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风科
思来想去,还是写一点儿吧!之于别人,或许了无必要;而在我自己,是应该用一种方式去记忆的。
老实说,我对生活区那是“老有感情了”。我还是学生的时候,二中规模扩大,校舍吃紧,师生工作、学习、吃饭,甚至睡觉都曝光于眼目所及之处。西北角书声琅琅,东南边小儿啼哭;随便一记大脚,都可以将足球或是篮球派往先生的厨房卧室。虽不至因此而流血冲突,但其局促与窘迫之状是可以想象的。想必有曲子人民的无私奉献,上级领导的苦心经营,老师们才来到这来之不易又豁然开朗的前油建四大队生活区。那时劳动是可以让人觉得光荣的。等人高的蒿草,随处而见的瓦砾,似乎转眼之间就被勤劳的老师们捯饬得井井有条。加之本就屋舍俨然,生活区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接下来的十多年,是生活区蓬勃发展的时间。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毫无准备地被派驻这里。年轻人爱热闹,适应能力强,融入集体也快,加上老师容易满足和随遇而安的心理,于是,大门口的象棋、路灯下的盖帽、硬化场地上的篮球,还有三楼码头的能工巧匠和手中让人眼花缭乱的女红,都成了二中人最好的休闲方式和生活区最为靓丽的风景。
一茬一茬的孩子在这里长大。有同事戏称生活区为生产区,这里的确是孩子的游乐场。扭扭车、儿童三轮车、自行车、滑板车、平衡车在空旷宽敞的水泥地上肆意地穿梭着。大点儿的三五一伙,忽东忽西,笑声一片接着一片;小点儿的屁颠地跟前跟后,眼神中全是“求带走”般的期盼;更小的借着学步车的力量,竭尽全力跳着喊着,分明是快乐着别人的快乐;婴儿横躺在怀里或是竖躺在车上,眼珠转个不停,但神情自若,没有成人的烦恼和工作的压力。(www.xing528.com)
生活区是城乡接合部的“贫民窟”,当地人开玩笑说,这里老师的住房还不如他们家的厕所。这里有苦,但不至于痛。修不好的屋顶,漏不完的雨水,赶不走的野狗,烧不尽的柳絮,绕不开的坑坑洼洼,都是二中人的一段记忆。要真是高楼电梯、闭门锁户,那才会有更多的遗憾,甚至是伤痛。正如身价千万,却住着窑洞、生着火炉的王总所说:这叫生活。
这儿其实不算老,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的石油工人生活区。可每次为来访的亲友介绍时,我总喜欢把生活区的年龄夸大一些,像是希望他们欣赏我这家传的古董,钦佩我这安贫乐道的精神。生活区更像一位中年大叔,什么都懂得,什么都能看透,什么都能包容。或许,生活区的美正在于这种年久失修的古朴,和穷人情怀。或许,也正因为这个,院子里的人和事才会显得那么和谐:同事相互扶持,家属亲幼敬老,孩子人尽可爱,人尽可管。不能不说,大杂院的生活,是二中人的无奈,也是二中人幸福的源泉。
我对生活区的记忆远不止此。作为这儿成长发展的见证人,本该逐一罗列,但这毕竟对于因我疏忽而未曾提及,和本就希望隐去这段生活而躺枪的人,都是不公平的。在此只能默默祝福他们!也祝福我们生活过的、和我将会一直生活下去的生活区!
(此文刊播于环县电视台《悦读》第四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