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投资策略:如何避免重大错误以避免损失

投资策略:如何避免重大错误以避免损失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投资者几乎无须做对什么事,他只需能够避免犯重大错误。在我看来,设法避免损失比争取伟大的成功更加重要。为了避免损失,我们需要了解并避免导致损失的错误。我们以了解多种错误的存在并认清它们的样子作为出发点。不过,有一种分析性错误是我想花些时间来探讨的,我称之为“想象无能”。周期和趋势的极端不常发生,因此这不是一个常见的错误原因,但是它会导致重大错误的发生。所以一般原则是,避免错误很重要,但必须有限度。

投资策略:如何避免重大错误以避免损失

投资者几乎无须做对什么事,他只需能够避免犯重大错误

沃伦·巴菲特

保罗·约翰逊:援引巴菲特的这句话足以说明一切。

在我看来,设法避免损失比争取伟大的成功更加重要。后者有时会实现,但偶尔失败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前者可能是我们可以更经常做的,并且更可靠……失败的结果也更容易接受。当投资组合风险过高时,向下的波动会令你失去信心或低价抛售。当投资组合风险过低时,会令你在牛市中表现不佳,但从未有人因此而失败,这并不是最悲惨的命运。

为了避免损失,我们需要了解并避免导致损失的错误。我会在本章中把在前面讨论过的关键问题汇总在一起,希望能够通过集中强调这些问题,帮助投资者对错误保持更高的警惕。我们以了解多种错误的存在并认清它们的样子作为出发点。

我认为错误原因主要是分析/思维性的,或心理/情感性的。前者很简单:我们收集的信息太少或不准确。或许我们采用了错误的分析过程,导致计算错误或遗漏了计算步骤。这一类错误不胜枚举,不过,本书更关注理念和心态而不是分析过程。

不过,有一种分析性错误是我想花些时间来探讨的,我称之为“想象无能”。用来表示既想象不到所有的可能结果,也无法完全理解极端事件的结果的情况。我会在后文详细阐述这个问题。

克里斯托弗·戴维斯:换言之,量化产生的错误会对抗判断造成的失误。

有很多导致错误的心理/情感因素已经在前面的章节中探讨过了:贪婪和恐惧,自愿终止怀疑和怀疑,自负和嫉妒,通过风险承担追求高额收益,高估自己的预测能力的倾向。这些因素助长了繁荣和崩溃的发生,而大多数投资者都参与其中,采取着完全错误的行动。

另一个重要的错误——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因素,但是它重要到值得单独归类——是没有正确认识到市场周期和市场的狂热,并选择了错误的方向。周期和趋势的极端不常发生,因此这不是一个常见的错误原因,但是它会导致重大错误的发生。群体心理强迫个人依从和屈服的力量几乎是不可抗拒的,也是投资者必须抵制的。这些错误同样已经在前文中讨论过了。

“想象无能”——无法提前理解结果的多样性——特别有意思,它对许多方面造成影响。

如前所述,投资完全就是应对未来。为了投资,我们必须持有对未来的看法。一般来说,除了假定它会与过去十分相似之外,我们几乎别无选择。因此,很少有人会说:“过去50年的美股平均市盈率是15,我预测在未来几年它会变成10(或20)。”

因此,大多数投资者是根据既往——尤其是近期发生的事——推断未来。为什么是近期?第一,许多重要的金融现象的周期较长,意味着在下一轮周期重现之前,那些经历过极端事件的人往往已经退休或死亡。第二,正如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所说,金融记忆往往极其短暂。第三,所有曾经的记忆往往都会被最新的热门投资和那些轻松赚钱的承诺抹除。

在大多数时候未来确实与过去相似,因此这样的推断没有任何害处。但是在重要的转折时刻,当未来与过去不再相似的时候,推断会失效,你要么损失惨重,要么赚不到钱。

因此,回顾一下布鲁斯·纽伯格对概率和结果的差异的精辟见解是很有必要的。意料之外的事情会发生,短期结果可能偏离长期概率,事件可以聚集。以掷色子为例,同时掷出两个6点的概率是1/36,但这样的结果可能会连续出现5次而在接下来175次中都不再出现——长期来看,它发生的可能性与其概率是一样的。

