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入论证与环环相扣:详述论证的层层逻辑关系

深入论证与环环相扣:详述论证的层层逻辑关系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子为了申述宣扬自己的观点,常常采用设问的方式,在一问一答中,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直击要害,直至将对方点醒。三点的命题都集中在“养生丧死”的问题上,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孟子论辩之雄浑、缜密和深沉。这样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边破边立,有条有理,逻辑性强。

深入论证与环环相扣:详述论证的层层逻辑关系

孟子为了申述宣扬自己的观点,常常采用设问的方式,在一问一答中,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直击要害,直至将对方点醒。梁惠王发问:“民不加多,何也?”孟子“请以战喻”,大大地吸引了对方的注意力,在梁惠王的期待中,他却提出非常简单的问题:“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这就为回答“民不加多”的原因做了铺垫,为引出仁政思想蓄势,从而激发其寻找真正治国之道的欲望,因势利导,自然地过渡到他最想谈的“王道”上面。步步善诱,层层搭桥,让人衷心叹服。

行仁政,从“王道之始”谈起,即“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让活着的人幸福,活出生命的滋味;让死了的人无憾,死得其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孟子在阐述“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的具体措施时,提出了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不违农时”,旨在解决百姓的生存问题,指出要合理发展生产,希望统治者不要因满足一己之私欲,而在清明、谷雨立秋处暑等时节肆意地滥用民力;第二个要点“数罟不入洿池”和第三个要点“斧斤以时入山林”,旨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任意地滥捕乱猎,随意地乱砍滥伐,都将直接影响人的“生”和“死”的质量。三点的命题都集中在“养生丧死”的问题上,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孟子论辩之雄浑、缜密和深沉。接着,孟子趁热打铁,直接陈述“王道之成”,即“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衣帛食肉”,在兵连祸结的战国时期,那可是一个美丽的梦幻。孟子不遗余力地描绘着美好的太平景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旨在解决百姓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问题,使民有所养,吃有食,穿有衣,住有屋,耕有田。并在生活有保障的基础上在精神上教化民众,而“教民”的途径,就是“谨庠序之教”,借此“申之以孝悌之义”,来达到“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样一个溢满人文关怀的境界。教化百姓一心向善,最终使幼有所长,壮有所用,老有所终,事有所成。天下人心甘情愿来归顺是必然的,一切水到渠成。

当梁惠王全然沉浸在诱人的大同世界里,彻底地成了孟子思想的俘虏时,孟子一改温和之态,言辞犀利,直击现实中令人发指的虐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鱼肉百姓,这哪里谈得上尽心呢?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年成的推诿,孟子更是毫不留情——“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如此反问,一针见血,掷地有声,不容置疑。告诫统治者要时刻反省自己,立即割除暴政、虐政、苛政,救民于水火,施仁政行王道,“斯天下之民至焉”。谈话结束,戛然而止,剩下的恐怕就是梁惠王无尽的思考。(www.xing528.com)

纵观全篇,孟子牢牢把握“王道”这一论述中心,按照其内在发展的逻辑顺序,采用了递进的结构方式论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民不加多”的疑问引出话题,然后“以五十步笑百步”含蓄否定梁惠王的施政方针,最后阐明施仁政行王道的具体措施。这样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边破边立,有条有理,逻辑性强。

孟子,关注苍生,心系百姓,胸襟博大,主张民贵君轻、以民为本,乃仁者;机智聪颖,旁征博引,因势利导,层层推进,归谬反驳,执经行权,乃辩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