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朱明魁:人称'老朱'的明星邮递员

朱明魁:人称'老朱'的明星邮递员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被称为“老朱”的人叫朱明魁,是县邮电局的城镇投递员。老朱是浙江硖石人,1956年从上海调到宜兴,干了20多年的邮递员。为了确保邮递员们八点半左右出班,人人都在抢时间。事迹反映到省里,《新华日报》刊登了这封表扬信,从此,老朱就成为百姓心目中的邮递明星。老朱跑遍静安、长宁两个区的居委会,并向邮局投递员打听,都说没有这个人。

朱明魁:人称'老朱'的明星邮递员

◎路晓农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宜兴城,街道狭窄,小巷深深,夜来得早,青石板路上几乎没有行人,只有人行道边昏暗的路灯闪烁着,沿街一些屋子里的灯光稀稀疏疏、隐约可见。 “叮铃铃——,叮铃铃——”,突然,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划破夜的宁静,传向远方。听到铃声,一扇扇大门打开了,露出一张张不同的笑脸,开门的人不约而同地说:“辛苦了,老朱!晚饭吃过没有?”

被称为“老朱”的人叫朱明魁,是县邮电局的城镇投递员。

老朱是浙江硖石人,1956年从上海调到宜兴,干了20多年的邮递员。他个子不高,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也许是常年外勤工作的缘故,皮肤黑黝发亮,背略驼,走起路来步子很小、很急,且有些踉跄,头冲在前面,好像永远有办不完的急事似的。

别看老朱不起眼,他曾于1959年、1965年、1977年三次获得“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是群众心目中的“邮递明星”。

老朱所在的班组叫做“封发班”,是全县信函、报刊、包裹、汇款单的中转枢纽,也包括宜城及城郊的信报投递。那时宜城城区分为南、北、中三个投递段,老朱负责的是北段,包括南到长桥河、东到北门巷、北到公路管理处、西到团氿以内的地区,共有100多个单位和2200多户居民,特别是弄堂深邃,纵横交错,破院甚多,在投递中要做到一个不漏、信报当日妥投,是相当不容易的。

老朱有一个小本子,上面记满了段内每条街巷、每个门牌户主的名字。当天的信件中发现了新名字,他就会记上去;投递中遇到新面孔,他也要问别人:“伊叫啥名字?勒啥地方工作?”回来后,也会赶紧补上去。日积月累,他对段上的居民一目了然:什么巷某某号,在哪里工作,段上新搬来了什么人,谁又搬走了,搬到了什么地方?他心里都有一本账。

城镇投递一天要出上午和下午两次班。上午主要投送信件、汇款单、包裹单,以及包括当天《宜兴报》在内的报纸、杂志;下午班则投送早上来的信件和《新华日报》。宜兴属于无锡邮区,邮件都是经无锡中转的。为了加快党报传递速度,《新华日报》则由南京直封、专车送达。但由于那时没有高速公路,到达宜兴的时间一般在下午三点左右,遇到雨雪或其他特殊情况,下午四、五点钟到达也是常事。这样,《新华日报》当日全部投送是不可能的,因此局里要求:必须确保党政军部门能够看到当日的《新华日报》。然而,老朱不这样想,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当日事当日毕”。

封发班的清晨特别忙,因为无锡邮车七点前就来了。为了确保邮递员们八点半左右出班,人人都在抢时间。但是,老朱眼睛不好,动作较慢,远跟不上其他人的节奏。没办法,他只好“笨鸟先飞”:别人六点半上班,他五点前就来了;等别人上班时,他已经把前期的工作全部做完,只等邮件进班了。因此,八点半也能出班。那时,城区的包裹、汇款单,都要由收件人到营业处领取,但老朱为了方便用户,出班前总要把包裹、汇款单领出来,亲自送上门。(www.xing528.com)

