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模型思想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对象,从它特定的生活原型出发,运用观察、实验、操作、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得到简化和假设,它是把生活中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一种思想.
模型思想与很多课程目标点密切相关,如数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发现、提出问题能力,数学的联系,数学应用意识,改善数学学习方式,等等.在教学中突出模型思想有利于学生更好理解、掌握所学内容.
“数学广角”主要是通过简单的事例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从中发现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所学习的知识和方法来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这里,我将结合自己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解读,谈谈对小学数学广角中的“植树问题”和“抽屉原理”的模型思想建构.
1.关于“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013 版)五年级下册106~111 页“数学广角”中的教学内容.它包含了数学中的植树问题模型思想、化归思想、对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转化思想.“植树问题”的教学涉及两种层面的数学活动:其一,“植树问题”可区分出三种不同的数学模型,即“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与“两端都不种”;其二,以“植树问题”为原型引出普遍性的“间隔现象”的思考模式,然后再利用这一模式去解决各种新的实际问题,如“路灯问题”“排队问题”“锯树问题”“爬楼问题”等.教材将“植树问题”按照“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只栽一端”三种情况依次呈现出来,通过对3 个例题的教学,使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掌握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这一关系解决简单的新的实际问题.
(1)植树问题的教学目标.
①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模型思想.
② 通过画线段图初步培养学生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
③ 让学生尝试用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植树问题教材简介.
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m 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 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可以栽多少棵树?”通过学生熟悉的植树情境,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经历猜想、实验、抽象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间隔与点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再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例2:“大象馆和猴山相距60m.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旁栽树(两端不栽),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m.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讨论两端都不栽的问题,通过迁移呈现出两端都不栽的线段图解决.
例3:“张伯伯准备在圆形池塘周围栽树.池塘的周长是120m,如果每隔10 m 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讨论的是在封闭图形周围栽树的情形.教材首先提示研究方法:“先画图试试看.假设周长是40 m……”,当学生直观看出能栽4 棵后,教材并不急于让学生探索出封闭图形植树问题中的规律(即间隔数等于棵数),而是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把圆拉直成线段,你能发现什么?”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化曲为直后,封闭图形上植树其实可以转化成“一端栽另一端不栽”的情形.接下来,教材通过两位学生的对话“我发现间隔数与树一一对应”“相当于一端栽,一端不栽”,不仅揭示了封闭图形上植树的规律,更是为学生找到例3 与前面的例1、例2 间的联系.
(3)植树问题(两端要栽)的模型思想的构建(见表9.1.2).
表9.1.2 植树问题模型思想构建
续表
教材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呈现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教材先由一个男孩说出容易出错的想法“每隔 5m 栽一棵,共栽100÷5=20(棵)”,接着由“对吗?检验一下”引出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从简单的情况入手,渗透简单的化归思想后,呈现同学们用示意图和线段图分析问题的过程.通过画图先解决20m 和25m 的植树情况,并从中发现它们共同的规律:栽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接下来应用所发现的规律猜想30m 和35m 的植树问题,并加以验证.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出一条线段两端栽树的植树问题的一般规律,构建出“棵数=间隔数+1”的解题模型,并据此模型解决数据更大的问题.
由于有了前面的探索经验,在学习例2 时,学生自然会想到借助线段图来分析,所以教材呈现了3 位同学的分析和思考过程,引导学生继续画线段图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当两端都不栽树时,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少1,不难得出“棵数=间隔数-1”的解题模型.然后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相关的问题.
在例1、例2 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学习例3,通过“假设周长是40m,先画图试试看”引导学生从简单的情况入手进行探究.接着,通过问题“如果把圆拉直成线段,你能发现什么”,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找出这种植树问题的规律,即“栽树的棵数=间隔数”,并渗透转化为数学思想.
笔者认为:在“植树问题”中涉及“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与“两端都不种”这三种模型,在教学中应该以“两端都种”为基本模型,重点教学“两端都种”,不用对三种模型平均用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变式发展得到“只种一端”与“两端都不种”的数学模型.这样既把握了三种数学模型的内在联系,又避免了教学时间不足的矛盾.
2.关于鸽巢问题──“抽屉原理”
在数学问题中,有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如任意367 名学生中,一定存在两名学生,他们在同一天过生日,13 个同学中一定存在两个同学的属相相同.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存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或哪个人),也不需要说明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存在的物体(或人)找出来.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抽屉原理”.“抽屉原理”又称“鸽笼原理”,最先是由19 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
“抽屉原理”──鸽巢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013 版)六年级下册168~71 页数学广角中的教学内容,它包含了数学中的模型思想以及假设、枚举、反证、归纳等思想方法.该部分教材借助例1“把4 支铅笔放进3 个文具盒中”的操作情境,介绍了一类较简单的“抽屉原理”,即把n+1 个物体任意分放进n 个空抽屉里(m>n,n 是非0 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2 个物体.关于这类问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已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先采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证明”,然后再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对“枚举法”“反证法”“假设法”等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一般性的数学方法来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本内容的学习,学会利用“抽屉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实际上,通过“说理”的方式来理解“抽屉原理”的过程就是一种数学证明的雏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学习较严密的数学证明做准备.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抽屉原理”的“模型”思想,将具体问题数学化、模型化.
(1)抽屉原理的教学目标.(www.xing528.com)
①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② 通过“抽屉原理”的学习,增强对逻辑推理、模型思想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2)抽屉原理的教材简介.
