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春官(又名驿臣或仪程官),《辞海》这样界定:“《周礼》六官,称宗伯为春官,掌典礼。唐武则天时曾一度改礼部为春官,旋复旧称。后世亦以春官为礼部的通称。又唐宋至明清间主管天文历法之官,有春正官、夏正官等。”[1]笔者要解读的春官是指在六盘山地区能说会道的民间艺人,他们在春节前后单独到农村去,走村串户,宣传农业生产知识,教化人民,送吉祥,送祝福,“家家门前说一段,只为祝福送平安”;或随同社火走村串户,进城时走在最前面,最引人注目,最开心快乐,出口成章、幽默风趣的人物。春官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而产生,并随着文明的发展而发展。正如古人所言“禀气怀灵,理无或异”。
春官的历史演变,在现有的材料《西吉县春官词》《社火仪程》及网络资料中,没有涉及笔者要研究的内容。《西吉县春官词》对春官虽有所涉及,但主要采用《辞海》的说法,没有具体的描述。笔者在研究春官的变迁时,把历史记载、传说及春官与社火有机结合,对春官的起源“劝农”说给予了否定。笔者在《六盘山地区春官的历史变迁》一篇中指出:“春官”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和后来的祖先(人格神、社会神)崇拜,即祭祀活动。“官制”词条下“上古时期”中记载:伏羲氏(太昊)以龙纪,以龙名官,即春官为青龙;黄帝以云名官,即春官为青云;少昊时轶宗掌礼仪;夏已经具备国家雏形,商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周代“春官”宗伯为礼官,春秋战国基本延续,到了秦朝,“奉常”掌祭祀礼仪,汉代改“奉常”为“太常”,魏晋在汉代基础上有所发展,隋唐均设礼部,宋元是唐的扩展,明清官制大同小异,均有礼部(大宗伯)。无论是“春官”“奉常”或是“太常”“礼部”,其有一种职能始终未变,那就是“掌管祭祀典礼活动和教化人民”。不论是图腾崇拜还是祖先崇拜,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祭祀”。原始社会,人民对自然界的认识有限,视自然界的变化为神秘,人民敬畏自然,崇拜自然,为了生存,便有了祈求自然,祈福人类的祭祀活动。祭祀也就成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信仰活动之一。原始社会的祭祀主持人一般由部落的首领担任,到伏羲氏改为“春官青龙”的成员担任,到黄帝时为“春官青云”的成员担任,到周则由“春官”成员担任,以后则由“礼部”成员担任。朝廷担任祭祀的主持人被笼统地称为“春官”,那么在民间担任祭祀的人是谁?是家族的头面人物,或是家族中能说会道者?二者兼有。在地方政府中,担任祭祀的主持人又是谁?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还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指定的能文善言者?这些担任主持的人该如何称呼?上行下效,也称为“春官”。“春官”这一称谓不是慢慢从朝廷演变到民间,而是和朝廷几乎同步产生的。由于有严格的祭祀等级,地方和民间不可能对最高统治者构成威胁,况且,春官是一级组织的称谓,故此没有追究这一称谓的雷同和不恭。祭祀时对神灵的顶礼膜拜、歌功颂德、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取悦神灵,其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祈求保佑、禳灾赐福、驱恶避邪,后教化民众,以利统治。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春官”和社火都产生于图腾崇拜,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表现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变化而已。至于单独行走的春官,教化农民科学种田,则是春官这一政府部门的又一职能——文化教育。最高统治者和当地政府机构为了发展农业,让人们精确掌握时令,增加收入,每年立冬后,皇上将新一年的节气表,在通过规模较大的祭祀活动后,逐级下传,各级地方政府再举行相应的祭祀活动,然后再把节气表分发给本地春官,让春官通过“说春”的形式告知各家各户,广泛教会人们知道下一年的时令季节,并按此播种收割,祈求丰收。春官由于常年游“说”,便对原有的春官词不断改进,或增加新的内容,况且“赞君美”“悦君意”“唯祥瑞”后主人才会多给钱物。我们还看到:每年新节气表制定后,由皇帝烧一份先祭天地,再往下传。地方政府组织春官说春前也要举行祭祀仪式,而跟随社火走的春官在演出或出庄前都要举行祭祀活动,由此,我们可以说:春官产生于原始社会的祭祀活动。(www.xing528.com)
春官如何从高高在上的官员,人们尊重的报春的使者,传播文化的能人演变成清朝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描写为“土风立春前一日,太守迎春于城东蕃釐观,令官妓扮社火:春梦婆一、春姐二、春吏一、皂隶二、春官一。次日打春,官给身钱二十七文,春官通书十本。”[2]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春官序》中描述“(春官)以秃人扮之,冠带而倒骑牛背,亦笑观也”。[3]也就是说春官怎么就由“官妓”“秃人”扮演已无从考证了!而今天的春官则是受人尊重的,是活跃在乡村春节前后的“活宝”,是乡村春节前后、茶余饭后的“谈资”,是带来欢乐、祝福、禳灾、净化心灵、教人做人的春的“精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