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官为古官名,据历代史书记载可以确定。
“伏羲氏(太昊)以龙纪,以龙名官,即春官为青龙,夏官为赤龙,秋官为白龙,冬官为黑龙,中官为黄龙。共工氏以水纪,以水名官。神农氏(以火德称王,所以也称炎帝)以火纪,以火名官,即春官为大火,夏官为鹑火,秋官为西火,冬官为北火,中官为中火。黄帝以云名官(因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即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3]
《周礼·天官冢宰·春官宗伯》记载:“以官府之六属,举邦治。一曰天官,其属六十,掌邦治,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二曰地官,其属六十,掌邦教,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三曰春官,其属六十,掌邦礼,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以官府之六职,辨邦治。一曰治职,以平邦国,以均万民,以节财用。二曰教职,以安邦国,以宁万民,以怀宾客。三曰礼职,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事鬼神……”[4]“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礼官之属。大宗伯卿一人,小宗伯中大夫二人……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5]《周礼》中的六官分别指为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种官职。其中,天官主管官事、财货等;地官主管教育、市政等;春官主管五礼、乐舞等;夏官主管军旅、边防等;秋官主管刑法、外交等;冬官主管土木建筑等。[6]春官主管的五礼即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是周朝礼仪制度的重要方面。吉礼,指祭祀的典礼;凶礼,主要指丧葬礼仪;宾礼,指诸侯对天子的朝觐及诸侯之间的会盟等礼节;军礼,主要包括阅兵、出师等仪式;嘉礼,包括冠礼、婚礼、乡饮酒礼等。春官以大宗伯为长官,掌理礼制、祭祀、历法等事。所属有肆师、大司乐、大祝、大史等官。现在民间仍有称春官为宗伯的,就是据此而来。
据《中国历代职官词典》说,早在春秋时鲁国王室就设置有春官,主要掌管宗庙祭祀等礼仪。到战国时,此设置被诸国王室广为引用,已成为一种特定官职:称“宗伯(官名)”为春官,辅佐天子,掌管宗室典礼之事。“意谓辅佐天子,掌理宗室之事。春秋鲁国沿置,掌管宗庙祭祀等礼仪。秦称宗正,为九卿之一。西汉平帝时复称宗伯。后世多称宗正卿、宗人令等。而以宗伯为礼部尚书之别称。”[7]该书在“春官”词条下又记载:“官名,北周依《周礼》六官置春官大宗伯卿一员,正七命,职似太常卿或后世礼部尚书。下有小宗伯上大夫二人及春官府都上士。唐武则天时一度改礼部为春官,设官同礼部,旋复旧称。明初为四辅官之一,旋废。明清时常用作礼部或礼部尚书的别称。太平天国前期丞相系衔用天、地、春、夏、秋、冬官,如春官正丞相,后期中央设六部,各部长官不称尚书,改用前期丞相系衔六官以称之,礼部长官称春官。”[8]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8月出版的《中国历代职官词典》第246页有“春官”“春官正”“春官尚书”等词条,与前者基本相同。
