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艺术中的捧人技巧:理解与应用

艺术中的捧人技巧:理解与应用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俗话说,人捧人,越捧越高,你也高,他也高,这不是人己两利的事么?捧有几种捧法,最要不得的,是当某甲一个人面前来捧他自己。年轻人的不肯捧人,第一是误认捧人就是谄媚,有损自己的人格;第二是自视太高,看得一般人比不上他;第三是怕别人胜过自己,弄得相形见绌。

艺术中的捧人技巧:理解与应用

恭维的话人人爱听,你对人说恭维的话,如果恰如其分,适合其人,他一定十分高兴。对你便有好感。最奇怪不过的,越是傲慢的人,越爱听恭维的话,越喜欢受你的恭维。有的人辞严义正,说自己不受恭维,愿听批评,这是他的门面语,你如果信以为真,毫不客气地率直批评他的缺点,他心里一定老大不高兴,表面上未必有所表示,内心却十分不安,对于你的感情,只有降低,决不会增进,试看古来犯颜直谏的忠臣,有几个不吃苦头,汲黯是汉朝出名的直人,武帝是汉朝出名的贤君,汲黯说他“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武帝深觉不快。汲黯因此终生不得意,所以善说恭维话,是处世的本领,是发达的因素。

每个人都有希望,年轻人希望寄于自身,年老人希望寄在子孙,年轻人自以为前途无量,你如果举出几点,证明他的将来,大有成就,他一定十分高兴,引你为知己,你如说他老子如何了不得,他未必感到多少兴趣,至多你说他是将门之子,把他与他的老子,一齐称赞,才适合他的胃口。但是老年人则不然,他自己历尽沧桑,几十年的光阴,并未曾达到预期的目的,他对自己不抱有十分希望,他所希望的,是他的子孙,你如说他的儿子,无论学问能力,都胜过他,真是个鸿鹄之才,虽然你是抑父扬子,当面批评他,他不但不怪你,而且十分感激你,口头连说,你说得好,未必,未必,太夸奖了,他的内心,却认为你是慧眼识英 雄呢!这是说恭维话对于对方的年龄,应该特别注意。

对于商人,你如果说学问好,道德好,清廉自守,乐道安贫,他一定不高兴,你应该说他才能出众,手腕灵活,现在红光满面,发财即在日前,他才听得高兴。对于官吏,你如果说,生财有道,定发大财,他一定不高兴,你应该说他为国为民,一身清正,薪俸太少,不易维持,他才听得高兴。对于文人,你如果说学有根究,笔底生花,思想前进,宁静淡泊,他听了一定高兴。说话看对象,对方做什么职业,你就说什么恭维话。

最后讲个老笑话,某位拍马专家,连阎王都知道他的大名,死后见阎王,阎王拍案大怒,“你为什么专门拍马?我是最恨这种人!”马屁鬼叩头回道:“因为世人都爱拍马,不得不如此。大王是公正廉明,明察秋毫,谁敢说半句恭维话!”阎王听罢,连说“是啊是啊!谅你也不敢!”,实则阎王也是爱听恭维话,不过说恭维话的方式,与普通不同罢了。这个故事,是说明了世人之情,都爱恭维,你的恭维话有相当分寸,不流于谄媚,是得人欢心的。(www.xing528.com)

有句老话说,“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所以普通人对于自己,总是拼命抬高身价,对别人,总是吹毛求疵。其实你求他的疵,他当然也要求你的疵,相互求疵,结果是各自打消了自抬身价的成绩。所以大家长他人志气,就是大家长自己的志气,决不会减你的威风。认清了这一点,才可以谈捧捧人家的问题。捧字好像有些不顺眼,其实是无所谓的,捧就是宣传,捧就是广告。捧人家的办法,自古有之,叫做互相标榜。但是所谓捧,并不是瞎吹,并不是胡说,也要根据对方的实际。每个人都有所短,也有所长。普通人对于别人,只是看见短处,不看见长处,把短处看得很重大,把长处看得很平凡,所以觉得欲捧而无可捧之处。只要你先存着“三代以下无完人”的思想,原谅他的短处,看重他的长处。可捧的资料正多着呢!而且你捧某甲,并不是欺骗人家,而是使大家注意某甲的长处,同时使某甲对自己的长处,因为大家的注意,格外爱惜,格外努力,养成比目前更为优越的长处,所以你捧人家是成人,人家也来捧你,那么成人正所以成己。可见捧是成己成人的工具,决不是卑下的行为。俗话说,人捧人,越捧越高,你也高,他也高,这不是人己两利的事么?

捧有几种捧法,最要不得的,是当某甲一个人面前来捧他自己。有些人,也许不领受你这一套,当着人家来捧某甲,把他的长处,作一次义务宣传,他一定非常高兴,只要捧得不过火,大家也不会觉得你在有意的捧。或者在某甲的背后,宣扬他的长处,把几件具体的事实,加几分渲染,使得听的人,对于某甲发生良好的印象,事后传到某甲,他的高兴,比当面捧,更是有力,一有机会,他也会还敬你,把你大捧一场。俗话说,“有钱难买背后好”,足见重视背后捧,是人之常情。如果你会写文章,那么写文章,也是捧人的一法,一有机会,把某甲的长处作为你的文章的举例,说出他的真实姓名,你的文章,有一百人读,就是向一百人捧他,有一千人读,就是向一千人捧他,被你捧的某甲,多少高兴,多少得意,对你的感情一定大有进步。联络感情,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捧来联络感情,是最简便、最有效 的方法,而且就道德论,正与古人扬善之说相合。

从前也有人以不轻于许可人,为正直的表示,实则某人正直与否,系另一问题,而眼界太高,胸襟太狭;要为不得意,心理上遂发生变态,对于一般人多少有点仇视的成分,所以越发不肯轻于许可人了。年轻人的不肯捧人,第一是误认捧人就是谄媚,有损自己的人格;第二是自视太高,看得一般人比不上他;第三是怕别人胜过自己,弄得相形见绌。从实际生活看,你应该铲除这种不健全心理,而用心研究如何捧人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