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效利用'三只眼'策略进行协同教研

有效利用'三只眼'策略进行协同教研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曾说,研究教育需要用好“三只眼”:一是飞鸟之眼,二是蜻蜓之眼,三是蚂蚁之眼。“三只眼”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三只眼”只有一起使用,才能构成多角度、多维度的观课体系,从而更好地还原课堂的本真。在上述三种样态的基础上,我们引入了“学情观察员”“六顶思考帽”等做法,本着简易、可操作、常态化原则,提出了一种校本教研新样态——“多元观教与研学”。

有效利用'三只眼'策略进行协同教研

3.0版观课评课体系是基于当前听评课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

过去的听评课忽略了对学生“学”的关注,或者说关注得不够精细;过去的听评课往往容易陷入“一言堂”的局面,缺乏平等对话与分享的文化;过去的听评课往往是凭经验和感觉,缺乏借助工具和数据进行更全面的分析;过去的听评课往往讲优点多、讲缺点少,浅层次问题多、深层次问题少,同质化问题多、创新性观点少。

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曾说,研究教育需要用好“三只眼”:一是飞鸟之眼,二是蜻蜓之眼,三是蚂蚁之眼。飞鸟之眼关注的是宏观层面,能够高瞻远瞩,却往往浮光掠影;蜻蜓之眼关注的是中观层面,多个角度观察课堂,重心下移却可能蜻蜓点水;蚂蚁之眼关注的是微观层面,所见有限却精确细致。

过去我们习惯于使用飞鸟之眼观课,也尝试过蜻蜓之眼,但对蚂蚁之眼使用得远远不够。课堂观察与研究不仅需要飞鸟之眼、蜻蜓之眼,也需要近距离、切片式、放大镜下解剖课堂的蚂蚁之眼。“三只眼”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三只眼”只有一起使用,才能构成多角度、多维度的观课体系,从而更好地还原课堂的本真。

当前的校本教研制度大致有三种样态:一是听课评课,二是观课议课,三是课堂观察。

听课评课中的“听”和“评”,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关注教师的“教”,往往是以权威者的姿态自上而下评判一节课的得失,重在评教。(www.xing528.com)

观课议课中的“观”和“议”,体现了上课教师与观课议课者之间的平等对话。“观”的重点是使用观课工具,观察重心开始向学生的表现转移,注重以学评教;“议”的重点是以此为案例,发现更多可能性,旨在诊断与发展。

课堂观察则是借助观察量表,让课堂研究实现从定性到定量的突破。

在上述三种样态的基础上,我们引入了“学情观察员”“六顶思考帽”等做法,本着简易、可操作、常态化原则,提出了一种校本教研新样态——“多元观教与研学”。

基于此,我们将过去“重在评教”的听课评课称为“1.0版本”,也即“中医式评课”;然后将重心逐步下移、对话更为平等、使用观课工具进行的课堂观察称为“2.0版本”,即“西医式评课”;我们将多元视角观课、重视学情观察的观教与研学称为“3.0版本”。

3.0版观课评课体系旨在优化观课议课的程序,借助更多的工具,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精准评课、精细评课,让多元观教与研学真正有效落地。3.0版观课评课体系的提出不是取代以前的标准,而是为了纠偏,是基于整合对传统听评课制度的迭代与更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