《中国历代职官知识手册》在“春官”词条下记载:“官名,《周礼》春官有宗伯和大宗伯,为古代六卿之一。”《书·周官》“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书·顾命》作“太宗”,也作“上宗”。掌邦国祭祀典礼。《国语·郑语》:“以佐尧者也”。三国吴韦昭注:“轶宗之官,于周为宗伯,汉为太宰,掌国祭事。”所掌为后来礼部之职,故礼部尚书亦称大宗伯或宗伯,礼部侍郎为小宗伯。秦官。本名宗正,汉元始四年(4年),改名宗伯。[9]又在“宗官”词条下记载为:“官名,主管祭祀之事。”《周礼·春官·宗伯》:“乃立春官宗伯。”汉郑玄注:“唐虞历三代,以宗官典国之礼与其祭祀。汉之大常是也。”掌乐之官。《国语·周语下》:“妨正匮财,声不和平,非宗官之所司也。”注:“宗官、宗伯,乐官属也。”[10]
《五帝纪注》中记载:“黄帝受命于雪瑞,因以名师与官,春官青云,夏官缙云,秋官白云……”[11]《汉书》木正,五行官之一。古代汉族传说中的神。《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自颛顼以来,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应劭《注》:“颛顼氏代少昊者也,不能纪远,始以职事命官也。春官为木正……冬官为水正”。[12]
《帝王世纪》中有:“句芒为木正,祝融为火正,蓐收为金正,玄冥为水正,后土为土正。”[13]古代置官,多以五行立名,所以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14]《图解中国神话故事》一书载:“句芒,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中的木神(春神),主管树木的发芽生长,盘古的后代,名重。最早的句芒神鸟身人面,乘两龙。后来他变成了春天骑牛的牧童,头有双髻,手执柳鞭,亦称芒童。”[15]两千多年间,春神句芒不仅存身于文献中,而且出现在迎春仪式中。通过梳理文献记载,复原春神句芒的形象,解析其文化意蕴,是一项迫切而有意义的事。
《吕氏春秋·孟春》载:“其帝太皞,其神句芒。”高诱注:“太皞,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号,死祀于东方,为木德之帝……句芒,少皞氏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为木官之神。”[16]
《礼记·月令》载:“其帝太皞,其神句芒。”[17]郑玄注曰:“句芒,少皞氏之子,曰重,为木官。”朱熹注曰:“太皞伏牺,木德之君。句芒,少皞氏之子,曰重,木官之臣。圣神继天立极,先有功德于民,故后王于春祀之。”[18]
这里混淆了一个概念,春官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政府机关或机构,是一个团体,而这里的“句芒”则是一个神话人物。在这里也表现了中国人的集体意识,尊崇英雄人物。
《史记集解》引应劭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19]列出春夏秋冬的官名,如《周礼》,春官宗伯管祭祀礼乐,夏官司马管行政军事,秋官司寇管刑法禁令,冬官司空管工程建设。早期黄帝部落由各氏族分别担任部落公职,以云为公职名称,至于黄帝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之后,由各部落分别担任的部落联盟公职名称,如《管子·五行》所记,则称为“当时”(天官)、“禀者”(地官)、“土师”(春官)、“司徒”(夏官)、“司马”(秋官)、“李”(冬官)。[20]
秦代的“奉常”为九卿之首,掌宗庙礼仪及文化教育。[21]似乎是春官的延续。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大一统的朝代,汉朝官制内容丰富,包括西汉官制和东汉官制,有中央官制,也有地方官制。这时期,封建地主阶级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统治,在职官制度上确立了中央朝廷的三公九卿制,地方继续实行郡国制。三公九卿制在秦朝只是初具架构,这一制度在汉代得到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