例1:“4 支铅笔放入3 个文具盒,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描述“抽屉原理”的最简单的情况.教材呈现了两种思考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用操作的方法,罗列所有的方法,通过归纳看到在这四种情况都是满足结论的;还可以是说理的方式,先在每个笔筒里放1 支,这时剩下1 支,剩下的1 支不管放入哪一个笔筒中,这时都会有一个笔筒里有2 支铅笔.通过本例的教学,使学生感知这类问题的基本结构,掌握两种思考的方法──枚举和假设,理解问题中关键词语“总有”和“至少”的含义,形成对“抽屉原理”的初步认识.
例2:“5 本书放入2 个抽屉,看看有几种方法?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描述“抽屉原理”更为一般的形式,即“把多个(是正整数)物体任意分放进n 个空抽屉里,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n+1 个物体”.教材探究把7 本书放进3 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 本书的情形.
例3:“摸球问题”是抽屉原理的一个逆向应用.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两种“颜色”看成两个“抽屉”,“同色”就意味着“同一个抽屉”.这样,就可以把“摸球问题”转化为“抽屉问题”.教材指出学生可以通过先猜测再验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再给予提示.
(3)抽屉原理的模型思想构建.
例1 描述的是最简单的“抽屉原理”:“4 支铅笔放入3 个文具盒,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教材呈现了两种思考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用操作的方法进行枚举.通过直观地摆铅笔,发现把4 支铅笔分配到3 个文具盒中一共有四种情况(数的分解),即(4,0,0),(3,1,0),(2,2,0),(2,1,1).每一种结果的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数是不小于2 的.
第二种方法采用的是“反证法”或“假设法”的思路,即假设先在每个文具盒中放1 支铅笔,3 个文具盒里就放了3 支铅笔.还剩下1 支,放入任意一个文具盒,那么这个文具盒中就有2 支铅笔了.这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更为抽象,更具一般性.
在解决了“4 支铅笔放进3 个文具盒”的问题以后,可让学生思考:
① 把5 支铅笔放进4 个文具盒,结果是否一样呢?
② 把6 支铅笔放进5 个文具盒呢?
③ 把100 支铅笔放进99 个文具盒呢?
引导学生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只要放的铅笔数比文具盒的数量多1,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2 支铅笔.
接着,可以继续提问:如果要放的铅笔数比文具盒的数量多2,多3,多4 呢?引导学生发现:把 m 个物体任意放进n 个空抽屉里(m>n,n是非0 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2 个物体.
例2 描述了“抽屉原理”更为一般的形式:“5 本书放入2 个抽屉,看看有几种方法?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仍然可以采用枚举的方法,把5 分解成两个数,有(5,0),(4,1),(3,2)三种情况.在任何一种结果中,总有一个数不小于3.
更具一般性的仍然是假设的方法,即先把5 本书“平均分成2 份”.利用有余数除法5÷2=2……1 可以发现,“物体数÷抽屉数=商数……余数”,如果每个抽屉放进2 本,还剩1 本.把剩下的这1 本放进任何一个抽屉,该抽屉里就有3 本书了.初步感知“至少数=“商数+1”的解题模型.
学生研究了“把5 本书放进2 个抽屉”的问题后,进一步提出“如果一共有7 本书、9 本书,情况会怎样?”的问题,让学生利用前面的模型进行类推,得出“7 本书放进2 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4 本书,9本书放进2 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5 本书”的结论.
接着教师指出:像例1“4 支铅笔放入3 个文具盒,一定存在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2 支铅笔”,例2“5 本书放入2 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不少于3 本书”的存在问题,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存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或哪个人),也不需要说明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存在的物体(或人)找出来.解决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抽屉原理”.(这一点非常重要)
后面的例3 是“抽屉原理”的具体应用,也是运用“抽屉原理”进行逆向思维的一个典型例子.教学时,先引导学生思考本例的问题与前面所讲的抽屉原理是否有联系,有什么样的联系,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为“抽屉问题”,找出这里的“抽屉”是什么,“抽屉”有几个,再应用前面所学的“抽屉原理”进行反向推理.例如,在本例中,根据例1 中的结论“只要分的物体个数比抽屉数多,就能保证一定有一个抽屉至少有2 个球”就能推断“要保证有一个抽屉至少有2 个球,分的物体个数至少比抽屉数多1”.现在,“抽屉数”就是“颜色数”,结论就变成了:“要保证摸出两个同色的球,摸出的球的数量至少要比颜色种数多1.”在教学中,在实际问题和“抽屉问题”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学生在理解时存在比较大的困难,也可以引导他们这样思考:球的颜色一共有两种,如果只取两个球,会出现三种情况:两个红球、一个红球一个篮球、两个篮球.如果再取一个球,不管是红球还是篮球,都能保证三个球中一定有两个同色的.
(4)“抽屉原理”的教学建议.
① 应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在小学阶段,虽然并不需要学生对涉及“抽屉原理”的相关现象给出严格的、形式化的证明,但仍可引导学生用直观的方式对某一具体现象进行“就事论事”式的解释,可以鼓励学生借助学具、实物操作或画草图的方式进行“说理”.
② 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用“抽屉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如果可以,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抽屉问题”的一般模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③ 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抽屉原理”的应用广泛且灵活多变,因此,用“抽屉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有时要找到实际问题与“抽屉问题”之间的联系并不容易,即使找到了,也很难确定用什么作为“抽屉”,要用几个“抽屉”.因此,教学时,不必过于追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只要能结合具体问题把大致意思说出来就可以了,更要允许学生借助实物操作等直观方式进行猜测、验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