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名师的榜样引领着我成长的话,那么自身的不断努力,则是成长的必备条件。我喜欢这样一句话:实践出真知,磨砺育新人。用在我们教师身上,又是何其的恰当。回想自己这些年从教、学习的经历,感触最多的是工作越忙碌内心就越充实。
多年以来,除完成自己语文教学工作之外,还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也正因为这样我比别人多了一些实践、学习和反思的机会。做“反思型”教师,是教师进步的需要。教师的专业成长固然离不开广博而又精深的阅读,但是如果能够目睹名师的大家风范那可就是锦上添花了。2006年7月9日,在银川开展的“宁夏语文课堂展示与教师成长研讨会”,我有幸参加并聆听了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珍珠鸟》。
开课伊始,窦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背诵《忆江南》《渔歌子》两首诗很自然地谈到爱鸟,引出课题“珍珠鸟”。课堂中教师抓住重点词语“小脑袋”“小红嘴儿”“小红爪子”让学生通过读体会珍珠鸟的“小巧玲珑”。
接着抓重点句子,让学生多读多悟,“我”是怎样赢得珍珠鸟的信赖?
最后抓住重点段,让学生读中质疑,读中谈体会,将大鸟眼里的信赖和小鸟眼里的信赖做比较,升华了主题。
第二课时进而让学生改写文章,“小鸟飞出去的故事”。这正是窦老师超越教材的一大亮点,把语文学习当作生命活动、情感活动、思想活动的过程。学生们正是在发现所生活的世界无限丰富与美妙,不停质疑与批判的同时,发现了自己,升华了自己,超越了自己。
在听窦老师讲课之前,我也曾教学过《珍珠鸟》一课,记得当时我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边默读边想象,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可以简单批注。然后练习用以下方式让学生谈谈感动的地方——小组内一人读“鸟”的话,一人读“我”的话,体会“鸟”是怎么一点点缩短与“我”的距离的;展开想象,试着在文中添加小鸟的心理活动,然后互相配合,一人引读原文,一人补充想象。当学生开始汇报时,老师被“晾”在了一旁。我发现学生说的特别散,尤其想象漫无边际缺乏深度。从学生内在的感受来说,根本没有进入一种“线性”的,或者螺旋式的“生成”中。而学生给我的感觉是:发言平淡且空,最后根本没有升华到由鸟和人彼此的信赖而创造的美好境界。
听了窦老师的课后,再想想自己设计的环节,我的失败在于将文本全盘推给学生,使文本显得没有张力。我为什么就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呢?还可以从这两条线入手:一条暗线——从字里行间抓“我”的一贯态度,另一条明线——抓“鸟”的逐渐变化,最后教师再一点点归结到结尾的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上,不就是一节成功的课吗?
是啊,我们的课堂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马上获得成功,但我们的课堂必须有高度,至少要让我们的学生情感和思维都有所收获,才是成功的课堂。(www.xing528.com)
西方哲人说过:“未经思索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叶澜教授也曾讲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连续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反思对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注重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反省和探究教学活动中各方面的问题,从“教前反思、教中反思、教后反思”三个层面入手,进行多种形式反思,如有组织的教学实录反思,每一堂课的反思,每一次测验结束后的反思,每学期撰写学科总结时的反思,与身边的教师讨论交流,或通过网络等渠道与专家、同行进行交流讨论时的反思等。还要坚持在博客上写教育叙事,撰写教育日记,从反思中实现自我超越和专业成长。
那次听课活动改变了我对教学的认识:光靠工作热情还不够,还要不断反思,找出和其他老师的差距,不断总结身边教师的优秀教学方法,学习大师们的教学艺术风格……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在平时闲暇之际,阅读各种教育书刊,搜集优秀的教学案例,几年来我写下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和一百多个教学随笔,并听了几百节校内外教师的课,还观看了诸多名师的课堂实录。青灯如豆,书叠千山,一个个日夜给予我的是最为充实而快乐的享受,在一点点地营造着自己的梦想。尽管工作劳碌依旧,尽管读书学习时间紧张,尽管业绩平平淡淡,因为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我也在不断地超越着自我。我能感受到自己的教育视野从原来的囿于一隅,转而开阔至高远的层面。
当我们选择了在黑板前的站立,就选择了一种永恒的姿势,一种使命。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灵活运用课堂教学能力,是衡量一个优秀教师的重要指标。承担送教下乡教学活动成了我专业成长的另一个重要途径,从认真查找资料备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积极进行课前准备—认真听取评课意见—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几个环节都认真对待,毫不含糊。在其中,我曾为如何更好地展示学生创造成果而伤脑筋;曾为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能更精练而反复修改……在这一切辛苦之后,我也得到了可喜的回报。
还记得2017年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我执教的是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四季》,为了能上好这堂课,查资料、备课、制作课件、反复修改教案等,就是为了能以全新的视角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学生在上课前的问候:“老师好”,心里那一刻就犹如被清新的泉水叮咚叮咚地敲着,感到自己神圣的责任,还有从事这个职业的自豪。
课堂上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教者的角色,我的工作对象,是一帮天真无邪的孩子。我想,我的完美形象的塑造,还得从他们身上得以完善。虽然他们是乡村孩子,但他们的礼貌好客和淳朴善良感染着我。我试着走近他们中的每一个人,他们由刚开始的拘谨渐渐变为最后的大胆发言。课堂上,生生互动认读生字;师生互动分角色朗读课文,集体边背诵课文边用动作表演四季的美……孩子们学得不亦乐乎。这样的课堂学生爱上,这样的课堂老师教得轻松。
一节课结束,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兴奋、自信,更多的是体会到了互相合作的快乐。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常常能闭上眼睛随时想象得出班级里的现状:丁凯月在认真听讲,冶葭龙在左顾右盼,顾俊皓和马俊恩在窃窃私语,李艾雪和丁馨月又在大声喧哗……“老师,下节还是您的课吗?”坐在前排的机灵鬼周瑾浩每天都问,因为我要求孩子们养成课间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具的习惯,所以他还要确认一下。陪伴着孩子的成长,是一件让人感动的事。看着他们活泼可爱的笑脸,听着他们问的单纯而有趣的问题,也使得自己一直保持着年轻淳朴的心态,我自己何尝不是在成长呢?
好教师不全是靠培训成长起来的,更不是靠检查、评比造就的。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更不能没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对自己的教学,我始终没有考虑过完美,但我只求有自己的特色。我不一定会化茧成蝶,但我的生命一定会越来愈健康、饱满、妩媚而明亮。学习名师和阅读书籍的精华,我的课程观、阅读理念和设计思路由此而丰实盈满。多年的教学生涯我越来越体会深刻,教师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审视者、反思者、继承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