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苏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北部,东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100多公里,位居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中心地段,交通条件比较便利。早年省内主干公路横穿全县,后来简易泥石路很快提升至省际公路的级别时,柯苏县顺势早早在境内铺设了完整的柏油公路网。改革开放以后,世界银行资助将省际公路建设成国家高等级国道,柯苏人出行就更加方便了。
柯苏县有着悠远的历史渊源。秦汉以前是塞人驰骋地。公元前3世纪河西走廊月氏受匈奴侵袭,西迁至天山以北,塞人迫于南移,此地为月氏人游牧。汉代就有乌离国。隋为西突厥地,唐隶北庭都护府。宋属高昌回鹘。明属瓦剌。清初为准噶尔部游牧地。乾隆二十八(1763年)筑噶来堡,三十三年(1768年)置噶来县丞,四十三年(1778年)置噶来[32]县,属迪化州,县治由噶来堡迁力矶城。清光绪十年(1884年)力矶和噶宁二城筑墙连为一体,称噶来城,县址由原力矶移至原噶宁,隶属迪化府。1914年隶迪化道,1943年隶迪化专员公署,1950年属迪化专区。1954年改称柯苏县,属乌鲁木齐专区,1958年至今属力矶州。
(二)资源及经济、人口概况
柯苏县南部为天山山区,中部为冲积扇平原,北部为沙漠。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地貌可分为三大类型:南部为天山山区和丘陵地,是优良的夏牧场;中部为冲积平原区,是全县的粮产区;北部为沙漠区,其中的部分湖滨沙地,在计划经济时代已开垦成农田。
柯苏县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冬季严寒,夏季酷热,日照充足,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247.7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9%。年平均气温7.2℃。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4.4℃,最高气温曾经达到过41.6℃。高温容易促使天山中、高山区大面积冰雪融化,这时柯苏县的河水流量会大增。七月,这个县又往往容易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大范围历时较长的降雨天气。暴雨叠加融雪,七月份成为柯苏县洪水的高发季节,以前每三年就要发生一次洪水灾害。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加大修建水库的投资力度,洪水已经得到了有效治理。
柯苏县水资源之丰富在整体以干旱为显著特征的新疆是不多见的。境内的山脉高山冰川面积近三千平方公里,有冰川80多条,其中冰川长3公里的就有5条,是天山第二大冰川区。冰川储水量72亿立方米,是境内柯苏河、沙西河的主要水源地。境内有柯苏河、沙西河两大河系,年径流量14.9亿立方米,流域面积10744平方公里,灌溉面积为316.14万亩。境内建有大大小小的水库4座。依靠着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柯苏人在中部的冲积平原种植水稻。走进了中部平原地区,就仿佛走进了塞外江南,水稻田、池塘处处可见。水稻田的用水主要来自于灌溉,灌溉只有引池塘的蓄水,所以每个村都有大大小小数十个池塘。池塘兼具养鱼和灌溉蓄水的双重功用。为了便于将池塘的水引到田里灌溉,大部分家庭都买了抽水机。每到播种水稻的时候,村里到处都能听到抽水机轰隆隆的声音。该县以出产优质稻米和鱼而在新疆小有名气。
柯苏县全县总面积9154.48平方千米。下辖7个镇、3个乡、3个民族乡,208个村民委员会。截至2004年柯苏县总人口为167012人,居住着3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30431人,占总人口的18.22%;哈萨克族16986人,占总人口的10.17%;回族6864人,占总人口的4.11%;维吾尔族5542人,占总人口的3.32%。农业人口80104人,非农人口8690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75%。
(三)境内葡萄产业
相关资料显示,北纬30°~50°是世界公认酿酒葡萄生长最好的地带,这个地带的气候、土壤都非常适合种植葡萄。中国的新疆、美国的加州以及法国的波尔多,都位于这个黄金区域内,并称世界三大葡萄种植基地。
柯苏县地处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纬度和法国著名葡萄产地波尔多地区相同,属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每年积温在3800℃以上,日照时间每年2886.3小时,昼夜温差大(15~25℃),降水量少(200毫米左右/年),全年无霜期165~172天,最长达190天,被认为非常适合葡萄种植。水、土、光、热资源丰富,病虫害少,具备发展酿酒葡萄不可替代的地域优势。据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介绍,22度左右糖度的葡萄,才可以称作成熟。在山东,平均糖度在17~16,这相当于只有6~7成熟。20度的糖度是可遇不可求的。葡萄不成熟,这对酿制葡萄酒是致命的弱点,因为滋味浓度是只有成熟水果才有,只有葡萄有滋味,酒才有滋味。柯苏的葡萄采摘期天气晴好,浆果丰盈,葡萄品质优良,含糖量高,含酸量适中,色素和香味物质发育充分,成熟良好,病虫害轻,被农业部授予“中国优质酿酒葡萄之乡”的称号。主要品种有:赤霞珠、蛇龙珠、雷司令等。目前在柯苏县中部和北部5个乡镇,葡萄种植面积50000多亩,年产葡萄40000多吨,是柯苏县农业的一大产业。
[1]“群体性事件突发,为基层执政敲响警钟”,载http://www.sina.com.cn,最后访问时间:2008年8月13日。
[2]“‘1·3湘乡全国罕见暴力抗法事件’内幕”,载http://tieba.baidu.com/f?kz=93562441,最后访问时间:2008年8月13日。
[3][德]马克思·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4][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3~72页。
[5]转引自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3页。
[6]孙立平:《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59~162页。
[7]郭星华、王平: “中国农村的纠纷与解决途径”,载《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8]徐敏、任忠臣:“对暴力抗法成因的博弈分析及数理研究”,载《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5期。
[9]冯莹、卫建萍: “抗拒执行群体性事件如何杜绝”,载《人民法院报》2009年2月8日,第1版。
[10]刘炳君:“农村群体性事件成因的法社会学求证”,载《政法论丛》2005年第4期。
[11]关凯: “社会学家怎样看待群体事件发生的原因”,载《中国民族报》2009年2月13日,第8版。(www.xing528.com)
[12][美]莫顿·J.霍维茨:《美国法的变迁:1780-1860)》,谢鸿飞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3~400页。
[13]Hutchinson and Monahan,“Law,politics,and Critical Legal Scholars”,supra note,at 2005.
[14]Roberto Unger,Law in Modern Society:Toward a Criticism of Social Theory,New York:Free Press,1976,p.200.
[15]卓泽渊:“政治与法律关系再探讨”,载《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
[16]赵晓力:“基层司法的反司法理论——评苏力《送法下乡》”,载《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17]强世功:“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法律的治理化”,载《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第2期。
[18]强世功、赵晓力:“双重结构化下的法律解释——对8名中国法官的调查”,载梁治平:《法律解释问题》,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22~246页。
[19]巩勇:“民事诉讼中起诉与调解的成本经济分析”,载《法律适用》2004年第12期。
[20]黄爱学:“民事权利救济的博弈分析”,载《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21]昃晶雯: “司法裁判:在价值博弈中寻求协调与平衡”,载《山东审判》2006年第1期。
[22]杨善华主编: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5页。
[23]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
[24]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
[25][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
[26][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
[27][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9页。
[28][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页。
[29][法]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431页。
[30]Pierre Bourdieu,J.-C Passeron and J.-C.Chamboredon,the craft of sociology:Epistermological preliminaries,New York:De Gruyter,1991,p.253.
[31]樊红敏:“双轨政治:关系与县域政治运作:河南省H市观察”,载《甘肃理论学刊》2008年第4期。
[32]按照学术伦理的要求,柯苏县在历史上的一系列古地名也作了匿名化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