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秀锋
宜城街道,对我来说应该是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说它陌生,是因为我自小生活在宜兴北部乡镇,对宜兴城区的情况了解不深。说它熟悉,是因为我从在省宜兴中学读书起,就在宜城的大街小巷穿梭。特别是2006年10月起,宜城镇的名称改为宜城街道,宜城的转型发展由此拉开了序幕。
工作之后,我也会经常来到宜城街道,经过那些一成不变却又瞬息万变的街道,在城市里谋生。我的人生不仅是穿行在那些街道中,还成为了街道的社会基本组成结构中的一分子。
走在宜城的街道上,我经常有意无意地关注街面上有没有垃圾、绿化带是否有杂草、地面砖是否有破损、路灯有没有不亮的、有没有沿街摆摊的现象,常常对街道看得有些苛刻。走在整洁、美观的街道上,我才开始把目光变得朦胧一些,开始一种达观的审美。城内的核心地带,往往是这个城市明星街道的所在,好像什么人都往这里挤,什么事都在这里发生,热闹和浮躁堆满了街道。街道上,有陌生,也有熟悉;有平淡,也有惊奇;有愤怒,也有感动。一条街道,贮满了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各种生命的悲喜剧情都在这里交替上演。街道上,没有脚印,但是那些重叠的足迹和岁月一样深厚。在这个宜兴中心的街道上,有一批这样的人,他们为了街道的繁荣、市容的整洁忙碌着、奔波着。他们就是街道里的社区干部。
2006年,宜城街道就已经有了30多个社区,其中有许多是数十年的老社区,有的则是城郊行政村改成的社区。宜兴城内的街道虽然还没有大都市的气象,可小城自有小城独特的魅力。干净、宁静,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就是对社区干部的肯定。
社区转型应该是从抓经济工作转变为抓服务工作开始的吧。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之初,那可是社区发展经济的鼎盛时期。作为宜城主街道的人民路,可以说每个月都有大商厦隆重开业。社区干部们结合这个特点,配套办起了许多临街小店,倒也风生水起。
宜城从镇改为街道后,社区的工作从抓经济转变为抓服务、惠民生、促和谐。
和谐型社区建设,把市民们的心拉在了一起。在历届“邻居节”开幕式上,由各社区自己创作演出的节目丰富多彩,体现了邻里和睦的文明新风。有社区发起,市民积极参与的包棕子比赛、厨艺比赛、舞蹈比赛、广场服务活动,既融洽了邻里间的感情,丰富了群众的生活,更提高了市民的素质。和谐社区、幸福社区、平安社区的创建活动此起彼伏。
服务型社区建设,让市民们忽然一夜之间看到了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的社区服务中心,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宽畅。宝东、巷头、沧浦、长新等社区的服务中心令群众舒心。在转型发展中,社区干部们根据老龄化的发展,把工作的重点转向了为老服务,各社区创办了居家养老站,把更多的关怀送给了社区的每位老人。扁平化管理、片区化服务、志愿者服务更拉近了社区和群众的距离。
环保型社区建设,成为社区治理的新亮点。随着时间的推进,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成为社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建卫生城市中,社区干部们可以说是日夜奋战在一线。一批多年从事居委工作的社区工作者,走进宜城物业管理新的领域,直接将自己的工作融入城市管理之中。
创新型社区建设更成为社区干部的最新追求。如大同社区的“爱心接待”、新华社区的“睦邻点”、民主社区的“敲门大姐”、巷头社区的“365S工作法”、曲坊社区的“新市民家园”、荆溪社区的“荆溪浪花”等在便民服务、热情服务上形成了社区特色品牌;又如“小巷星火文化公益社”在“宜城模式”的探索实践中,为社区建设增加了内涵,注入了活力,扩大了影响力。
新华社区的金主任、和平社区的朱书记、北虹社区的徐主任等都是从街道机关选派到社区的干部。她们初为街道主任时,拿着微薄的薪金,没有固定的节假日,在好多人不理解的指指点点中,勇敢地坚持了下来,并最终爱上了这个“卑微”却又高尚的职业。(www.xing528.com)
社区中的居民,目睹着楼道和街道从脏乱差,演变成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居民从漠视到相互关怀,社区的老人享受到统一的爱心帮助,社区的治安并没有因为外地务工者的大量涌入而崩溃;居民对街道主任们,由过多的指责而变成了更多的拥护,从而主动参与社区生活和建设。
被称为“黄金组合”的新华社区黄主任和金主任,虽然任职的时间上有先后,但她们在工作中却是一直密切联系,互相配合。在金主任接任社区主任一职后,本可享享清福的黄主任,也没真的安退在家,而是甘愿辅佐金主任,仍在社区建设中默默发挥着余热。她俩无数次地穿行在街道中,把有关国计民生的大政方针、牵涉每个家庭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向居民们宣传。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社区每个楼道内曾经堆满了各家各户的杂物,上下楼梯的人们不得不艰难地侧身而行,甚至不得不为杂物发出的异味而捂上鼻子,但在“黄金组合”苦口婆心地劝说下,人们最终都意识到了维护自己家园的重要性,继而代之的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干净整洁的楼道和电梯。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社区中的人们更是形形色色,相互之间往往充满了戒意。在私心的驱使下,人与人之间难免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社区主任们用他们超乎常人的坚毅,为有矛盾的社区民众做调解的“老娘舅”,努力使得同一社区生活的居民消除矛盾,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社会安定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民众能安居乐业。在管理好社区环境、调解人们矛盾的同时,社区干部们也动足了脑子。他们虽然是居民们爱戴的“小巷总理”,可并没有真正的行政权力,但他们丝毫没有因此而退缩一边。他们在社会相关部门和居民中穿针引线,成为社会组织、部门和居民间的搭桥人。
在他们的努力下,政府机构和社区居民间建立了联系的纽带。没有一技之长的居民,也能为此找到养家糊口的职业。独居在家的老人,总是有爱心人士上门照顾,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不便和困难。甚至在社区中开设了敬老食堂,让独居的老人们不再啃干冷的饼干面包,而是能吃上热腾腾的可口饭菜。
2016年罕见的强冻天气,居民水管、水表冻裂,宜城全面告急。社区干部积极组织自救,配合自来水公司大面积更换水表,确保居民正常生活。同年7月,一场百年未遇的洪灾考验着社区干部,宜城有23个社区、55个小区、582幢房屋大面积进水。茶东、荆东、岳堤、土城、文峰、东山、东虹等社区一夜之间架起生命之桥、连心之桥,社区干部与30万宜城人民筑起铜墙铁壁,战胜了肆虐的洪魔。
在我眼中的无数琐事,成了街道社区主任们的日常工作。不管男女老少,都能在社区中和谐生活,其乐融融。在这背后,流淌着街道社区主任们辛勤的汗水。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扁平化管理,片区化服务”,转型发展, “宜城模式”成为县域城市社区治理的生动实践。
在2016年宜城撤镇设街10周年的今天,我们走在宜城的大街小巷,穿越华美的街道,总是连通着那些风扬的尘、峥嵘的石、碧绿的草。寻找心境,最关键的是我们的脚步。生活在街道社区中的我们,应该向可亲可敬的社区干部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崔秀锋,宜兴市和桥职中教师,网络作家,宜兴市作家协会会员,已发表多部网络长篇小说。
抗洪“连心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