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数学.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苏霍姆林斯也要求教师“课要上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并要求学生学习知识要有所发现,在发现和顿悟中感受到学习乐趣,产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教师既要明确教材的知识点,又要挖掘生活素材,寻找联系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的切入点,使课堂上的学生也像生活中一样神采飞扬,充满活力,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也纯真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鲜活的数学问题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教学用简便方法运算时,有些同学对“156-97=156-100+3”中先减100 再加3 总是难以理解.在此我们就可通过还原“生活经历”,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我们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钱的生活经历来得到解释:妈妈有156 元钱,到商店买了一件97 元的衣服,妈妈给了售货员一张100 元的钞票,所以妈妈的钱现在就剩156-100=56(元),而售货员还应找还给妈妈3 元,所以找回的钱是多付的部分应再加上3 元.因此我们把减去97 看成减去100,就多减了3,那么就应该再加上3.这样,巧妙地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抽象的运算获得了具体经验的支持,学生不仅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了简便运算,而且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生活中捕捉所教学的数学知识的相关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原有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因而要充分挖掘知识与生活的结合点,把教学内容生活化.这样,学生很容易地学会了从生活实践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提供应用数学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www.xing528.com)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要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要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为学生创设应用数学知识的机会,让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深化数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在实践活动中学到新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时,可利用电脑课件创设生活情境:“小红、小明和小雨,他们三人要进行绘画比赛,老师给他们每人一盒12支的彩笔,你能帮忙算一算他们一共有多少支彩笔吗?”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以前所学过的加法及乘法进行计算,给学生提供了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机会.接着可让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算法:①12+12+12=36(支);②10×3=30(支)2×3=6(支)30+6=36(支);③12×3=36(支).汇报完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各种算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并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哪种方法最简便.随之教师可提问:“既然12×3=36(支)最简便,那你能说说它是怎么计算的吗?”通过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积的个位6 是因数12 中的个位2 与因数3 相乘得来的,而积的十位3 是因数中的十位1 与因数3 相乘得来的.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结论让学生尝试笔算过程,最后教师再展示竖式的书写过程,突出书写的步骤和书写的位置.因此在本节课力求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交流中学习,给学生提供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在实践活动中亲自体验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及获得知识的快乐,也培养学生如何去关注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养成独立思考、积极交流、认真倾听的习惯.
(4)在探索过程中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现代教学不仅注重学生所获取的知识,而且更加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这样才能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适应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但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践、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为避免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必须做好数学教学科学性和生活性的有机结合,把探索过程生活化.通过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深不可测的,不仅培养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而且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