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为秦王嬴政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分别为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九卿对丞相负责,按其职能行使权力。按韦昭所说的“汉正卿九”,用秦时的官名分别为: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之礼;郎中令,负责皇帝禁卫;卫尉,负责皇宫守卫;太仆,负责皇帝车马等。[22]汉景帝把“奉常”改为“太常”。西汉末年,王莽任大司马,而后又任尚书令,逐渐掌握了实权,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其下设九卿的名字全以《尚书》的文章为准。将大司农改为羲和,后更为纳言。大理改为作士,太常改为秩宗。东汉的九卿,分别隶属于三公,太常、光禄勋、卫尉三卿,为太尉所领;太仆、廷尉、大鸿胪三卿,为司徒所领;宗正、大司农、少府三卿,为司空所领。[23]东汉的宗正,其职务是掌管皇族的名籍簿,按照他们的嫡庶身份或与皇帝在血缘上的亲疏关系,每年排出同姓诸侯王世谱。和前文说的“宗正”职责发生了变化。
三国时期,魏国除延续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外,官制和东汉官制基本一脉相承;蜀国以汉朝正统自居,所以汉朝遗风比较重;吴国统治者坚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个别官职上略有改动。《晋书·职官》称:“孙吴、刘蜀,多依汉制,虽复临时命氏,而无忝旧章。”[24]
两晋南北朝时,司空主管礼仪、德化、祭祀等。其时朝廷祭祀频繁,民间祭祀十分盛行,其原因是水旱成灾、瘟疫蔓延,社会动荡、战争不断,人们欲求安宁而不得的社会环境以及对图腾崇拜所致。观其祭祀的目的,一为祈求生子,二为避祸驱邪,三为健身去病,四为卜问吉凶,五为禳除水旱之灾,六为祈求丰收。这与如今跟随社火行走的春官的祭祀的目的基本一致。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进步,唐朝春官的实际职责起了变化。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改礼部为春官,礼部尚书为春官尚书。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复原名。后世以春官为礼部的通称。宋、明、清司天官属有春官正、夏官正等五官。朱元璋遂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依仿古制,立春、夏、秋、冬官,谓之四辅。用以佐理皇帝政务。春官、夏官各选三人,每月三旬轮流任事,秋官、冬官不专设,由春官、夏官兼理。[25]《辞海》对“春官”的解释可以佐证:《周礼》六官,称宗伯为春官,掌典礼。唐武则天时曾一度改礼部为春官,旋复旧称。后世亦以春官为礼部的通称。又唐宋至明清间主管天文历法之官,有春正官,夏正官等。[26]
根据上述史料记载,我们知道在不同时期“春官”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有青龙、大火、青云、宗伯、太宗、木正、句芒、土师、奉常(秦朝)、太宰(汉代)、轶宗(三国)、宗官(三国)、司空(两晋)、礼部尚书、礼部侍郎、春正官等。其主要职责也在变化,从开始的主管祭祀、宗庙祭祀等礼仪再到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藩属、外交事务等。不论“春官”的称谓怎么变化,主管职责怎么变化,有一条职责始终没有变化,那就是主管祭祀。
唐以后“春官”成了礼部的代名词。关于这一点在唐宋以后的诗文中可以看出。
