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式:切块拼接法
1.切块拼接法的操作步骤
(1)编组。将学生编为4-6人组,每个小组成员就分到的某一项学习材料的有关章节或单元进行阅读。
(2)自学。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份“专家作业单”,各成员分别就不同的问题再次进行深入阅读和研究;“专家作业单”上一般包括对某一单元最为重要的4个论题,以及与专家论题有关的材料。
(3)专家组讨论。不同小组阅读同一内容的成员组成“专家组”,共同讨论他们的问题;教师可把提前准备好的每一个论题的讨论提纲发给每个专家组。
(4)小组汇报。专家组讨论结束后,专家组成员各自返回其原来所在小组,轮流把自己所学内容和讨论的论题及结果教给自己的小组同伴。
(5)测验。每个小组成员参加包括所有学习内容的测验,并将测验分数转化成小组得分。
2.切块拼接法的操作要领
(1)在编组阶段,应将相对较容易的学习资料分发给学习能力较弱的小组成员。
(2)每一个专家组由教师指定一名负责人,其工作职责主要是组织与协调讨论过程,安排举手的同学发言,并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所有的学生在适当的时机都有机会担当专家组负责人这一角色;在专家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巡回于各组中进行指导,但不能取代各小组讨论负责人的职责。
(3)专家组的讨论时间一般可控制在20分钟左右;专家组成员通过共同学习和研究,直到熟练掌握这部分材料内容;教师应多观察和参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专家组的学习和讨论。
(4)小组汇报时,应允许和鼓励小组成员向“汇报专家”发问。
(5)当堂测验的试题应涵盖某一任务的所有内容,每一个论题一般设两个问题或每一论题的问题数量要相同;可以设置一些需要具有相当理解力才能完成的题目,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6)学生答完后,教师可将试卷收上来自己评判,也可让学生与其他小组的成员交换试卷评分。
3.切块拼接法的运用
切块拼接法属于“互助式”的合作学习策略,适用于:
(1)可将材料按并列关系切块和中等难度的学习内容。
(2)具备一定自学能力的学员。
(3)对事实性和概念性知识的记忆、理解。
(4)单元教学和复习课。
第二十五式:组际评价法
1.组际评价法的步骤
(1)由一名学员向外组的任一学员提问。
(2)被点到的学员代表本组回答提问。
(3)发出提问的学员应对被点到的学员的回答做出反馈和评价。
(4)回答问题的学员同样向外组的任一学员提问。
(5)重复(2)-(4)步骤,直到教师宣布结束。
2.组际评价法的操作要领
(1)回答问题的学员应注意倾听,不应重复之前学员已经回答过的内容。
(2)回答问题的学员与提问的学员应两两面对,形成课堂对话。
(3)回答问题的学员应主动寻求提问学员的反馈。
(4)教师应事先给出反馈与评价的内容,以使反馈评价更为有效。
3.组际评价法的运用
(1)适用于全班交流和组际竞争。
(2)适用于知识记忆、理解和应用。
(3)适用于知识的总结和复习。
第二十六式:组际批阅法
1.组际批阅法的操作步骤
(1)各小组派出一名成员到其他小组。
(2)按标准答案上的内容对答题纸上的答案进行批阅。
(3)反馈批阅结果,回复对方的疑问。
(4)将分数誊写在分数公示栏。
2.组际批阅法的操作要领
(1)批阅时,批阅者应低声朗读答题纸的答案。
(2)回复被批阅小组的疑问,直到对方信服。
(3)如有批阅错误,应向对方表示歉意。
(4)在批阅论述题时,与答案类似的应算作正确;批阅者和被批阅小组有较大分歧的,则请教师做出仲裁。(www.xing528.com)
3.组际批阅法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有标准答案的认知活动。
第二十七式:内外圈
1.内外圈的操作步骤
(1)小组中一半成员组成内圈,面朝外,另一半成员组成外圈,面对内圈;外圈中的每个人都应面对内圈的一个人。
(2)面对面的两个人进行交流。
(3)外圈的人轮换位置,面对内圈中另外一个人。
(4)面对面继续交流。
2.内外圈的操作要领
(1)组合内外圈时,可以是本组的一半成员是内圈,另外一半成员是外圈;也可以跨组组成内外圈,即,一个组为内圈,另外一个组为外圈,甚至可以由女生做内圈,男生做外圈。
(2)已经先讨论完的成员可以举手示意,当内外圈中大多数成员都已经讨论完,由一名成员统一指挥轮换。
