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周长概念:感受与理解图形的周长变化

学习周长概念:感受与理解图形的周长变化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绕鸟巢一周的长度就是鸟巢的周长;绕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2.师:判断课件演示的哪些是图形的周长?看来无论是哪一种图形,要知道它需要多长的材料,都必须了解它一周的长度.四、感受变化中的周长1.学生撕纸游戏:出示一张长方形纸,让生摸一摸它的周长.撕掉一个角再让生指出它的周长,撕四次后,问:“通过这几次撕纸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学习周长概念:感受与理解图形的周长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

(2)借助实际操作,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体会周长的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形状的图形、细绳、直尺、测量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新课

师:两只小蜗牛以同样的速度绕着四边形和三角形线圈爬一圈.比赛规则是谁先爬完一周就获胜.哪只小蜗牛会获胜?(鼓励学生猜,并说明猜的理由)

(学情预设: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理解小蜗牛沿着线圈爬了一圈,也就是小蜗牛沿着图形的边线爬了一周.)

(设计说明:概念的引入是概念课教学的开端.每节课巧妙生动的引言、导语、开头是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意境的重要手段.概念的引入方法比较多,这里用了趣味实例引入法.)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周长

1.师:接下来我们看一幅有趣的画面(课件播放小蚂蚁爬树叶).认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小蚂蚁沿树叶的边爬了一圈)

(设计说明:现实中,很多学生对周长的认识都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知道那是什么,但却无法清晰地描述,所以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边线”的理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贴近学生的兴趣,自然引出边线的概念,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初步建立起“边线”和数学中“周长”的联系.)

2.摸一摸感知周长:学生动手摸一摸课桌面的边线、数学书封面一周,指一指黑板的周长.

3.描一描: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的操作,从具体到抽象,体验感知,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揭示概念的内涵,抓住关键的词,层层推敲.把对周长概念的建构过程分解为认识边线、认识周长两个阶段.把对边线的认识融于学生熟悉的数学书、课桌面之中,并通过“指一指”“描一描”等探索活动,让学生充分地实践、思考、感受.然后在学生充分感受物体表面一周的边线的长的基础上,试着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周长”.学生们从“看”到“指”,从“指”到“描”……如此丰富的感受之后,周长的概念也就呼之欲出了.)

三、动手操作,计算辨析周长

1.师:现在你能用上“周长”这个词语准确地描述刚才这些物体的周长吗?(www.xing528.com)

(设计说明:以“问题”的形式引入新概念.也是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数学概念.)

生:绕鸟巢一周的长度就是鸟巢的周长;绕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2.师:判断课件演示的哪些是图形的周长?(举反例,出示“<”=认识吗?(角)它有周长吗?为什么?

3.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张照片,(课件出示班级集体照)这就是我们三、一班的全家福感觉怎么样?(很好)现在我们想把它永久地保存下来,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学生自由回答)

师:想法真不错!(课件出示照片和边框材料)有这样一种做边框的材料,怎样才能知道要多长才能做好这个边框而又不浪费呢?

生:算出它围照片一周的长度就可以了.

师:你能上来用手画一画吗?(生上台画照片的周长)(引导说清:是从起点开始回到终点)看来无论是哪一种图形,要知道它需要多长的材料,都必须了解它一周的长度.

四、感受变化中的周长

1.学生撕纸游戏:出示一张长方形纸,让生摸一摸它的周长.撕掉一个角再让生指出它的周长,撕四次后,问:“通过这几次撕纸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明白:长方形的形状发生变化,它的周长也变了.

2.教师展示撕纸作品长方形的形状发生变化,周长也变了.

3.折一折,感受特殊图形的周长:圆、半圆.

(设计说明:在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之后,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图形的周长,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思考并得出测量周长的不同方法,从而体会有些图形周长计算的特殊性.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

五、量一量

1.被测物体:小作业本、三角板、纸杯底部的周长.(直尺测量法、绳测法、滚动法)

2.小组活动要求:每个组先商量好选什么工具,两人测量、一人观察、一人记录.看哪个组的同学配合得默契.学生分小组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3.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如何测量五角星的周长.

4.交流汇报,展示成果.

小结:看来,测量物体的周长可以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有时可以利用图形边长相等的特点通过计算得出周长.在测量一些不规则的图形时又需要用绳测的方法“化曲为直”.但无论哪一种方法都要注意什么呢?(都要从起点到终点测量出一周的长度,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

(学情预设:学生估计有时离实际测量的结果相差太远,教师可提供一些数学信息,让学生有据可依.)

(设计说明:通过上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描出的该图形边线的总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认识了周长是什么,这时抛出“周长到底是多少”的问题可谓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再加上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知道了三角形就是三条线段组成,那么这里就可以利用测量出三角形三条线段的长,再相加得到三角形的周长,四边形则雷同.通过测量、计算,学生掌握了方法,既是进一步对周长概念数学化的深化,也为以后的学习正方形、长方形等周长的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