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是广西乃是全国“决战贫困·同步小康”的主战场之一,70多万人口中,有120个贫困村13.67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事关脱贫攻坚战成败,事关全面小康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利益。
近日,我县组织脱贫攻坚调研队伍,对条件最恶劣最偏远村、深度典型代表村、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村进行贫困问题研判,聚焦深度贫困村,集中火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形成了“在调研中找问题、将问题变成项目、将项目变成资金、将资金变成产业、将产业变成动能”的“连轴式”阵仗,把脱贫任务分解到年、精准到人,确保一年一个新进展,如期圆满完成攻坚任务,实现同步小康。
在调研中找问题。脱贫攻坚战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咬定总攻目标,聚焦深度贫困村,瞄准攻击点位,统筹帮扶资源集中攻坚。我县对隆福乡大崇村、三只羊乡平花村和下坳镇高王村等深度贫困进行调研,实地考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研究制约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突出问题和发展瓶颈,对贫困人口、贫困程度及致贫原因进行分析。按照“十一有一低”要求,以“台账清单式”把问题逐一列出,根据村屯的发展需要和群众自身发展条件,锁定发展目标,针对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到对症下药,标本兼治。一是县领导亲自带队,组织相关部门领导深入深度贫困村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咨询群众需要解决生活困难,查摆问题根源。二是列出问题清单,做好翔实的调研报告。三是召开会议讨论,研究部署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案,形成会议纪要贯彻实施。
将问题变成项目。根据群众最希望解决的实际问题,为聚焦深度贫困村、集中火力、精准施策和确保可持续脱贫发展。我县把政策与建议相结合,把“十三五”脱贫攻坚计划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结合,着力完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引进项目,让群众发展有门道,生活有干劲,增收有依靠,脱贫有信心,并结合实际情况给深度贫困村群众扶志、扶智、扶技、扶产业,使群众在工作生活中自觉解放思想,用勤劳双手谋取幸福生活。一是针对在“有特色产业、有住房保障、有医疗保障、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安全饮水、有路通村屯、有生活用电、有公共服务、有电视看、有村级集体经济、有好的两委班子和贫困发生率低于3%”等“十一有一低”中存在的问题,归结成“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村集体经济”等建设发展项目。二是加强领导,压实工作责任,落实扶持政策,建立制度确保项目胜利实施。三是落实责任,项目所对应的相关部门,要组织人员一抓到底。例如:特色产业覆盖率未达标的,要求农业、畜牧、水果等相对应的部门派专人到村屯地头培训种养技术,让村民群众通过特色产业发展脱贫致富。如果行政村内没有98%以上农户有稳固住房,要求住建部门向上级争取危房改造指标,力争将危房改造向非贫困户覆盖;资金困难农户,政府给予5万元贴息贷款,没能力建房户,由当地政府统筹危改资金帮助建房,切实做好住房保障工作。
将项目变成资金。要使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就要注重管理陪护。不论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还是工业产业项目,都要为扶贫攻坚工作服务。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围绕群众增收致富来实施项目,以项目建设为契机,建设发展深度贫困村。我县将对全县所有深度贫困村以点、面、棱、角等进行全面布局,让所引进的项目在优雅的环境中发展,为当地群众服务,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加大对项目经费的投入力度,做好项目的前、中、后期的各项服务工作,使项目适合当代发展需要。二是利用项目建设带动深度贫困村发展,项目建设可以解决劳动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发展。一些项目还可以从营运中拿出资金来支持扶贫工作,例如:我县西江鱼峰水泥有限公司,每年给我县捐赠扶贫基金200万元。三是解决深度贫困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建设屯级路、完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对居住在生态脆弱环境的居民实施搬迁,方便群众生产就业生活等。(www.xing528.com)
将资金变成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我县抓主抓重,落细落小,全力以赴抓好产业扶贫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作为乡村振兴的载体,精心组织实施“八大产业”扶贫项目,为贫困群众提供稳定的、可持续的、不可逆的收入来源。一是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加强市场营销。我县投入3亿元建设河池市特色农副产品冷链仓储交易市场和牛羊屠宰加工厂,把养殖、销售、深加工、冷链运输等环节有机衔接起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两年来,我县实施“贷牛(羊)还牛(羊)”产业项目,带动贫困群众1.31万户5.49万人增收。二是按照自治区“贫困户特色产业覆盖率要达到80%以上”的要求,我县在深度贫困村实施“3+1”个特色产业,根据村屯资源环境条件,在八大产业中给村里推荐“3”个主打产业,村民自选“1”个产业作为辅助产业。三是引导有劳动能力和有意愿的贫困户,充分利用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收益金,每户每年贷养1头牛或贷养5只山羊,力争“十三五”期间,实现“县有基地、乡有牛场、村有牛舍、户有牛羊”目标。贫困户饲养的牛羊达到出栏标准时,由“贷牛贷羊”的企业按市场价回收。当市场价低于成本价时,由企业按保底价回收,保证养殖户利益。四是我县目前“贷牛(羊)还牛(羊)”扶贫产业已逐步建成“政府扶持+企业主导+贫困户参与+技术培训+金融扶持+政府投保+帮扶干部跟踪+政府保本、企业回收+冷链加工+包装物流+互联网营销+滚动发展”的闭环产业链,成为全区产业扶贫发展旗帜。
将产业变成动能。产业“强筋骨”,脱贫致富动能“马力足”!发展乡村产业,给深度贫困村注入致富新动能,帮助深度贫困村群众选准脱贫产业,谋划实施了瑶山牛、山羊、跑山鸡、核桃、油茶、毛葡萄、旱藕、蔗糖“八大产业”,形成“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能收益”,脱贫攻坚强势推进的良好态势。一是建设“扶贫车间”,以“一养一种一车”间决战深度贫困,确保精准帮扶全覆盖,带动群众生产增收致富,提振脱贫信心。做好产业和就业文章,增强扶贫扶志,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二是坚持“四个好”:①有一个好的理念,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雄心征服千层岭,壮志压倒万重山”的我县精神,不等不靠;②有一条好的路子,从深度贫困村的实际出发,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途径,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更加注重“造血”功能,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优势产业;③有一套好的政策,深入实施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强化帮扶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抓好整村推进、领导挂钩、对口帮扶等各项工作;④有一支好的队伍,我县选派120名党员干部到120个贫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同时选派“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员到深度贫困村工作,带领群众早日脱贫致富。三是通过产业发展吸引贫困人口就业的方式,带动了贫困户思想转变,将单方帮扶变成贫困户与帮扶双向联动,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能。
(韩金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