老朱为了让读者都能看到当天的《新华日报》,主动延长了自己的工作时间。正常情况下,他要到晚上七八点钟才能归班,如遇雨雪天气,或是邮车推迟进班,送到九十点钟也是常事。所以,订报纸的用户,每晚都在等着老朱,八九点钟听到自行车铃声,就知道一定是老朱来了。好多居民心疼老朱,如红星巷12号的周鲁恒见老朱到七点钟还没吃晚饭,就一定要请他吃一口泡饭

有一年冬天,大雪封路,气温零下10度,《新华日报》到晚上八点才来。老朱送到太滆桥南堍,自行车一滑,连人带车摔倒在地,滑出去好几米,腿也受了伤,自行车也骑不了了。他顾不上伤痛,瘸着腿推着车子继续送报。到了耐火厂,自行车已被冻住,只好向传达室借来工具,把冰敲掉,直到党报全部送完才归班,尽管身上很疼,心里却是甜滋滋的。

老朱常说:“宁可自己千遍麻烦,不让用户半点不便。”供电局的一位职工工伤住院,他每天把报纸送到病床边。许多人报纸订在单位,他周一到周六白天送到单位,晚上和周日送到家里。一次,投送农副产品公司沈建中的信,送到公司时,刚好沈去车站乘车出差,他立即赶到车站,在开车前十分钟把信交到了沈建中的手里⋯⋯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老朱年复一年、夜以继日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早已感动了周围的群众。人武部王伯安去常州学习三个月,老朱每天把《解放军报》转寄到常州。事迹反映到省里,《新华日报》刊登了这封表扬信,从此,老朱就成为百姓心目中的邮递明星。

邮递员经常会遇到地址不详或无此收件人的“疑难”信件,一般的处理方法是贴上“改退批条”退回原处。但老朱从不轻易退信,而是千方百计寻找到收信人,每年在老朱手里复活的“死信”,就有100多件。

1979年5月初,老朱拿到一封从美国密歇根州的来信,信封上写着“中国江苏宜兴县城内北大街三让巷对面吴继侯收”。 “三让巷”是抗战前的弄堂,老朱寻访了20多天、200多位老人,才从烈士塔路52号80多岁的吴子和老人处得知,鬼子来那年,14岁的吴继侯就去了上海,十几年前好像在静安区或长宁区住过。当时,单位正好安排老朱回沪探亲,老朱向领导汇报了情况,揣着美国来信回了上海。要在上海两个区的范围内寻找一个几十年前的人,无疑是大海捞针,难度可想而知。老朱跑遍静安、长宁两个区的居委会,并向邮局投递员打听,都说没有这个人。有人还说:“你又不是公安局的侦察员,到上海来找这种无头信,真是自讨苦吃。”面对冷嘲热讽,老朱没有气馁,他采取每街每弄、每店每户走访的方法,连续9天,走访了2000多户,终于获得一条新线索:长宁区某税务所一位老先生说,过去税务局是有一位姓吴的宜兴人,但不清楚是不是吴继侯。在上海市税务局的帮助下,查到了吴继侯这个人,但他1959年就调到商业二局去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终于又有了新的线索。老朱又在商业二局、蔬菜公司、北新泾蔬菜加工厂的帮助下,了解到吴继侯住在徐汇区五原路84弄4号。6月2日,老朱的探亲假已经过半,经过核对无误,终于把这封经过一波三折的美国来信交到了吴继侯手中。吴继侯拿着曲折辗转的信,紧紧握住老朱的双手,两眼含着热泪,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1980年,领导照顾即将退休的老朱去送电报,他带接班的小陈几天,每到一户都要详细介绍这户的情况:有几口人、在哪里上班、有些什么来信、报纸怎么送等等,并且交代了三件事:一是要把每条街巷每户人家的名字背熟,这样信封上写错了也容易找到;二是不管多晚,当天的信报一定要当天送完,群众天天在等你;三是遇到疑难信件,不要轻易退掉,不能让寄信人失望。小陈接过老朱的班,这三条都做到了,群众说,小陈不愧是老朱带出来的,优良传统全都传承下来了。

路晓农,曾供职于宜兴邮政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华夏梁祝研究会副秘书长。出版专著《梁祝的起源与演变》,在各类报纸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