(3)全部轮换并讨论完毕后,由组长向教师示意,经教师许可后方可入座。
3.内外圈的运用
(1)这是合作学习中用于高水平思维活动的一种合作策略。
(2)主要适用于分析、评价和创造性的认知活动。
(3)也可以用于对他人的学习指导,即,内圈每人成为一个学习内容的专家,反复教授外圈的同学。
第二十八式:一人走,三人留
1.“一人走,三人留”的操作步骤
(1)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离开本组到其他小组。
(2)到其他小组参与小组活动。
(3)离开其他小组,回到本组。
2.“一人走,三人留”的操作要领
(1)应在教师指令下统一行动。
(2)每个组只能派出一名代表,每个组也只能接纳一名外组代表。
(3)也可使用“三人走,一人留”的方法,但要规定三人不能都到同一个外组。
3.“三人走,一人留”的适应范围
(1)适用于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案。
(2)适用于创造性思维活动。
第二十九式:小组游戏竞赛法
小组游戏竞赛法是一种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策略,它是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迪沃里斯和斯菜文共同创设的。
1.小组游戏竞赛法的操作步骤
小组游戏竞赛法与“小组成绩分享法”在操作步骤上是基本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小组游戏竞赛法加上了游戏这个富有刺激的因素,以每周一次的学业竞赛代替了“小组成绩分享法”中的测验和个人提高分计分制。
(1)教学。“小组成绩分享法”相同,由教师按教学计划讲授新课。
(2)小组学习。与“小组成绩分享法”相同,在教师讲授新课之后,学生在小组中根据学习作业单学习掌握学习内容;教师通常发给学生两份作业单和两份答案单。
(3)竞赛。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使能力相似或过去有相似学业成绩记录的学生,在3人“竞赛桌”旁展开游戏竞赛活动(4人也可)。游戏通常由设计教学内容的问题构成,旨在测验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所呈现知识的掌握情况。每一张竞赛桌的3名学生都代表着不同的合作小组。
(4)小组认可。竞赛结束后,将所有组员的分数相加,将所得总分除以参加游戏的小组人数,得数即为小组平均分数;与“小组成绩分享法”相同,成绩优异的小组将获得认可或其他形式的奖励。
2.小组游戏竞赛法的操作要领
(1)为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应每周根据学生的成绩对竞赛桌的安排做一次调整。
(2)为保证这一活动顺利进行,需要事先准备一些相关的教学材料:一份竞赛桌安排情况单;为每一竞赛桌准备一份游戏问题单和游戏问题答案单(与“小组成绩分享法”中试卷与答案单相同);为每一竞赛桌准备一份游戏得分单;为每一竞赛桌准备一套数字卡片,其数字应与游戏问题单上的数字相对应。
(3)在游戏竞赛开始之前,教师要向学生公布竞赛桌的安排。在学生到各自的竞赛桌旁就座后,分发给每一竞赛桌一份游戏问题单、一份答案单、一套数字卡片和一份游戏得分单。
(4)根据约定的规则,依次由一名学生选出一张带有数码的卡片,并在问题单上找出相对应的题目,先朗读题目,然后进行回答;如对问题的答案拿不准,可以猜,然后由同一竞赛桌的其他两人先后进行质疑;当每个人都给出了答案,也进行了质疑,则由第二名质疑者检查答案单,朗读正确答案,答对题者保存卡片;质疑者中,谁答错了题,谁就得把先前赢得的卡片还回一张去(如果他们有的话);如果某个问题谁都没有答对,那么这张相应的卡片也得还回去;当游戏做完后,参赛者要把赢得的卡片数量填写到游戏分数单的第一栏第一局中。
(5)如果时间充足,学生们可以重新洗卡片,进行第二局游戏,直至结束。
(6)根据每一名学生所获得的卡片数,计算每人的竞赛得分,具体计算方法视情况而定。比如在3人桌竞赛不等分的情况下,得卡最多的学生得60分,第二名得40分,得卡最少的学生得20分;当每名学生都得出了分数后,请一名学生把游戏分数单收起来。
(7)在竞争过程中,是不允许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的,目的是保证个体责任的落实。
3.小组游戏竞赛法的适用范围
学生小组学习法主要是通过成绩的评价来鼓励每个学生参与,适合有一个正确答案的界定清楚的目标教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