在唐宋诗词中,“春官”是一个用得比较频繁的词。如: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进士王周在《自喻》诗中这样描述“春官”:“予念天之生,生本空疏器。五岁禀慈训,愤悱读书志。七岁辨声律,勤苦会诗赋。九岁执公卷,倜傥干名意。乞荐乡老书,幸会春官试。折桂愧巍峨,依莲何气味。性拙绝不佞,才短无余地……妻儿夐限越,容颜几憔悴。致身霄汉人,呃嚱尽贤智。”[27]很显然在王周的笔下,春官是代表皇家管理科举考试的官员,“幸会春官试”便是有幸参加他们组织的考试,并不是指一个考官。(www.xing528.com)
唐皎然《兵后送姚太祝赴选》:“两河兵已偃,处处见归舟。日夜故人散,江皋芳树秋。楚云伤远思,秦月忆佳游。名动春官籍,翩翩才少俦。”[28]“名动春官籍”应该是指金榜题名。而宋姚勉的《郡守劝驾乐语》“典贡春官来岁事,芝香趣下瑞芝堂。”[29]这就有点指个人了,是指担任春官之职或礼部的官员。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中言:“天老书题目,春官验讨论。”[30]题目中的“崔于二学士”,是指崔国辅(集贤殿学士、礼部员外郎)、于休烈(集贤殿学士、转工部员外郎)两位,当是主考官。杜甫诗云:“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天老”这里指宰相。“春官”这里指礼部。《帝王世纪》:“黄帝以风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圣配下台,谓之三公。”[31]张衡诗:“天老教轩皇。”《晋书·山涛传》:“甄拔人才,各为题目”。[32]“验讨论”谓考验其文辞所自出,故赴试者语必典雅,唐诗可为后世羽仪者以此。孔安国《〈书〉序》:“讨论坟典。”[33]隋炀帝赐诸葛颖书:“名理穷研核,英华恣讨论”。[34]
白居易《采诗官》中提到“春官”,我们无法考证白居易笔下的“春官”和“采诗官”的关系。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里把“春官”和“采诗官”是作为两个人或两个不同组织机构进行对比。作者从远古的“采诗官”敢于直面现实,敢于直言,敢于把人民的心声传达给最高统治者,到后来他们没有了讽谏的勇气,只能是“赞君美”“悦君意”“若求兴谕规刺言,万句千章无一字”“夕郎所贺皆德音,春官每奏唯祥瑞”。而这里的“赞君美”“悦君意”“唯祥瑞”正是今天“春官”所言的真实写照。现将全诗录于下,供大家批评。
“采诗官,采诗听歌导人言。言者无罪闻者诫,下流上通上下泰。周灭秦兴至隋氏,十代采诗官不置。郊庙登歌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若求兴谕规刺言,万句千章无一字。不是章句无规刺,渐及朝廷绝讽议。诤臣杜口为冗员,谏鼓高悬作虚器。一人负扆常端默,百辟入门两自媚。夕郎所贺皆德音,春官每奏唯祥瑞。君之堂兮千里远,君之门兮九重。君耳唯闻堂上言,君眼不见门前事。贪吏害民无所忌,奸臣蔽君无所畏。君不见厉王胡亥之末年,群臣有利君无利。君兮君兮愿听此,欲开壅蔽达人情,先向歌诗求讽刺。”[35]
周朝设有专门的采集诗歌的官员,所有和文化有关的职业中采诗官是它们中间最古老同时也是最具有文化品位的一种。巡游各地,采集民间歌谣,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诗经》中大部分诗歌都出于此。《汉书·艺文志》曰:“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36]他们为古代诗篇的流传和采集作出了很大贡献。
“采诗官”以采集诗歌的名义走遍天下,他在民间如同蜜蜂飞行在花丛中一样深受欢迎。民间疾苦往往通过民歌的形式直接被统治者所了解。采诗官在属于他的时代里,事实上担当了国家民意调查员、新闻记者和国家诗歌记录者的重任。可惜,我们无法知道这些采诗官的名字,他们已经在历史的深处浓缩为一个名词。我们无法看清他们风尘仆仆的面容,哪些是来自春天的,哪些是来自乡土的,他们该有着怎样一种动人的光辉。
