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部分青少年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集体,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意识。如:在学校,表现出自私自利,独行独断,随地吐痰,丢弃垃圾有之;懒于改正错漏作业,不诚实的表现有之;对班集体漠不关心,主动为集体做好事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一部分学生因父母离异,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一部分学生因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少爷、小姐”气十足,对身边的人呼呼喝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会做家务,不关心父母的疾苦;还有一部分学生因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缺少父母的监管和爱护。种种不良行为习惯,无责任心的表现,存在着未来社会的人格残缺,家庭、社会不和谐的危机。这种不良行为习惯的存在,制约着学校文明教育的推进,更制约着社会文明建设的发展。
2.当前学校很少配备专业的心理疏导教师,使得转化工作更是举步维艰。(www.xing528.com)
3.种种的不理想教育效果显示,尽管我们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任劳任怨,只有大道理的说教式以及不贴近实际的道德教育,是不适应当今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是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的。加之,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对德育教育的认识不足,投入程度不够,方法与手段落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所以造成不理想的教育效果。诚然,出现了一批“问题学生”,尤其是责任意识和行为习惯方面,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差强人意,甚至在社会活动表现中出现了种种的危机。为此,我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新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实际,为“问题学生”创设一种“支持性温馨环境”,帮“问题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行为,让他们成长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高度责任心的合格小公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