认定“一定”会发生的事却没有发生,会令你痛苦不堪。即使你正确地理解了基本概率分布,你也不能指望事情会按照预期的方向发展。成功的投资不应过分依赖聚集分布的正常结果,而是必须考虑到离群值的存在。

保罗·约翰逊:这一精辟见解的关键在于“你必须考虑异常值”,马克斯的论述十分明确。

投资者之所以投资,是希望投资能带来投资结果,他们的分析会集中在可能发生的情况上。但是,一定不要只盯着预期发生的事而排除其他可能性……不要过度承担风险和杠杆,否则不利结果会摧毁你自己。近期信贷危机中,崩溃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事态没有按照预期发展。

塞思·卡拉曼:同样的,对于买方的研究关注点较为单一且大多数类似于情境再现,因而会忽略可能出现的结果的范围。

金融危机是见所未见的事件与无法承受这些事件的高风险杠杆结构相碰撞的结果。举例来说,抵押贷款衍生品的设计和分级建立在房价不会出现全国性下跌的假设上,因为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或至少没有出现在近代的统计数据中)。但是接下来的房价大跌,建立在不可能出现大规模房价下跌的假设基础上的结构受到了重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某件事不可能发生的假设具有推动事件发生的潜力,因为认为事情不可能发生的人会采取高风险行动,从而导致环境发生改变。20多年前,“抵押贷款”这一术语与“保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购房者付出房价的20%到30%作为首付;按照惯例,分期付款金额不高于月收入的25%;房屋被仔细地估价;借款人的收入和财务状况必须有文件证明。但在过去10年里,随着对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部分是因为抵押贷款一直以来表现可靠,大家公认不可能出现全国性抵押贷款违约——许多传统规范遭到废弃。结果可想而知。

保罗·约翰逊:这是对2008年信用危机所做出的一个简单却极好的解释。

这令我想起一个令我们进退维谷的难题。投资者到底应该投入多少时间和资本来避免不太可能发生的灾难?我们可以防备每一个极端结果,例如同时防备通货紧缩和恶性通货膨胀。但这样做的成本太过高昂,而且当我们的保护性举措最后被证明是没有必要时,成本会减损投资收益……并且大部分时间里都会这样。假如再回到2008年,你也可以让你的投资组合表现良好,但那时你就只能持有国债、现金和黄金。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策略吗?也许不是。所以一般原则是,避免错误很重要,但必须有限度(限度因人而异)。

关于想象无能还有另一个重要方面。人人都知道资产有预期收益和风险,并且可以被预测。但很少有人了解资产的相关性:一种资产会对另一种资产的变化做何反应,或这两种资产会对第三种变化做何反应。理解并预测相关性的影响——进而理解并预测多元化的局限——是风险控制和投资组合管理的主要任务,但很难实现。不能正确预测投资组合内的协同运动是投资失败的一个关键原因。

投资者往往意识不到贯穿投资组合的共同线索。人人都知道,如果一家汽车制造商的股票下跌,共同因素将会导致所有的汽车股同时下跌。很少有人知道令所有美股(或所有发达国家股票,或全世界所有股票,或所有股票和债券等)下跌的共同因素是什么。

因此,想象无能首先是没有预测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极端事件,其次是没有理解极端事件发生后的连锁后果。在近期的信贷危机中,有些怀疑论者可能曾怀疑过次级抵押贷款会出现大规模违约,但他们认为影响未必会超出抵押贷款市场。很少有人预见到抵押贷款的崩溃,更少有人预测到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基金因此而受累,或雷曼兄弟公司、贝尔斯登公司和美林证券不再作为独立公司而存在,或通用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会申请破产保护并请求紧急援助。

克里斯托弗·戴维斯:这是事实。

从很多方面来看,心理因素都是最令人感兴趣的导致投资错误的原因,它们可以极大地影响证券价格。当心理因素导致某些投资者持有极端观点并且无法被其他人的观点抵消时,就会导致价格过高或过低。这就是泡沫和崩溃的根源。

投资者如何在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做出错误的投资?

