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首悲秋诗比较:秋风催佳句与霜叶织华章

三首悲秋诗比较:秋风催佳句与霜叶织华章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燕歌行》《登高》和《天净沙·秋思》都是“悲秋”的名篇,本文试从悲秋主题的形成和发展这个角度,谈谈三首诗的异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这三首诗,就创作年代从魏晋到元初,时间跨度大,但因都表现的是“悲秋”主题,就有许多共同之处。曹丕在《燕歌行》里,使“秋象”“典型化”。总之,《燕歌行》是“悲秋”诗作的一个里程碑,关键是对描摹的“悲秋”意象进行了典型化处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三首悲秋诗比较:秋风催佳句与霜叶织华章

向文剑

秋思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传统题材,悲秋是悲怨之作的表现模式之一,悲秋的主题寄寓着历代诗人(作家)观物反思,借助大自然与自身的物我关系对社会人生的广泛思考。《燕歌行》《登高》和《天净沙·秋思》都是“悲秋”的名篇,本文试从悲秋主题的形成和发展这个角度,谈谈三首诗的异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曹丕《燕歌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www.xing528.com)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这三首诗,就创作年代从魏晋到元初,时间跨度大,但因都表现的是“悲秋”主题,就有许多共同之处。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钟嵘《诗品序》)我们这个民族,尤其是北方(远古文明的黄河流域),人们对自然物候的变化有了较早的认识和思考,由大自然的生命律动联想到人生自我。“悲落叶于劲秋”,万木凋零的深秋景象,容易触发人的愁思,如同“伤春”“惜花”蕴蓄了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一样,“秋思”的情结多是“悲”“愁”的苦涩味、孤寂的凄凉感。所以秋思诗作的抒情主人公披秋风望落叶而反思社会、人生,由大自然之秋联想到人生之“秋”,由万物凋敝想到人生盛年不再、时光流逝、老大无成的身世之悲;由气温骤降、天气肃杀、严霜盖地感受到羁旅行役思乡念亲的特别凄凉悲伤等,都是浓郁的悲愁伤感基调,这就形成了“悲秋”这一大主题。

上面三首“秋思”即具有这种共同的基调:①都借叶落、木枯、风劲、天凉这些深秋“衰”象,抒写愁苦悲凉之情。②所抒之情都因羁旅行役客居他乡而发,或者说与游子思乡有关。虽《燕歌行》“念君客游思断肠”是女主人公对远行人之思念,但也设想了游子“慊慊思归恋故乡”之情,本质是一致的。③都是对时光流逝、岁月蹉跎、人生无所作为惋惜、哀怨和无可奈何之情:曹诗“君何淹留寄他方”“星汉西流夜未央”说流逝时光之多,哀怨别离之久;杜诗“不尽长江滚滚来”正是“逝者如斯”,盛年不再之慨;而马诗“夕阳西下”道出漂泊他乡、日暮途远、老之将至而壮志未酬,最为迫切和无奈!

但三首悲秋诗,在一脉相承的发展中,又在变化、完善着,仔细品味,在“思”的深度和诗的意境、气韵生动、构思技巧等方面情趣颇有不同。

曹丕在《燕歌行》里,使“秋象”“典型化”。写秋的诗句,早在《诗经》就有,“秋日凄凄,百卉具腓”(《小雅·四月》),开初只是粗勒的静态片段,多以起兴。到了伟大诗人屈原,就赋草木零落之秋以时不我待、美人迟暮的感慨,“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抽思》)只是还并未专门以秋景为典型的题材来歌咏罢了。《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一首七言诗。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七言之便当和容量来写秋景。头三句浅显流畅,概括秋之特征:风萧瑟、天气凉、草木凋、露为霜、雁(燕)南翔,这组景物集中的描摹,使秋景以“典型”面目在诗里展现。第三句绘景之余,顺便以燕(雁)知返以兴起思念。第四句一笔点睛:“念君客游思断肠”——妇人思念远行丈夫。作者还在前面“典型”秋景的基础上进一步衬以凄凉的夜景,“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这就使人物的思念活动产生于十分“典型”的环境中了。然后抓住女性之特征:“短歌微吟不能长”,既突出了声调的短促纤弱,又表现了微吟短叹远未能排遣哀思。突出了“典型环境”中物我感应关系,将典型情绪和典型环境融为一体。

曹丕首提“文气”说,此诗音韵和谐,气韵流畅,一气呵成。抒情鲜明爽朗,写得浅显清丽,体现了古诗开始转向文人诗的华美,所以沈德潜说:“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总之,《燕歌行》是“悲秋”诗作的一个里程碑,关键是对描摹的“悲秋”意象进行了典型化处理。

古时有重阳登高习俗,《登高》即写重阳登高所感。杜甫借江边深远空旷的秋景,抒发了潦倒一生、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身世之悲。写景紧扣秋天特色,远近俯仰交替,粗勾细刻结合,动静虚实相衬,尤擅于宏大深远的秋景动态美的表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二句,气韵生动,气势磅礴,落叶缤纷,江流涌动之象生动如在眼前,又以“无边”“不尽”将画面拓宽加深到“无限”“无穷”。与“茅飞渡江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样生动,这种波澜壮阔的动态意境,达到了震撼读者心灵的效果。“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全里心,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称此“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总之是写尽了流寓衰病之愁,年老潦倒之悲。跟他的《中夜》(五律)中“长为万里客,有愧百年身”一样,表达了作者此生此世不能实现自己为国为民的理想,空活一世无所作为的慨叹,这是他最伤心最痛苦的大事,是积累、沉淀在杜甫心里永远去不掉的沉痛思想。

《登高》被认为是杜甫七律以至中唐七律中的压卷之作。它的意境辽远空旷、流动深邃,情感抑郁深沉,节奏一咏三叹,字句凝练有力,形象生动鲜明,不仅体现了杜甫诗的沉郁顿挫,而且体现了盛唐诗浑厚雄壮的博大气象。这是《燕歌行》远远不及的。

与《登高》比,马致远的秋思图则是很平静的,了无杜诗之气势和旷远深邃之景象,但因其神工鬼斧之巧,被誉为“秋思之祖”(周德清《中原音韵》)。马致远的散曲成就居全元之首,《天净沙·秋思》仅以二十八字之简洁刻画了动人的天涯行旅图。前三句九个名词排列,描写了九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枯藤、老树、昏鸦是静态、冷色调,而小桥、流水、人家则是动态,暖色调,动静结合,冷暖对比,和谐地组合成深秋夕照图。然后亮出“断肠人在天涯”之笔点睛,顿使前面一组景物迅速渗染了凄凉孤寂之情,皆“着我之色”,妙合无垠。故有“枯藤老树写秋思,不许旁人赘一词”之赞。尤其衬托强烈,“小桥流水”是他人之家。就更让游子想家,但终归无奈,还得“古道西风瘦马”地苦旅。古道荒陌,离家万里,人愁马困,西风凄凉,日暮途远,这是何等的人生苦旅啊!这不正是作者漂泊二十多年的感触的凝聚吗?

读罢三篇,不禁让人想到,“念君客游思断肠”的妇人所思不正是“在天涯”的“断肠人”吗?“万里悲秋”愁苦潦倒的流寓之客不正是“古道西风瘦马”的羁旅之人吗?对秋而发的别离之恨、身世之悲可以说是异代相通的。“悲秋”主题经历代诗人(作家)的不断开掘,尤其上面三位诗人,使其蕴涵更为丰富和完善了。

(此文发表于《名作欣赏》2000年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