乘民用到涪,在白鹤梁鉴别水位,并将渝、宜倒退水位,请卢学渊经理书写,雇工刊于该梁,共七十七字,以留纪念”。
图2-4-5 《文德铭等题记》
录文:
民国丁丑仲春,偕弟德修、德禄、德禧。
游白鹤梁观石鱼。双鱼石出兆丰穰,弟后兄先叙雁行。白鹤不知何处去,长江依旧水泱泱。文德铭题、刘冕阶书。
按:馆藏拓本长110厘米,宽50厘米。5行,隶书,字径6厘米。《白鹤梁题刻辑录》《水下碑林白鹤梁》均作《文德铭、刘冕阶诗记》。曾著定名《文德铭题诗记》。《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水文题刻文物图集》作《文德铭题诗》。“双鱼石出兆丰穰”一句,“穰”字,曾著作“禳”。民国丁丑,即民国二十六年(1937)。文德铭,涪陵人,其诗曾获郭沫若、老舍褒奖,曾任涪陵《江洋通讯社》名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涪陵市地方史志学会会员、涪陵市文史研究委员会《涪陵文史资料选辑》副主编。有《民国间涪陵行使货币的变迁》一文发表于《涪陵文史资料选辑》。[412]又,刘冕阶,字明锐,别号天台山人,一生勤学,绝意仕途,立志振兴国学。民国年间,先后任教于涪陵县各校,并与友人创办国学专修馆。工书善画,融会郑板桥、张船山、恽南田、陈洪绶、唐伯虎诸家神韵。所画花鸟人物,形象逼真,潇洒豪放,几到“鸟欲飞,花如笑,树木风姿招展,人物呼之欲出”的境界。
图2-4-6 《刘镜源题记》
录文:
丁丑孟春,江水涸,石鱼出。余与陈翼汝表弟、德藩宗兄及石应绩、潘俊高、张肇之、郭载之诸兄,冕阶、泽金两弟,载酒来观,酒后率书以纪胜游云。
白鹤绕梁留胜迹
石鱼出水兆丰年
大悔刘镜源题
按:馆藏拓本长110厘米,宽50厘米。5行,行书,字径6厘米。《白鹤梁题刻辑录》以及曾著、《水下碑林白鹤梁》《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水文题刻文物图集》等均定名《刘镜源题记》。从时间上来看,此题刻与前题《文德铭等题记》镌于同年。陈翼汝,涪陵人,民国二十一年(1932),曾与人发起组织涪陵国医支馆。[413]刘镜源,字大悔,重庆涪陵人,少时聪颖好学,酷爱书画。书宗郑板桥,画宗唐伯虎,在川东书画界享有盛誉。
图2-4-7 《刘镜源题诗》
录文:
白鹤时鸣
刘冕阶作
白鹤梁中白鹤游,窗听飞花几千秋。只今皓月还相照,终古长江自在流。铁柜崚嶒樵子路,鉴湖欸乃渔人舟。升沉世事何须问,把酒临风一醉休。民国丁丑大悔刘镜源题。(www.xing528.com)
按:馆藏拓本长100厘米,宽95厘米。6行,行书,字径5厘米。《白鹤梁题刻辑录》以及曾著均名《刘镜源题诗》。《水下碑林白鹤梁》则云《刘镜源诗记》。《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水文题刻文物图集》定名《刘镜源诗》。此题刻与前题《刘镜源题记》当作于同日。
图2-4-8 《刘镕经游白鹤梁诗》
录文:
游白鹤梁。江水西来去自东,浪淘淘尽几英雄。两三鸣鹤摩天渐,卅六鳞鱼兆岁丰。皇祐序诗刘转运,元符纪事黄涪翁。遍舟载得潞州酒,醉听渔人唱晚风。民国丁丑仲春,至山老人刘镕经题,年七十六岁矣。邑人刘树培涂鸦,同游文君明盛、王君伯勋。
按:馆藏拓本长124厘米,宽67厘米。8行,行书,字径7.5厘米。曾著定名《刘镕经“游白鹤梁”题诗》。《白鹤梁题刻辑录》《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水文题刻文物图集》《水下碑林白鹤梁》名之为《游白鹤梁》。刘镕经,自号至山老人,涪陵人,长于医术。《涪陵县续修涪州志》[414]载,民国初曾为兴文县教谕,四川彭水县、井研县训导等,曾自编《眼科仙方》,并石印出版涪陵本《伤寒杂病论》。刘树培(1876—1942),名干,字维基,涪陵人。毕业于成都警校。工书,学柳赵,笔势雄健,章法奔放无拘,为当地著名书法家。[415]王伯勋,民国间有王伯勋,贵州安龙人。早年毕业于贵州讲武学校,参加过北伐战争,又到日本留学,学习军事。抗日战争时期,转战在抗日战场。历任国民党中央军中下级军官。1941年冬至1943年夏,在重庆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但不知此人是否即题刻中所言王伯勋。
图2-4-9 《何耀萱白鹤梁记》
录文:
白鹤梁题记。民国廿六年三月,雨泽稀少,河流枯落。西鉴湖中有石梁横亘,古凿有两石鱼于其上,相传水涸鱼出,出则岁丰。公余之暇,偕曾海清、刘升荣、王和欣、谭佑甫、蒋慎修、周国钧、周哲生、刘静禅诸君命舟渡梁,眺览大周,果见鱼出。窃思涪陵亢旱六载于兹,民不聊生,哀鸿遍野。今天心仁爱,示兆于石,斯亦吾民之大幸也。海清命余为记,并勒诸石。邑人何耀萱记。方伯旻书。
按:馆藏拓本长161厘米,宽54厘米。24行,隶书,字径6厘米。曾著、《白鹤梁题刻辑录》《水下碑林白鹤梁》均名《何耀萱题记》。《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水文题刻文物图集》则作《白鹤梁记》。曾海清,据《涪陵市志》记载,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任涪陵兴记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副经理。[416]民国二十四年(1935),“按国民政府实业部《工商同业公会章程准则》的规定于12月8日改组成立涪陵县榨菜业同业公会,主席曾海清,设常务理事四人”。[417]周哲生,涪陵人,曾任职涪陵县商会,从事白银鉴定工作,方文博《建国前涪陵的货币情况》[418]一文,曾对其有采访。
