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空中战争全景:制空权之争及1917年空战战术进展

空中战争全景:制空权之争及1917年空战战术进展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果自然导致了空战的发生,并且进一步转变为双方的制空权之争。福克式战斗机造成英国飞机严重损失,并一度为德军取得制空权。虽然英国作战飞机总数以三比一超过德国,由于德军在1917年前期的优势空中战略,使德国飞机重占上风。1917年也是空中战术与编队飞行颇有进展的一年。危急中,这些战斗机中队在战区上空所进行的反击,成功阻止了潮涌般的德军攻势。

空中战争全景:制空权之争及1917年空战战术进展

要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飞机在军事上的表现并不容易。因为飞机的表现,犹如一条贯绕着整个作战过程的线,它影响作战功效至巨,我们无法将它当作个案性的战略角色来谈。但是概略叙述飞机在战场表现的发展经过,或有助于确立完整的战略概念。人们对于军事航空价值的认知,进展缓慢,飞机的倡导更是费尽心力方才获得认同。意大利人曾于1911年至1912年之间,以飞机密集攻击的黎波里的土耳其人。之前,军事上对于飞机的看法,可以用福煦将军的意见作为代表。福煦在观看表演时说,“这是一种很好的运动,但对于陆军,飞机毫无价值”。即使到了1914年,军用飞机的比例仍微不足道,应用范围甚至小于两年前意大利人动用飞机的情形。

大战开战后的第一个月,飞机分配到的任务,仅有目视侦察一项。没有任何一方有空战与轰炸的企图。德国陆军即因缺乏空中支援与情报信息,以致侵法时付出重大代价。英国的“皇家飞行兵团”虽然从海峡对岸仅带来63架飞机,对于英军却有两次极有价值的助战行动。一次是揭露德军包围蒙斯附近英军的企图,一次是发现克卢克著名的偏离原方向,将攻势矛头转往马恩河的举动。

1914年9月,空中与地面的合作范围扩大到炮兵弹着观测,首次以不同颜色的灯号进行通讯联系,并发展出无线电报式通讯。同时在9月间,飞机尝试了空中照相。但飞机的潜在价值,英军总司令部要到1915年才认定。1915年3月,一种特殊空用照相机运抵战场。自此之后,空照就一直在发展中。由于大型照相机所使用的镜头,必须依靠俘获的德国镜头来装配,故英军长期处于侦察照相器材不足的不利地位。1915年陆军和空军尚尝试另一种合作形式——目视巡逻(contact patrol),并于1916年全面实施。目视巡逻是指步兵在作战时,指挥官能立即获悉自己的处境,以及敌人反击的威胁。

其实,这时交战双方都在进行陆空合作的尝试以及设法打击对方的空中观测。结果自然导致了空战的发生,并且进一步转变为双方的制空权之争。开始时,步枪手枪是唯一可立即派上用场的武器。故空战是一种具有令人兴奋,却带有不确定感的新射击游戏。不过,很快地,轻机枪装上了飞机。由于引擎装置在机头的飞机,其螺旋桨会阻碍射击,因此,英国将作战机种主要限定在“推进式”机种上(1)。1915年5月,德国开始生产新型且快速的福克式(Fokker)战斗机。这种飞机即装置了螺旋桨遮断器,能使子弹不必冒着触及螺旋桨叶的危险,从转动中的桨叶间射出去。福克式战斗机造成英国飞机严重损失,并一度为德军取得制空权。

联军为回应福克式战斗机所带来的威胁,不但调派新型战斗机,而且启用联席会议(joint conference)中所制定的新战法。该会议曾决定将“战斗机”以特殊的飞行中队形式集中使用,取代以往分配到各单位的使用方式。这些飞行中队将飞至敌人的后方搦战,使他们所配属的侦察机与炮兵观测机执行任务时,不受敌机干扰。法军曾成功地在1916年2月凡尔登之战中,试验了这种攻击性巡逻法。英军更在索姆河会战中,将这种方法大加发挥,以致有几个星期,德机几乎完全被逐出空中。攻击性巡逻范围后来扩大到德军的机场。这种延伸方式令人忆起由来已久的海军格言:“敌人的海岸,才是英国的边界。”其实,在1914年10月,在比利时海岸作业的英国海军飞机,已空袭过杜塞尔多夫(Dusseldorf)与科隆的德国齐柏林飞船机棚,摧毁飞船一艘。11月,从贝尔福起飞,空袭腓特烈港(Friedrichshafen)的英国飞机又摧毁了其他的德国飞船。

虽然自1916年以来,英国飞机对敌人机场的空袭,并非经常有严重破坏敌人物资的成绩,但这种空袭却有一股明显的精神效应。就在飞行员安全飞返自己机场之际,往往会感觉自己的危险已过。最糟的就是在这精神松懈的一刻,他们在地面遭到敌吻。联军在1916年的空中优势,并未长期维持。德军不但以改良的单座战斗机向联军挑战,并运用所谓“空中马戏团”方式,组成特殊的作战中队。这种单位的组成,是先由德军上级挑选出一位飞行领导者,再由他自己挑选飞行员而成军的。于是,这支“马戏团”就在高层指挥单位指示下,转战于任何上级期待获得制空权的前线地区。最著名的“马戏团”计有伯尔克(Boelcke)飞行队与李希霍芬男爵(Baron von Richthofen)飞行队。