我们不清楚这些采诗官的薪水是否丰厚,但他必须由文化人来担任。我们不清楚春官走村串户所得的报酬有多少,他们同样是当地的文化人。采诗官忠实记录民情民意,显然是深受人民欢迎的。春官把欢乐、祝福以及对百姓生活的真实诉说带给百姓,也同样受到百姓的欢迎。采诗官来到村庄的日子,往往就是一个节日。村民们也许会备了酒,用过年时留下的半只风干的羊腿欢迎他。春官亦是这样。采诗官回到“繁华”的王城,将就着微弱的光线整理那些似乎还散发出乡土气息的诗和歌。他不知道,他在那些沉沉的夜里刻画下的象形文字,将会成为一个古老国度的文学的源头,正如蜜蜂在采花的时候也从来没有想到过,它们会带来一个声势浩大的人间的春天。春官本就在春节前后活动,他们和采诗官一样把和煦的春天带给人民,把美好的祝愿带给人民。采诗官是把民俗风情、人民的心声直接送呈统治者,而春官是通过自己的眼、自己的口,把民俗风情、人民的心愿反复说唱,广泛宣传,引起管理者和社会的关注。
唐代文学家权德舆出生在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他有一首《奉和礼部尚书酬杨著作竹亭歌》,开头四句为:“直城朱户相逦连,九逵丹毂声阗阗。春官自有花源赏,终日南山当目前。”[37]可以说微妙地道出了采诗官和春官的联系。
唐宋年间,文人笔下的春官似乎是今天人们说的诗歌的“意象”,成了文人言情的寄托,同时也是礼部的别称。唐朝诗歌《郊庙歌辞·祭太社乐章·迎神》:“烈山有子,后土有臣。播种百谷,济育兆人。春官缉礼,宗伯司禋。戊为吉日,迎享兹辰。”[38]作者佚名,其笔下的春官、宗伯和《周礼》中职能相同,这是最直接的继承,即担任祭祀的主持。
刘禹锡《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39]题目中的宣上人是指刘禹锡的僧人朋友广宣,王侍郎即时任礼部侍郎的王起。“放榜”自然是指进士考试后公布的考中人名单。“满城桃李属春官”,是指所有的考生都是春官的弟子学生。今天我们用“桃李满天下”来形容老师的功业,在唐代就有了这种说法。不过我国古代主考官、考官一般都是应届考生的老师,不论认识不认识。就如今天的校长,都是本校毕业生的老师一样。这里的“春官”是礼部管理科举考试的人员。
唐朝晚期著名诗僧齐己在《同光岁送人及第东归》中提及的春官指的亦是礼部掌管科举的职责,“西笑道何光,新朝旧桂堂。春官如白傅,内试似文皇。变化龙三十,升腾凤一行。还家几多兴,满袖月中香。”[40]“及第”,我们知道“状元及第”;“白傅”指白居易,白居易晚年曾官太子少傅;“内试”指科考中的殿试;“文皇”指唐太宗。
宋代王之道有两首送人应举之作,前一首《折丹桂·用前韵送赵彦翔省试》未提及春官,后一首《折丹桂·用前韵送彦开弟省试》提及春官,而春官是指主管科举的礼部。现将两首诗收录于下,“雪晴山色分遥碧。辉映江南北。子今东去步蟾宫,看少展、垂天翼。晚来江上西风息。算不是新丰客。明年三月见君时,庆章绶、纡铜墨。”“风漪欲皱春江碧。予寄江城北。子今东去赴春官,挽不住、抟风翼。修程应过天池息。何处堪留客。预知仙籍桂香浮,语祝史、休占墨。”《步蟾宫》别名《折丹桂》。[41]
宋魏了翁《鹧鸪天·别许侍郎奕即席赋》词中的“春官”亦指礼部,“公在春官我已归。公来东蜀我居西。及公自遂移潼日,正我由潼使遂时。如有碍,巧相违。人生禁得几分飞。只祈彼此身长健,同处何曾有别离。”[42]许奕生活在宋宁宗嘉定年前后。庆元五年(1199年),宁宗亲擢进士第一,授签书剑南东川节度判官,迁历起居舍人,韩侂胄议开边,奕贻书论之,侂胄不悦,后遣奕使金,训练将卒,使屈伸进退之权,复归于宋。权礼部侍郎,条六事以献。后迁吏部侍郎兼权给事中,论驳十有六事,皆贵族近习之挠政体者。奕天性孝友,通籀隶书。[43]据此我们知道魏了翁此词应作于许奕任礼部侍郎时期或稍后。
王谠《唐语林·补遗四》:“春官氏每岁选升进士三十人,以备将相之任……春官氏选士,得其人止供职业耳。”[44]这些文人笔下的“春官”显然指礼部的官员。
明朝归有光《亡友方思曾墓表》载:“思曾少负奇逸之姿,年二十余,以《礼经》为京闱首荐。既一再试春官不利,则自叱而疑曰:‘吾所为,以为至矣,而又不得。彼必有出于吾术之外者!’”[45]归有光文中的“春官”指的是礼部,另对礼部选拔人才颇有微词,对朋友方思曾的才气给予肯定,对其不能坚持深表同情。
