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讨师生单线问答交流方式及其对全班学生影响

探讨师生单线问答交流方式及其对全班学生影响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许多时候,小组汇报仍然是一种“师生单线问答”的交流方式,只不过是由一个教师与一个学生的单线问答,变成了一个教师与一个小组的单线问答。正因如此,教师与整班学生的“单线问答”,也必然会导致“拖声集体应答”现象的出现。

探讨师生单线问答交流方式及其对全班学生影响

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教师和众多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表现为,教师与一个学生的问答式对话、教师与一个小组学生的问答式对话、教师与全班学生的问答式对话。在课堂的对话活动中,经常缺少一个学生或一个小组学生,与另一个学生或另一个小组学生之间的交流。即使有这种交流,也往往需要教师在中间进行“搭桥”和“过渡”。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某一个学生回答,教师对这个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然后再提出新问题,或者请其他学生补充。于是,课堂总是呈现这样的状态:学生回答问题后,其他学生都在望着教师,等待教师评价或提问;一个学生还在发言时,其他学生就高高举着自己的手,眼睛看的不是发言的同学而是准备提问的教师;教师总是先重复学生的发言内容,再问其他学生是否认同、有无补充。总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永远有一个“二传手”的身影,似乎没有教师中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

交流就无从做起。

一次,我在给二年级学生上《我们班里的故事多》一课时,我让一个学生评价另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却望着我说:“我想对他说,他是一个勇敢的孩子……”我用手把这个学生的身体转动了一下,让他面对着要对话的同学,告诉他不要用“他”而要用“你”。然而,被评价的学生并没有反应,傻傻地望着我,直到我问“你听了这位同学的话后,想对他说什么”之后,他才说了一句“谢谢”。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我的引导问题,也可能是学生的习惯问题。长期以来,教师总是要求学生面对教师发言,而没有创设学生与学生对话的机会。教师应该重视这样的现象,并找出改变这种现象的教学策略,不能让学生永远只把对话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与教师之间。(www.xing528.com)

在大力倡导小组合作学习的今天,许多教师都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小组学习和小组汇报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许多时候,小组汇报仍然是一种“师生单线问答”的交流方式,只不过是由一个教师与一个学生的单线问答,变成了一个教师与一个小组的单线问答。于是,小组合作汇报成为“走形式”,上台汇报的组长或代表完全是打着小组的旗号进行个人观点汇报,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提问,再让更多的学生或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师与整班学生的“单线问答”也非常常见。比如,教师常常问“好不好”,学生立即齐答“好”,教师问“行不行”,学生立即齐答“行”。这种表现形式最大的特征是从师从众,按照教师的想法说,按照大家的说法说,而且可以对自己的回答不负责任,不带个体感情。正因如此,教师与整班学生的“单线问答”,也必然会导致“拖声集体应答”现象的出现。

如果课堂教学中的拖声集体应答、按教师意图说话、师生单线问答这“三大死穴”不被化解,甚至教师都对这种状况习以为常,那么,不管“以生为本”的口号喊得有多响亮,不管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多么先进,不管教育教学模式如何翻新,课堂教学都会严重抑制学生的个体独立精神,难以给予学生真正的人文关怀。这样的课堂,也不会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堂。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