虽然英国作战飞机总数以三比一超过德国,由于德军在1917年前期的优势空中战略,使德国飞机重占上风。尤有甚者,由于英国本土在英军总司令部施压下,派出大批未经充分训练的年轻飞行员赶赴欧洲战场,其下场反而悲惨,竟为敌人平添不少战利记录。但联军也很快以新型飞机还以颜色。即使耗费不少代价,但使联军逐渐赢回制空权。协约国虽未再出现1916年夏天的那般辉煌的空中战果,但制空权自此未再丢失。由于空战系立体作战,制空永远不如制海那么容易,于是目标变成只在必要时,确保静态防线地区上空的局部与暂时空中优势即可。

1917年也是空中战术与编队飞行颇有进展的一年。新的作战方式逐渐取代独行侠式的大胆拚斗法。以往,飞行独行侠带着不断上升的胜利记录飞返基地时,就像印第安人“剥头皮”远征归来,或球赛胜利消息传来一般,造成人们无比兴奋。然而从现在开始,这种骑士作风将屈就于战术。于是,空战逐渐采取更进步的作战方式,也就是空战不一定由个人完成,空战可能换由随行的其他飞机执行。到了大战末期,为了突破敌人的编队,攻击任务经常以五六十架飞机的密集中队编队方式出击。

因此,空军变成了空中骑兵队。而且由于另一种在战争后期发展的极有效空战方式,而使他们愈发类似骑兵;这就是对地面部队的攻击。然而,只要敌方军队稳稳躲在战壕中,虽然偶尔因急于换班的步兵出现而暴露行藏,令飞机发觉位置之外,空中攻击可着力之处是很小的。但到1918年3月,英军防线被攻破时,法英曾动用所有可用之战斗机中队,集中攻击来犯敌军。危急中,这些战斗机中队在战区上空所进行的反击,成功阻止了潮涌般的德军攻势。这一重要因素,军史家们却一直不很认同。后来到了秋天,敌人如退潮般后撤时,联军曾获得更多机会进行空对地攻击。联军在保加利亚、土耳其以及奥地利防线被突破之后,曾对敌人撤退队伍进行空中攻击,此举令敌人军队加速彻底崩溃

对于交通线、补给站、弹药仓库以及军营的空中攻击,在战争中则出现得很早。1915年3月的新沙佩勒会战,空中攻击曾首次有计划地阻止敌军增援部队。到了9月,在卢斯,联军以扩大的轰炸计划,攻击了德国铁路。我们知道,若要有效阻止敌军增援,必须拥有足够的飞机以维持密集轰炸。然而,由于当时这些空中攻击缺乏经验与装备,故成效不大。如果德国铁路在作战前受损,多可及时修复,以利增援部队的运输。因此,除非利用持续性轰炸以阻止德国铁路修复,否则补给与弹药都会准确到达敌军手中。前一经验后来运用在大战后期的作战中,即轰炸交通线变成了正常任务。但后一问题,由于缺乏轰炸机而从未彻底执行过。后来,陆军终于热心接纳了飞机,将飞机当作直接辅助工具,包括侦察、炮兵观测以及保护执行这些任务上。但也因强调飞机这种间接合作式角色,不但限制了飞机的供应,而且减少了用飞机轰炸的机会。(www.xing528.com)

再者,由于他们全力将飞机的使用集中在辅助性用途上,使陆军忽视更具可能性的、以饥饿使敌人瘫痪的方法。一如英国第二军团的一位高级参谋在几年以前所透露的,德军尤其忽视这种具有强烈效果的打击机会。英国第二军团曾从加来与布洛涅接获大批补给品。但在加来与布洛涅这些基地前方的防线中,第二军团作战部队除了有3天的补给之外,食物与弹药的后备存量也仅剩3天。通往防线的铁路有两条是复线系统,一条是单线系统。如果要满足作战部队正常补给需求,一天必须开出71车次,这等于是3条铁路全部运输量的四分之三。这样的补给运输,其实已在安全范围的边缘,只要其中一条路线受阻,就足以使整个运补作业混乱;一条以上路线受阻,简直将是一场大灾难。但要造成铁路受阻倒也简单,因为其中两条路线的交会点就在加来外国圣奥梅尔附近的阿尔克(Arques)。如果德军在阿尔克造成阻塞,联军作战部队连3天的后备补给都会被切断。后备补给贮存站的位置,就在铁路交会点后方相当距离之处。1918年4月间,这个地区英法部队充斥,他们正忙着堵住德军攻击后所造成的防线缺口。我们不难看出,如果德国飞机此时配合陆军攻势,发动有效而持续的轰炸,其结果可想而知了。

