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学习统计方法.
(2)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3)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
【教学难点】
选择简便科学的统计方法.
【课前准备】
教具:课件、信封、图形卡片、前三种整理情况结果图(第四种现场记录)、勾线笔、小纸片(每人两张).
【学具】
练习纸、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都说咱班的孩子特别棒,我手上有一个神秘的小信封(出示信封),猜猜里面是什么?我把它们放大到屏幕上,咱们看看到底是什么呢?(利用课件展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奖卡)
师:这些奖卡这样堆放,你感觉怎么样?(太乱了)
教师:像这样乱七八糟堆放,不便于咱们观察,我们一起来整理整理好吗?(板书课题:分一分、记一记)
(设计意图:简单直接地引入,通过观察摆放杂乱的图片,感受这样杂乱地堆放,不利于清楚地知道每种图形有多少个,激发学生整理的欲望.)
二、探索新知
1.自主探究.
(1)怎样才能知道不同形状的奖卡各有多少个呢?
先分类再数一数.
(2)学生活动.
① 说要求.(利用课件出示要求,文字要精简.)
孩子们说的方法都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整理,老师从信封里每次拿出一个,然后报出它的名称,同学们就在纸上做记录,好吗?为了节约时间,当我说出一个图形的名称如三角形时,你就不用写出三角形这三个字,你可以直接画一个三角形或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录,明白了吗?
② 学生记录.
念一个图形后,问:孩子们都记录好了吗?
再继续一边念,一边巡视(待学生都记录完,师选取典型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2.交流汇报.
师:请这幅作品的作者说说你的想法!
生1:我是依次画出这些图形的,你念一个我画的一个.
生2:我采用的是把不同的图形分类画出的方法.
师:为什么你要这么画呢?
生2:这样好观察,可以很快数出每种图形的个数.
生3:画“√”的方法.
我们在整理之前不难数出这里只有三种图形,所以我先把三种图形分别画了一个出来,然后老师念一个,就在那个图形的旁边画一个“√”,最后再数出每种图形“√”的数量.
若有学生用画“正”字,师:大家明白这种方法是什么意思吗?(www.xing528.com)
(孩子,他说对了吗?)
若没有第四种情况,师:孩子们的方法都很好,李老师班上的孩子们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呢!咱们来看一看好吗?
生4:画“正”的方法.
介绍:画正字的方法在整理数据中经常用到,孩子们数一数一个正字有几画?比如记录三角形时,一画代表一个三角形,两画就代表两个三角形,三画代表三个三角形,四画四个三角形,一个正字写完代表几个三角形呢?(请一个孩子帮忙从信封里拿图片,师示范画正字的方法.)
咱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分别有多少个?(数画正字的结果)
3.比较四种整理方式.
师:比较一下整理前后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生:通过我们这样整理后,图形排列整齐、数量清楚.
师:这四整理方式中你最喜欢哪种?
为什么不喜欢第一种?(没有分类,很乱,数起来麻烦!)
为什么不喜欢第二种?(虽然分了类,但画图也不太好,如果整理的是汽车、飞机,我们画起来好麻烦呀.)
师:通过孩子们分析,咱们第三和第四种确实更有优越性.
(设计意图:这一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先用自己原始的方式去整理,然后再通过逐一对比,让他们发现一种方法好过一种方法,最后通过四种方法的比较,大多数孩子会选择第三或第四种方法.)
三、巩固提升
师:通过我们这样一番整理后,图形排列更整齐、数量更清楚.孩子们以后在收集信息时要尽量选取快捷、合理的方法去记录.
1.初试牛刀.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将举行合唱比赛.我们班主任初步挑选了这三种颜色的服装:白色、蓝色、黄色.
师:你喜欢什么颜色?你呢?你呢?看来不同的人喜好不一定相同.咱们班要统一着装选哪一种颜色更合适呢?能不能根据某一个同学的喜好来确定校服的颜色?那怎么办呢?(大多数同学喜欢哪种颜色?)
(1)你们选一种最喜欢的颜色,把它的番号写在纸上,再交给我.
老师请一位小小统计员来念,你们用刚才我们学到的画“√”或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好吗?
学生活动.(提示学生先把三种颜色写好、念的同学慢一点)
展示学生记录结果,并说说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
① 喜欢( )色的人最多,喜欢( )色的人最少.
② 你还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师:现在孩子们大声告诉班主任老师,咱们班选哪种颜色的?
(2)咱们学校另外一个班有90 人,同样也收集了一些信息,有的用画“√”的方法,也有的用画“正”字的方法(电脑显示结果),孩子们对比对比,你认为哪种方法会更方便呢?
画“√”要一个一个地数,而画“正”字可以5 个5 个地数.画“√”的方法在数的过程中很麻烦也容易数错.
2.再接再厉.
今天这节课孩子们表现得很好,老师悄悄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想听吗?为了奖励你们,代老师在兴趣活动课准备为你们放一部动画片,但她有些为难,《喜羊羊与灰太狼》《猫和老鼠》《西游记》和《七龙珠》究竟放哪一部呢?
眼看这节课就要下课了,我们同学说的速度就得加快了.你们有没有好办法可以又快又对呢?
老师请四位小小统计员来帮忙,咱们就用画“正”字的方法,一人负责记录一部动画片.(老师点到谁谁就报,行吗?)
师:咱班的孩子都问完了吗?(请四位小助手报出、记录)老师放哪部动画片呀?
(设计意图:课堂练习这一环节首先选择的题材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练习也很有层次性,一大题第1 小题是巩固所学知识,第2 小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当统计的数量比较大时,画“√”的方法在数的过程中很麻烦也容易数错,画“正”字的方法更便于统计;二大题的题材学生很感兴趣,同时巩固画正字的记法.)
四、全课总结
其实我们做很多决定的时候,都要通过分一分、记一记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收集,然后加以整理,再做决定就更合理了.刚才我们就解决了好几个有意义的问题.在生活中这种有意思的问题还有很多呢!
比如:想选一名同学代表咱班去演讲,想要了解孩子们最喜欢的课外活动,图书室保管员想了解同学们喜欢看的图书情况,再比如想了解同学们春游最喜欢去哪个地方,都可以用到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我们今天学到的这种方法有没有用呀?太好了,也希望你们也能用这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好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