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策略: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教学艺术性

教学策略: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教学艺术性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一度扮演着“圣人”的崇高角色。在此观念支配下,全社会都用“圣人”标准去要求教师:高尚的师德、合理的智能结构、个性化的教学艺术等。

教学策略: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教学艺术性

(一)关注教师生存状况

家庭和谐生活无忧、身心健康、家庭和睦、身体健康、人际关系和谐是保障教师幸福的重要因素。笔者调查时,有某校一教师称自己曾书面申请辞去班主任工作的案例,其理由恰是网上广为流传的“我走娃未醒,我归娃已睡。为师已无憾,为父心有愧”。笔者访谈中,也有同样案例,认为过于沉重的工作压力,已经影响到家庭的和睦与幸福。教师缺少个人交际时间空间、缺乏合理休息时间、缺乏安静的教育环境,如此这样的事例绝非个例,在教师群体中带有普遍性。因此,社会应该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科学分配工作、生活时间,留给教师创建幸福家庭,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时间空间,减少对教育的行政干预,还教育一片净土。多给教师人文关怀,保持爱心传递,以爱生爱,一洗教育的悲壮氛围。

(二)重塑教师职业情感

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从择业动机上说,很多农村教师并没有把教育行为本身当成职业乐趣和动力,其职业幸福感本身就很低。因为工作热情倦怠,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和知识更新面前,许多农村教师手足无措,难以应对,生活情绪衰竭,工作动力不足,疲于应付,无暇创新。许多农村教师对自我效能感缺乏认识,相应的自我效能感也较低。他们对学生的期望不高,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寻找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策略,工作中被动应付,幸福感水平自然不高。为此,笔者认为应该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建立健全教师健康档案,唤醒教师职业崇高感,让教师心怀使命,安心从教,提高教师教育主人翁意识,塑造教师自信乐观的心态,促使教师对职业价值的认知重建。

(三)满足合理优势需求

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人的幸福也是有层次的,不同的人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要,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也不一样。调查发现,不同教龄、性别、城乡、收入、职称、婚否的教师,内心最希望满足的要求也不相同。笔者把这种不同个人的不同的需求称为优势需求。优势需求能否获得满足,决定着一个人的幸福指数。其实,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找到内外尺度的平衡点;只有通过反思,才能达到物质和精神的协调统一。农村教师的幸福,不仅仅在于物质生活的满足,更在于农村教师能够感受到自身在教育工作中生命活力的展现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教师在不断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开阔知识视野的基础上,学会研究教育中的一切现象,提高研究能力。农村教师要善于发挥掌握教育第一手资料的优势,改变单纯上课的局面,以研究者的身份来开展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分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由“教书型”教师转为“专家型”教师,在通过教学研究获得胜任感和成就感的过程中体验到幸福,走上幸福之路

(四)营造宽松教育环境(www.xing528.com)

从古至今,教师一直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一度扮演着“圣人”的崇高角色。在此观念支配下,全社会都用“圣人”标准去要求教师:高尚的师德、合理的智能结构、个性化的教学艺术等。这些势必会给教师形成一种幸福观的文化心理强势,迫使教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世人设定的幸福标准——清高、节制、奉献,甚至扭曲自己的内心意愿,舍弃正当的俗世欲求,舍弃幸福的日常生活过程,企图以“圣人”的幸福来代替凡人的幸福,从而使幸福失去了现实生活的根基,淘空了个人幸福的现实内容。从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来看,社会大众、家长、学生对教师的期望过于理想化,人们过于注重教师的社会价值,尤其是在现阶段,教师作为一个整体,无论是学历水平还是敬业精神以及教师作用赖以发挥的基本条件还达不到现实教育的需要,更达不到未来教育的要求。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的期望过高,失望也就越大。社会对于教师过高的期望,会让青年教师产生一种望而生怯的负担。处于这种状态下的教师必然也是不会感到幸福的。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实现“暖心工程”,让教师分享更多教育福利,积极搭建教师交流平台,改进评价方式,听取教师心声,为教师减压,为教师排忧解难,让教师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获得归属感。制定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完善教师职称晋升制度,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

(五)客观认识教师职业

调查中,教师普遍认为当下学校存在片面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的问题。功利化教育迫使教师脱离以人为本的教育出发点,无暇顾及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被调查教师普遍认为学校除了要其完成日常沉重的教学任务,还要疲于应付各种检查、考评。对教师的考评原本是一种激励,但现在它却将教师束缚在评估体系的各种项目和规则之内,使得教师一切围绕着考评转,因此很难宁静地追求工作的内在价值,难以体验到职业的内在幸福。对此,笔者认为,社会应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舆论氛围,重塑教师职业的神圣崇高,增强教师职业的满足感和时代责任感;教育的确需要教师对教育的无限热爱和无私奉献,然而,教师也是社会人,需要生存,需要发展,需要理解和关爱,教师的合理需求应当得到满足,这是教师幸福的前提,也是教师尊严的体现和教师权利的实现。

一系列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宽松教育环境正在形成。学校能够不断关注教师生存状况和职业情感,社会能够比较客观认识教师职业,部分教师的合理优势需求获得满足、自我价值逐步得以体现,职业幸福感水平不断提升。

(此课题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负责人:王永锋;成员:郭治江、常万河、郭宏才、毛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