·屈从。

·不知不觉地加入已被他人的屈从扭曲的市场。

·未能利用市场的扭曲。

以上三点是同一件事吗?我不这么认为。让我们结合危害性最大的心理因素之一——贪婪——来剖析这三个错误。

当贪婪过度时,证券价格往往过高,进而造成预期收益过低,风险过高。资产代表着将会造成损失的错误……或可被利用的错误。

前面列出的三个错误中的第一个——屈从于不良影响——意味着贪婪并买进。如果你在赚钱欲望的驱使下,抱着资产将继续升值、策略将继续有效的侥幸,在价格过高时也不断买进,你就是在自寻烦恼。如果你以高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进——资产会从估价过高到估价超高,你必须得特别幸运才能获利而不亏损。当然,被推高的价格更容易导致后者而不是前者。

第二个错误,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失察错误。你可能没有被贪婪诱惑,举例来说,你的401(k)计划可能以投资指数基金的方式稳定而被动地投资于股市。然而,加入(即使是不知不觉地)到一个已经被他人狂热的购买行为推高的市场,将会对你造成严重影响。

每一个不利影响和每一种“错误”市场,也都提供着获利而不是犯错的机会。因此,第三种形式的错误指的不是做错,而是没有做对。普通投资者能避免错误就算是万幸,而优秀投资者期待的却是从错误中获利。当贪婪导致股价过高时,大多数投资者希望不再买进甚至卖出。但是,优秀投资者可能会通过卖空而在价格下跌时获利。犯第三种形式的错误——例如,没有做空估价过高的股票——是另一种不同形式的错误,即“不作为”错误,不过可能也是大多数投资者愿意接受的错误。

如前所述,导致这些错误的心理因素是,出于“这次是不同的”的信念,投资者偶尔会乐于接受引起泡沫和崩溃的新奇理论。在牛市中,怀疑不足使得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因为投资者相信:

·某些新发展会改变世界。

·已经是陈规的模式(如商业周期的盛衰)将不再存在。

·规则已经改变(如确定公司是否资信可靠及其债务是否值得持有的标准)。

·传统价值标准不再适用(包括股票市盈率、债券收益率差或房地产资本化率)。

鉴于钟摆的摆动方式(见第9章),当投资者变得过于轻信而不再怀疑时,这些错误往往会同时发生。

为什么“世界第八大奇迹”会如愿发生在投资者身上?总有一个合理甚或复杂的解释。不过,解释者常常忘记提醒人们奇迹会偏离历史,它需要事情按照预想方向发展,许多其他的事情可能会发生,其他可能的结果中有许多会是灾难性的。

避免错误的关键的第一步是保持警惕。贪婪与乐观相结合,屡屡导致人们追求低风险高收益的策略,高价购进热门股票,在价格已经走高时仍抱着增值期望继续持有股票。后知后觉向人们展示了问题所在:期望是不切实际的,风险是被忽略了的。但是通过痛苦的经历来学习错误益处不大,关键在于设法预知错误,我要通过近期的信贷危机来阐明这一点。

市场就是课堂,每天在传授着各种经验教训。投资成功的关键在于观察和学习。2007年12月,随着次贷问题的暴露以及蔓延到其他市场的可能性渐趋明朗,我开始总结我认为应该从其中学习的教训。当完成这项任务时,我意识到,这些教训不仅是最近一次危机的教训,而且是一直以来的教训。虽然我在其他地方陆续提到过不少,但在这里我要把这些教训集中在一起,希望你能从中获益。

保罗·约翰逊:下文的这些经验教训源于2008年的危机,都是一些十分清晰、睿智的洞见。而这场危机给无数证券投资组合和金融服务机构造成的毁灭性打击,则不必赘言。

我们从危机中学到了什么?或者应该学到什么?

