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数学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数学家们头脑里特有的,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可探索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激活学生思维的程度就越好.
在以情景中的问题为导向展开复习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大数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领会旧知识并拓展知识网络体系方面,首先以生活中孩子们会参加旅游活动这一情景中的问题为导向,引入大数的复习,对知识进行梳理.其次让学生预设几年后的旅游人数,复习大数的读法与写法.最后,对旅游人数进行大小的比较,以旅游这一情景不断地让学生去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此方法能使学生的思维在知识体系形成上有序展开,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从而轻松地形成知识网络.这样的课例很多,只要创设的这些情境,都来自学生身边的事、熟悉的事,学生就会更加关注,兴趣大增;而且把生活中的事例引入课堂,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眼睛;也让学生更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由此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数学探究活动.(www.xing528.com)
比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后,创设模拟购物情境,让学生充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学生在模拟购物中识别商品,会看标价,会拿钱找钱,并初步学会识别假币,懂得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生活道理,从而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回家用零用钱买学习用品,就达到了虽上课已尽,但学习仍在延伸的效果.再如,教学“认识位置”时,把教室作为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第几组第几个位置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