其实西线联军指挥官的想法与德军一样。他们都不愿为尝试轰炸交通线而动用足够的飞机。然而,联军对于飞机潜能的表现也领教过一次。1918年7月16日,协约战机轰炸蒂永维尔车站的一列德军军火列车,造成此一德国重要交通枢纽及其沿线48小时的全面瘫痪。这时间,也就是联军发动马恩河反攻,扭转战争局势的前48小时。

海上行动以潜艇攻击为主的德国,所幸没有察觉空中攻击商船,或轰炸装卸货物的船舶的可能性。协约国则无从进行海上空中攻击,因为此时敌人已无海上货运可言。不过早在1915年8月12日,协约国曾惊鸿一瞥地进行过类似行动。在达达尼尔海峡附近,当时有一架从母舰起飞的英国水上飞机,即因首次以鱼雷攻击敌船而闻名。大战期间,海军飞机最有收获的行动是反潜巡逻与船队护航。但这都是纯保护性质任务。

在日德兰海战发生前7个月,英国海军航空队司令休特(Commodore Sueter)曾恳求海军部批准建造两百架能携带鱼雷的飞机。不过他的坚持,换来的只是他的职务调动——他被调至亚得里亚海服务。日德兰海战过后一年,不列颠舰队新任司令官也提议尽速生产鱼雷飞机,而且所要求的数量与休特完全相同。休特不为上级接受的远见与建议,其实含有足使这场无用的海战改头换面的构想。此外,另外还有一件英国海军错失时机的事,当不列颠大舰队驶离斯卡帕湾(Scapa Flow)前往日德兰海战现场时,竟未重视尾随在后的大型航空母舰“坎佩尼亚”号(Campania)的功能。

然而,首次建议以空中武力打击敌人的战争发动根源——德国工业中心的,也是英国海军航空队。此一构想却遭短视的陆军高层所封杀。不过这构想后来仍浮上台面。1916年10月,法国航空队巴雷斯上校(Colonel Barès)借访问伦敦的机会,为这一构想辩护,并使构想有所进展。然后,英国航空委员会(Air Board)中的海军部代表即建议,为了上述目的,海军应在法国保有两百架轰炸机的实力。但是依据英国国史,这项建议“引发道格拉斯·黑格爵士的强烈书面抗议……他表示,巴雷斯上校的观点不但缺乏理论根据,而且不可行”。由于黑格的反对,计划中止。其实此时黑格部队正受到德军猛烈炮击,如果计划能够实施,德军的猛烈炮击可能因此停止。在1917年,英国驻法的50个飞行中队中,轰炸机中队仅占两个,而且任务都局限在局部地区目标上。

一直到战争末期,除了小批英国海军飞机与法国飞机曾突发性空袭过德国本土外,联军从未有攻击敌人“大后方”的企图。同时,以人的本性而言,只要这种新型武器受到陆军与海军分散式的掌控,就有人思索如何发展不受限制的独立型空中军事行动。陆海军各自的空中武力几经延宕,终于在英国皇家空军(Royal Air Force)创立下融合一处。这时间已是1918年的4月。到了6月,皇家空军更成立了“独立空军”(2)(Independent Air Force),并置于滕恰德(Trenchard)指挥之下。此人在法作战期间,曾是一位强有力的空中武力指挥官。但讽刺的是,他曾坚决反对独立的空中行动。在战争剩余的几个月,这支新兴武力不断对德进行空袭,并且扩大轰炸范围,使德国士气加速崩溃,并至少阻碍了德国莱茵地区的军火生产。即使如此,这支独立空军所能实现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即使到停战为止,它的实力仅及原计划的四分之一。同样依据事实,德国对英国空袭的效果,可从最大规模动用不及40架左右的轰炸机看出。

那么,独立空军如果全力发挥,可能获得多少成果?从德国鲁尔区与莱茵区有7处主要军火中心是在英军防线算起的飞机航程之内即可见一斑。德国主要兵工厂所在地埃森(Essen)距离英军防线只有173英里,这与德国飞机从根特附近基地起飞,轰炸伦敦的距离相同。再者,距离英军防线175英里的哈根(Hagen),就有一座生产德国潜艇总数三分之二的巨大工厂。德国最大化学工厂中的两座,仅距联军防线不到100英里。但这些原本可以削弱德军军火供应的大好机会,却都葬送在沿着战壕防线上空的空战中,成为克劳塞维茨式空战祭坛上的牺牲品。即使独立空军在英军总司令部强烈反对下终于成军,它的实力仍遭缩减到仅100架左右,约等于英国空军全数的百分之二。它的空袭计划中,一半以上是为对付战斗目标,而非工业目标。不论当时获得何种成果,这里有独立空军所衍生的广泛间接效果事实。德国有一座从未被轰炸的炮弹工厂,单单8月份就接到过53次假空袭警报,造成生产损失达3000吨。英军总司令部一向主张飞机应集中在第一线使用。但与这种教条矛盾的是,独立空军的空袭行动迫使德军从前线撤出20个以上中队的飞机,这比联军进驻在前线,与德机对抗的飞机数多出了三四倍!

(1) 引擎装置在机身中段的机种。

(2) “独立空军”正式名称“独立轰炸队”,专司战略性轰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