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是诗歌中的核心,它就好像庞大建筑的一砖一瓦,缺不得,少不掉。成功地掌握意象的情态、审美意象,是把握整体的关键,但凡意象的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可循。在诗歌教学中,传达或解释意象成了赏析诗歌的关键,如果前面提到的是整体轮廓,那么这里就要关注它的一些细节问题了。
诗歌教学中的意象把握按传统观念,以死记硬背为主,师述生记,把意象变成了概念。赏析诗歌变成了套公式,虽偶有得逞,却伤到了诗歌本身的美。所以审美意象应推陈出新。艺术作品中的审美意象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在欣赏时,读者就要通过自己的审美意象,补足那些空白的,无穷的内涵,使意象在自己的脑海里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得到重建。这种重建是欣赏者从自身经验出发的一种揣摩,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再造、超越的性质。意象,说到底,是寓于作者主观情思当中的客观物象,在原有的知识结构层次上,去对当前意象进行分析、揣摩,听弦外之音,品话外之意。
在这里,我以苏轼的《前赤壁赋》为例来作一探讨。对于审美意象,有其特殊的规律性,也有其不变性和延伸性。意象本身所具备的审美情思对于同样的对象也会产生不同的结论。《前赤壁赋》生动地展现了这一特征。当“苏子与游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时,面对“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景色,令苏子觉得自己进入了“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境界,便不禁扣舷而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朔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歌声催动了客人的情致,使他吹洞箫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然而,苏子的歌吟与客人的箫声所表达的审美情怀却并不完全相同。客人的啸声中传达的无尽的忧思“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和苏子更高的一个境界:“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藏也,而又何羡乎?”由此观之,客人自以为领悟了苏子之歌的意象,吹洞箫“依歌而和之”,但他所表达的意味,却同苏子有相当大的差别。(www.xing528.com)
在诗歌教学中,对意象的讲述也应如此,只有推陈出新,只有再造意象,我们才能从中领悟到欣赏的趣味,将此拔高一个度,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无论是审美情感、审美体验还是审美意象,它们都属于审美意识的范畴。诗歌教学中的难点和困惑仅仅以此还是不够的,我们还是要挖掘、思索、探究,静下心来去想,低下头来去做,在改进中寻求启迪,在启迪下,追求完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