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解并反思教师意图在课堂交流中的影响

理解并反思教师意图在课堂交流中的影响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课堂中,许多学生早已学会了揣摩教师心理,习惯了按照教师的意愿回答问题,说教师想听的话而不说自己的心里话,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一种课堂常态。然后,教师请一个学生扮小东,请全班同学指出小东犯了什么错误。课堂教学进行得很流畅,然而,同学们的话真正说服“小东”了吗?当时,教师只需问问那个学生:“为什么你说‘心里很高兴’的时候,一点儿也没有高兴的样子,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呢?”

理解并反思教师意图在课堂交流中的影响

在课堂中,许多学生早已学会了揣摩教师心理,习惯了按照教师的意愿回答问题,说教师想听的话而不说自己的心里话,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一种课堂常态。

一次,听一名教师执教小学品德《发现朋友有了缺点该怎么办》一课,教师展示了这样一个情境:一群小学生路过一个水果摊,学生小东拿走了一串葡萄。然后,教师请一个学生扮小东,请全班同学指出小东犯了什么错误。于是,一个个学生头头是道地对“小东”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说教式“帮助”——“小东,你不该偷老爷爷的葡萄,老爷爷这么老了还要摆摊,多不容易啊,你这样做对吗?”“小东,你快改正偷东西的坏习惯,把葡萄给老爷爷送回去吧。”“小东,你妈妈养育你不是让你去偷东西,而是让你好好学习,你这样做对得起父母吗?”而“小东”则一个劲儿地对帮助他的同学说:“我知道错了,我一定改正,谢谢你们的帮助。”课堂教学进行得很流畅,然而,同学们的话真正说服“小东”了吗?

同样,有一次听小学语文《守株待兔》一课,教师请学生体会文中种田人“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高兴得不得了”的心情,讲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一个学生说:“有一次,我坐公交车太挤而没有买上车票,白坐了一次车,心里很高兴……”说到“很高兴”的时候,这个学生已经意识到了什么,把声音放得很低,而且有点儿吞吞吐吐。教师马上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了一次大讨论:“这个同学的做法对吗?”于是,其他学生开始了一轮批评指责教育:“他的做法是不对的,怎么能白坐公交车不买票呢?”“他应该感到惭愧才对,怎么能说心里高兴得很呢?”看着教师不住地点头赞许,我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这个被“围攻”的学生以后恐怕再也不会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了。当时,教师只需问问那个学生:“为什么你说‘心里很高兴’的时候,一点儿也没有高兴的样子,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呢?”显然,学生已经感觉到这种高兴只是暂时的、表面的,所以不好意思拿来炫耀。假如教师能再进一步引导:“如果你能在某一天乘公交车的时候,多拿出一元钱放入投币箱里,并告诉司机叔叔,这是之前我上车忘了投的钱,那时,你是不是能体会到一种‘美滋滋’的感觉?”我想,这样的处理,比鼓动一群学生揣摩教师的心思,以成人化的语言去“劝导”一个成长中的学生更加人性化,也更加有效果吧。(www.xing528.com)

当学生不用边揣摩教师的心思边说教师想听的话时,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能在真实中进行对话,学生才能在真实的思辨中不断反省和提升自己,从而不断走向成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