·过多的可得资本导致资金流向错误。当资本缺乏并急需时,投资者面临的是如何分配才能最大程度利用资本的抉择,他们的决策做得耐心而严格。但是,当过多资金追逐过少的交易时,就会出现不值得的投资。

·当资金流向发生错误时,就会产生问题。当资本市场紧缩时,合格的借款人被拒之门外。但当资本过剩时,不合格借款人就能不劳而获地得到资本。违约、破产和亏损不可避免。

·资金供给过量时,投资者要通过接受更低的收益和更低的错误边际来争夺交易。当人们想买某种东西时,他们以竞争性标售的形式竞争,出价越来越高。仔细思考你会发现,出价越高意味着金钱的回报越少。因此,投资者的出价可被视为投资者对收益要求和风险接受意愿的表述。

克里斯托弗·戴维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会按照盈利回报率(市盈率的对立面)而不是市盈率来思考,这样做能够轻松地与固定收益选择进行比较。

·普遍忽视风险会产生巨大的风险。“不会出问题的。”“价格不高。”“总有人愿意出更高的价格。”“如果我不赶快行动,别人就会买下它。”这样的说法表明风险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人们的想法是,因为自己在买进更好的股票或者在进行更加宽松的债务融资,所以收购交易可以维持越来越高的杠杆水平。这样的想法导致人们忽视了不良发展的风险以及高度杠杆化资本结构的固有危险。

·尽职调查不足导致投资损失。防止损失的最好办法是进行透彻而精辟的分析,并坚持巴菲特所谓的“错误边际”。但在市场繁荣期,人们担心的是错过投资而不是资金损失,只有老顽固才会抱着怀疑态度费时费力地进行分析。

·在市场过热期,资金集中流向大多经不起时间考验的新型投资。情绪乐观的投资者们关注的是能够赚钱的机会,而不是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渴望取代谨慎,促使人们接受他们并不理解的新型投资产品。过后他们会惊讶自己当时在想什么。

·贯穿投资组合的隐形断层线能使看似不相关的资产的价格发生联动。预测一项投资的收益与风险比理解它相对于其他投资的进展更容易。相关性往往被低估,特别是在危机时期相关性进一步提高的时候。投资组合可能在资产类别、行业和地缘上有多元化的表现,但是在困难时期,非基本面因素如补充保证金通知、市场冻结和避险情绪高涨,可能会成为主导因素,对所有东西产生相似的影响。

·心理和技术因素可以影响基本面。长期来看,价值的创造和毁灭由经济趋势、公司盈利、产品需求及管理水平等基本面因素驱动。但从短期来看,市场对投资者心理和技术因素高度敏感,影响着资产的供需。事实上,我认为自负是最大的短期影响因素。在这种情绪的推动下,任何事情都能发生,产生难以预料并且出人意料的结果。

乔尔·格林布拉特:市场最终会使自己回归正常。在短期内,心理和技术因素使得等待长期效益十分痛苦。不过,这通常是绝佳机会的来源。

·市场变化导致模型失效。“宽客”基金的主要问题在于计算机模型和基本假设的失效。当电脑管理投资组合时,会试图通过以往有效的模型获利,但这些模型无法预测变化,无法预测异常时期,因而既往标准的可靠性被普遍高估了。(www.xing528.com)

克里斯托弗·戴维斯:或者像巴菲特说的那样:“要意识到高手所起到的榜样作用。”

·杠杆会放大收益,但不会增加价值。利用杠杆大力投资高承诺收益或高风险溢价的特价资产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利用杠杆买进过多低收益或低风险价差的资产——换句话说,即已经被完全定价或过高定价的资产——可能是非常危险的。企图利用杠杆把低收益转化为高收益的尝试是毫无意义的。

