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初二年六月,曹魏大军到达辽东前线。陆路,从现在的辽宁朝阳、新民等地渡辽河,奔向海城西部,逼近襄平。水路,则从山东的营州到旅顺,再沿东渤海至营口辽河口,转太子河到襄平。
不出司马懿所料,公孙渊派遣部将卑衍、杨祚率军屯于大辽水与辽水汇合处的辽隧,构筑围墙堑壕20多里,以抵挡司马懿的进攻。魏军诸将立功心切,想赶紧打完仗回家,都想立即发起进攻。但擅长打“持久战”的司马懿却说,敌人坚壁据守,意在长期拖垮我军,此时进攻正中其计。况且敌人在此重兵集结,其巢必定空虚,“我们要做的就是攻其不备,直捣他们的老巢!”于是,司马懿派兵虚张声势地南移,吸引卑衍精锐部队在后追赶。另一边,司马懿却亲自率主力北渡辽水,直扑襄平。卑衍发现上当后,又忙不迭地折回襄平迎敌。
司马懿乘胜进围襄平的时候,正值七月雨季,辽东大雨不止,太子河水暴涨,平地上水深就有三尺多。八月,襄平天气渐凉,魏军在冷水中开始围城困敌,艰难情形可想而知。整天泡在水里实在难受,有部下建议司马懿将军营移到山上。司马懿听后大怒:“擒获公孙渊就在这两天,怎么可以移营?如果再有人提,立斩不赦!”
赶上千年难遇的大雨,公孙渊以为此乃天助,可退魏军。然而司马懿却借助水势,令船从辽河口直通襄平城下,运送武器和粮草,补充三军兵员,做好了打持久战攻克襄平的准备。(www.xing528.com)
八月末,天终于晴了,魏军开始紧缩对襄平的包围,造土山、挖地道,用各种工具昼夜攻城。城内百姓被困了一个多月,没粮草,无外援,史书记载,已出现“人人相食”的现象!
万般无奈之下,公孙渊派将领请求司马懿解围退兵,他出城当面请罪。对这一要求,司马懿坚定地否决了。更严重的是,他竟然斩杀了来使。看到只有投降这一条路了,公孙渊只好再派侍中卫演前去,担心司马懿不答应,还提出把自己的儿子送去做人质。心狠手辣的司马懿当然没有让步,对卫演说:“打仗这事,能战就要战,战不过就得守,守不住就跑。除了这些,就剩下投降和死的选择了。既然公孙渊现在不愿意当面投降,也只有死路一条了,用不着送儿子做人质了。”
几天后,襄平城被魏军攻破,公孙渊和他的儿子向东南逃去,魏军紧追不舍,在梁水(今辽宁太子河)一带,取下了公孙渊父子的头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