到了清朝,春官不仅是指礼部,指代比较复杂,我们先看孔尚任《桃花扇》(第十七出“拒媒”):“俺若不去呵,又怕他新铮铮春官匣印,硬选入秋宫院门。”[46]这里的“春官”大概需要斟酌界定。从“春官匣印”我们可以知道是指官府,绝不是有人说的“春官”就是“春宫”,但后文“硬选入秋宫院门”大概不是礼部的职责了,“秋宫”最好的解释应该是与皇家后宫有关系的,疑指“西宫”。在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中又指的是礼部,为了大家清楚这一点,笔者摘录如下:“陆钰,字真如,海宁人。万历戊午举人,改名荩谊,字仲夫,晚号退盦。九上春官不第,键户著书,足不入城市。甲申遭变,隐居贡师泰之小桃源。曰:吾乃不及祝开美乎。未几,绝食十二日卒。”[47]陆钰由于屡试不第,退而著述,后遭变绝食而亡。看来人还是要有点阿Q精神。
俞樾《茶香室丛钞·迎春社火》所载“春官”就接近我们现在的“春官”了:“次日打春,官给身钱二十七文,赏春官通书十本。”[48]如果我们把“通书”理解为皇历,这和民间传说的“春官”完全吻合,即皇家把每年的皇历印制三份,一份祭天,一份祭地,一份传于民间,再由各级下传印制。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也有同样的记载:“土风立春前一日,太守迎春于城东蕃釐观,令官妓扮社火:春梦婆一、春姐二、春吏一、皂隶二、春官一。次日打春,官给身钱二十七文,春官通书十本。”[49]李声振《百戏竹枝词·春官序》记载:“(春官)以秃人扮之,冠带而倒骑牛背,亦笑观也。”[50]“秃人”大家应该清楚,一是指行为不良的出家人,二是指头上没有头发的人,三是指形体残缺之人。“秃人”我们可以理解为社会地位低下的人,而这跟现在陇南礼县龙林乡川坝的有些地方的打春习俗完全相同。这里的“春官”是暂时借用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春官。
冯骥才主编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中记载:“说春是流传世代的立春民俗活动,春官是周代一种职官,执掌农耕事务,后世民间出现说唱艺术,在立春时节扮作‘春官’说唱歌谣,劝农劳作以祈福的‘春官送春’习俗,每年立春前后,春官手端‘春牛’走村串寨,挨户‘说春’,并散发农历和财神春帖。说春分为‘说正春’和‘说野春’两种。(贵州)石阡县花桥镇坡背村的封姓家族,相传是唐朝开国年间所封的‘春官’。”[51]
根据这些史料的零星记载,春官最早应该在伏羲氏(太昊)、黄帝时就设立的行政机构,到周代,春官为“官府之六属,举邦治”,主管五礼、乐舞等。后世称“春官宗伯”是不对的,因为宗伯是春官的下属之一,以大宗伯为最高长官。现在一些流行的说法,包括一些词典中讲到在春秋战国才有“春官”官职的说法是错误的,如果说到春秋战国较为完善则是可信的。春官的称谓在变化,有宗伯、木正、句芒、司空、礼部等,但其掌管的事宜则在唐以前变化较少,即主要掌管皇家的礼制、祭祀、历法等活动。唐以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改礼部为春官,神龙元年(705年)复称礼部。宋、明、清代司天官属有春官正等五官。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依仿古制,立春夏秋冬官,谓之四辅。主要职责也发生了变化,从诗文中可以看到的是为皇家招揽人才,负责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藩属、外交事宜、祭祀等,在官方则以礼部为称谓,在文人中,民间则多数称礼部为“春官”。清朝晚期,据俞樾《茶香室丛钞》和李声振《百戏竹枝词·春官序》记载,春官已经不是高高在上的官员,而是和今天的春官没有多大区别了。问题是其在清朝是如何演变的?什么年代演变?还是真正回归到了春官最初的面貌,遗憾的是很难说清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