保罗·约翰逊:这枚“子弹”——杠杆的作用——需要额外的强调,而大多数投资者并未承认这一金科玉律。

·矫枉过正。当投资者心理极度乐观、市场“完美定价”时——建立在一切会永远好下去的臆测之上——就是资本损耗的前兆。因为投资者的预测过于乐观,不良事件时有发生,过高的价格仅在其自身重力下就有可能崩溃。

上述11个教训大部分可被归纳为一点:对你周围的不合格资金的供需关系以及人们想花掉资金的迫切程度保持警惕。我们都知道资本过少时捉襟见肘的感觉:有价值的投资销路极差,整体经济发展缓慢。这种现象被称为信贷紧缩。但是,相反的情况也不容忽视。目前还没有正式术语来描述这种情况,也许可以用“过多的资金追逐过少的投资”来描述。

无论怎么描述它,像2004~2007年我们看到的这种资本供给过剩伴随着谨慎缺乏都会威胁投资健康,必须加以识别和应对。

《这一次没有什么不同》,2007年12月17日

全球危机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学习机会,正如我在2007年12月的备忘录中列举的,它涉及到许多严重的错误和教训。到处都是错误:在危机前的日子里,投资者满不在乎甚至情绪高涨。人们相信风险已经被驱除,因此他们唯一要担心的是错过机会落后于人而不是亏损。人们在不可靠的臆测基础上接受着风险过高且未经验证的投资创新。人们过分倚重晦涩的模型和“暗箱”、金融工程师和“宽客”,以及按照繁荣期的表现编制的业绩记录。杠杆叠加着杠杆。

霍华德·马克斯:最危险的事:高度的信任与相应的较低的怀疑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价格上涨,然后每个人都认为上涨速度过快。通过贷款来购买往往会推动价格大幅上涨,而祸患也会随之发生,并带来痛苦。这些都属于最危险的事。

几乎没有人知道会出现怎样的后果,但可能会有即将失败的预感。尽管识别和避免具体错误并不容易,但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令我们意识到有许多错误潜伏在暗处,进而持有防御性更强的仓位。做不到这一点也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那么,投资者应怎么做呢?答案是:

·留意他人的轻率举动。

·做好应对低迷的心理准备。

·卖出资产,或至少卖出风险更高的资产。

·减少杠杆。

·筹集现金(如果你为他人投资,那就把现金还给客户)。

·加强投资组合的防御性。

在当时,采取其中任何一条措施都是有帮助的。尽管在2008年的崩溃中,几乎所有投资都表现不佳,但是只要多加小心,降低亏损和减少痛苦还是有可能的。完全避免衰退虽然几乎不可能,但是,相对优秀的表现(更少的损失)足以令你在衰退中做得更好,并且更加充分地利用反弹的机会。

危机中充斥着潜在错误:首先屈服并认输,进而退缩并坐失良机。在没有损失的时候,人们往往将风险视为波动,并且相信自己能够容忍。如果真是这样,他们就会顺应价格下跌,在低点时做更多的投资,继而享受复苏,在未来出人头地。但是,如果容忍波动维持镇静的能力被高估了——通常如此——那么在市场处于最低点时,错误往往就会显露出来。信心和决断的丧失,导致投资者在市场底部抛售,将下行趋势转变为永久损失,并且难以充分参与到随后的复苏中。这样的错误是投资中最大的错误——顺周期行为最不利的一面——因为它是永久的,也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投资组合。