图2-4-10 《“世道澄清”题刻》
录文:
世道澄清
民卅春,军次涪陵,□郭氏冠三,携涵、洵二兄买舟登点易洞,睐经白鹤梁,视石鱼有感。富春李园。
按:馆藏拓本长84厘米,宽50厘米。5行,行书,字径13厘米。曾著定名《李图“世道澄清”题刻》。《水下碑林白鹤梁》《白鹤梁题刻辑录》均作《世道澄清》。《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水文题刻文物图集》作《李□题记》。“富春李园”,《白鹤梁题刻辑录》作“富春李图”。“民卅春,军次、涪陵,□郭氏冠三”一句,曾著作“涪州春,军□涪陵县郭氏冠三”,《白鹤梁题刻辑录》作“民卅春,军□涪陵使郭氏冠三”。“携涵、洵二兄买舟登点易洞”一句,曾著认为此处所谓“涵、洵二兄”,为郭冠三兄弟,分别名郭涵、郭洵。恐误。兄为敬称,非姓郭者,此处所言当另有其人。此外,李园,史载,时为重庆第二警备司令部副司令,驻防涪陵。“民卅年”,即民国三十年(1941)。
图2-4-11 《抗战佚名题记》
录文:
摧伏倭寇,奠定和平,石鱼出兮。
按:馆藏拓本长100厘米,宽33厘米。2行,隶书,字径8厘米。曾著定名《佚名石鱼诗》。《白鹤梁题刻辑录》《水下碑林白鹤梁》则名之为《佚名诗》。《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水文题刻文物图集》作《无名氏题刻》。
图2-4-12 龚堪贵 《卜算子·游白鹤梁》
录文:
卜算子(游白鹤梁)。涪陵长江心,白鹤梁驰名;相传石鱼唐人刻,还有佛像神;石鱼兆丰年,游者题诗称,尽管有唯心观点,贵在四代文。
涪陵专员公署 龚堪贵
一九六三年二月十四日下午
按:馆藏拓本长70厘米,宽40厘米。13行,正书,字径4厘米。曾著名之为《龚堪贵题诗》。《白鹤梁题刻辑录》《水下碑林白鹤梁》则定名《卜算子(游白鹤梁)》。《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水文题刻文物图集》作《游白鹤梁》。龚堪贵,原四川省达县(治今四川达州)人。1933年参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四方面军战士、连部文书、营部书记、太行山第十八集团军第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营部书记、团部书记、团政治处组织股长,旅政治部组织干事、旅供应处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太行三分区赴东北干部团政治处主任、吉辽军区炮兵团政治委员、吉林军区警卫团政治委员、保卫部科长、副部长、联络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长春市公安局副局长兼公安总队政治委员、抚顺市公安局副局长兼抚顺市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中共抚顺市委政法部部长、四川省涪陵专署副专员、党组书记、中共涪陵地委委员。1974年离职休养。[419]
图2-4-13 《林樵题诗》
录文:
水枯江心石鱼现,相传鱼现兆丰年。丰稔岂由鱼断定,战胜自然人胜天。
涪陵专员公署 林樵
一九六三年二月十四日
按:馆藏拓本长69厘米,宽47厘米。5行,行书,字径6厘米。曾著及《白鹤梁题刻辑录》《水下碑林白鹤梁》《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水文题刻文物图集》均名《林樵题诗》。林樵,曾任涪陵专员公署副专员,并为西南服务团涪陵团史研究会顾问。
图2-4-14 《涪陵县文化馆题记》
录文:
红日艳艳映碧空,白鹤翩翩舞东风。
鉴湖泛舟歌盛世,石鱼啣花庆年丰。
我县人民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光辉照耀下,战胜了连续三年的特大旱灾,使我们的经济情况日益好转,去年比前年好一些,肯定今年必将比去年更好。
涪陵县文化馆
一九六三年二月十五日
石鱼距水:1.45公尺
长寿水位:零下0.68M
按:馆藏拓本长190厘米,宽136厘米。9行,正书。大字,字径18厘米。小字,字径6厘米。诸书均作《涪陵县文化馆题记》。此题刻为时任涪陵县文化馆馆长白仲山组织镌刻。白仲山,原名白诗申,重庆石柱县人。民国十九年(1930)考入重庆江北中学读初中。民国二十八年(1939)七月,被选为中共石柱县委委员,负责青年工作。民国三十六年(1947)五月,白仲山随中共“五一”工作组,转移至丰都县蒲家场(现属忠县)。十二月,党组织派他重返临溪,协助领导石利万边区开展武装斗争。1949年12月3日,丰都县解放后,白仲山任丰都县接管办公室主任。12月调回石柱,任县人民政府秘书科长。1952年调任涪陵专署工商科副科长,后任统计科长,1958年调涪陵大学任政治系主任,1962年调涪陵县文化馆工作,1980年病逝。[4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