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教师研修必须研究学情——将观课目光放回学生身上。近年来,我持续坚持的“以教师为学习共同体研究课堂”的教师培训模式,主要以这样的方式研究学情:教师观课后,学情观察教师分享所搜集的学情,供所有研修教师讨论与探究。
设置学情观察教师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一是学情的重要性已经获得教师们的重视,一般教师研修也常提及,却极少成为教师研修的主题。二是一般教师研修论及学情时,多是“坐而论道”强调其重要性,却极少实操体验。三是希望教育者更多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去评判好教师和好课堂。四是学情概念意蕴深厚,值得探究。
为什么不提供特定观察记录表——让教师感受课堂的复杂。每当我给学生上课时,都会向学校提出在学生小组安排学情观察教师的要求,而且全体教师共同观课后,学情观察教师需分享在学生小组所搜集的学情。担任学情观察的教师,总会焦虑地询问:有没有特定的观察表或记录格式?否则,我们怎么知道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分享什么?
我虽然学习过“课堂观察”课程,担任教学辅导教师期间也接受过“观课前会谈”“课堂观察”“观课后反馈会议”等训练,但是,我自己培训教师的初始课程还是决定不提供观察表,主要有以下三个理由:第一,只要我提供任何一种观察表,教师就会将注意力放在被指定的焦点行为、师生语言、特定问答等观察重点上,即指定教师特定的观察焦点,从而导致无助于简化课堂,无助于认识课堂全貌。第二,观课分享并非完成别人的要求,何况平时在课堂上也不会有人告诉我们该看什么、怎样看。第三,期待教师在培训结束后,能充分体验到课堂信息庞杂、瞬息万变的特质。
有人杏坛一待,数十年如一日;有人教龄数十年,却不进反退。最怕教师面对课堂“习”以为常。教师应警醒“自询”:课堂上自己的一双眼睛究竟要看什么?总之,与其由我要求教师观察这观察那,不如让教师亲身经历,在茫茫学情中泅泳,学会抽丝剥茧,自我寻绎如何认识与理解学情。(www.xing528.com)
为什么教师对于观察与分享学情会焦虑紧张——教师在课堂上的艰难处境。要求教师进小组观察、记录并报告学情,而每天身处课堂的教师为何会紧张焦虑?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是否表明,虽然教师经常宣称自己是一线教师,但是并没有真正接地气?
其实,作为教师的我们虽然置身课堂,却有着宿命般的无奈。因为,在课堂上我们必须忙着教学,有时甚至有命悬一线、气数用尽的衰竭感,哪里还有力气兼顾一个个小组的学情,甚至关注小组里一个个学生的思路与表达?
如今,我任教满30年退休,仍切身感受得到教师身处课堂的困顿与艰难:明明整日身处学情,却又不易得知学情。
我常想,为什么教师随着教龄增长,却不一定更专业?我们每天身处课堂,与学生浸润于课堂,理应比专家学者更加了解学情。可惜,实则不然。这表明,我们可能长期缺少对课堂学情的关注意识与认识策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