克里斯托弗·戴维斯:1975年,我们在戴维斯顾问公司经历了这一点。

乔尔·格林布拉特:投资者,了解你自己。你能在下跌时承受多少痛苦?这取决于你一开始进行特殊投资和投资分类时所选定的证券投资组合规模。

既然逆周期行为是避免近期危机全面影响的要素,那么顺周期行为就代表着潜在的最大错误。在市场繁荣期维持看涨仓位(或加仓)的投资者,为崩溃及随后的复苏准备得最不充分。

·下跌有最大的心理影响。

·追加保证金通知和没收附属抵押品消除了杠杆性工具。

·持有问题股需要投资经理采取补救措施。

·像往常一样,信心的丧失阻碍了人们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尽管得不到优异的表现,但在衰退的市场中,人类的天性令防御型投资者及其客户因损失比别人少而得到安慰。这会产生两个重要影响。第一,令他们保持镇定,抵抗往往导致人们在低点抛售的心理压力。第二,令他们维持更好的心态与财务状况,更有能力逢低买进,在杀戮中获利。因此,他们通常在复苏期做得更好。

这无疑就是过去几年中发生的一切。信贷市场在2007~2008年遭受的打击尤其严重,因为信贷市场是创新产品、风险承担和杠杆使用的集中地。同样,信贷市场在2009年的盈利也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在衰退期幸存并且逢低买进是获得成功——特别是相对成功——的准则,但前提是避免错误。

犯错虽然简单,但错误的形式多种多样——多到不胜枚举。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错误形式:

·分析过程中的数据或计算错误导致错误估价。

·对各种可能性及其后果估计不足。

·贪婪、恐惧、嫉妒、自负、终止怀疑、盲从和屈服(或兼而有之)达到极致。

·最终,风险承担或风险容忍过度。

·价格显著偏离价值。

·投资者没有注意到这种偏离甚或推波助澜。

理想情况下,聪明而审慎的第二层次思维者会留意分析性错误与其他投资者的失败,进而做出正确的反应。他们在过热或过冷的市场中探查估价过高或过低的资产。他们调整路线,避免别人犯下的错误并期待从中获利。投资错误的定义很简单:价格偏离内在价值。而发现并避免错误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最令人迷惑并且最具挑战性的是,错误是不断变动的。有时价格过高,有时价格过低。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有时影响个别证券或资产,有时影响整体市场——有时影响这个市场,有时影响那个市场。有时做一件事会犯错,有时不做这件事也会犯错;有时看涨会犯错,有时看跌也会犯错。

当然,从定义来看,大多数人都会犯错误,因为如果不是他们的一致性,错误就不会存在。采取相反的行动需要逆向投资态度,而长期逆向投资会带来孤独感和错误感。

与本书中探讨的其他问题一样,如何避免错误、识别错误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是无法用规则、算法或线路图来表示的。我强调的是领悟力、灵活性、适应性以及从环境中发现线索的思维模式。

一种提高投资效果的方法——也是我们在橡树资本管理公司大力推行的——是思索今天的错误会是什么,然后设法避免它。

有时投资中可能出现以下错误:

·不买。

乔尔·格林布拉特:还有另一番广阔的天地,优秀的投资者并不会为此而担心。

·买得不够。

·在竞争性标售时没有坚持出价。

·持有太多现金。

·没有使用足够的杠杆。

·没有承担足够的风险。

这并不能代表2004年的情况。我从未听到过任何等待进行心脏手术的人抱怨说“真想多上班”。同样,我认为不会有人在未来几年回过头来说:“真想在2004年多投资。”

相反,我认为2004年的错误会是:

·买入过多。

·买入过于积极。

·出价太高。

·杠杆使用过多。

·为追求高收益而承担过多风险。

有时投资错误是不作为:有些事情你该做却没有做。我认为今天的错误可能是作为:有些事情你不该做却做了。有时需要积极进取,而我认为现在需要的是谨慎。

《今日的风险与收益》,2004年10月27日

最后,重要的是要记住,除了作为(如买进)和不作为(如没有买进),还有错误并不明显的时候。当投资者心理平静、恐惧与贪婪平衡时,资产价格相对于价值可能是公允的。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不需要采取紧急行动,知道这一点也很重要。不需要取巧的时候,自作聪明就会带来潜在的错误。

克里斯托弗·戴维斯:这是一个精彩的引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