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专著阅读:用心灵塑造心灵

教育专著阅读:用心灵塑造心灵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年来,学校为青年教师购买了280余册教育专著,株洲市教科院为舲舫中心小学捐赠了60多本书。我是刘小丽,我这次的读书分享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他是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是主张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读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我思考了很多。

教育专著阅读:用心灵塑造心灵

在乡村教师问卷调查中,教师阅读量很小,一年不到2本书,舲舫乡村青年教师俱乐部要求每个教师一年阅读6本书以上,阅读内容包括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教育理论、名家名著及其他经典文学作品等四个方面。三年来,学校为青年教师购买了280余册教育专著,株洲市教科院为舲舫中心小学捐赠了60多本书。每周三晚上,俱乐部活动的开场白会有一名青年教师将读书成果分享给大家,一是分享哲学文化书籍,如向斌斌分享了叶秀山的《哲学要义》,谭颂勇分享了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二是分享教学与生活方面的内容,如刘颖君分享了《核心素养下的主题班会》,彭辰辰分享了《做一名幸福的教师》等。这得到了市教科院丁文平副院长、余民主任的高度认可。俱乐部视教师看书的完整性和阅读分享效果来记分,并纳入教师成长档案。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乡村青年教师刘小丽读《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后的感受:

大家好!我是刘小丽,我这次的读书分享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他是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是主张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作为入职不久的乡村教师,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非常重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作为教师,要有读书的兴趣,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思考。读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我思考了很多。书中第一章“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导致教师干脆弃之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领域——脑力劳动方面,学校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作为教师,我们应善于确定:要通过怎样的途径,要经历怎样的阻碍和困难,才能引导儿童接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水平,以及怎样才能在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具体地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

我从教的学校茶陵县舲舫中心小学处于湖南省贫困边远山区,这里的孩子大多数是留守儿童。我是2019年上半年接手一年级,是半途接班,我这个一年级有半数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落伍的”“不及格”的学生。我一直在思考尝试,怎样让我教育的这些学生能接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水平。如果能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掌握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能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乐趣,那该多好!能使我班的那些“落伍的”“不及格的”的学生尽量掌握大纲要求的知识,那该多好!

布置简单的学习任务。一天放学,身为班主任的我,还留在教室里,看看那些孩子们卫生打扫得怎样了,看看没写作业的小蓉把作业补好了没有。随着扫把的挥动,我留意到了那张稚嫩的脸:她穿着一身绿色的幼儿园园服,乌黑的头发,额上留着少许刘海儿,刘海儿上装饰的是一个粉色的头箍,她叫小欣欣。看到她,我便想起来了,她就是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成绩13分的孩子。我连忙喊住她:“你记得打扫完卫生留下来,我送你回家。”“我会自己回家。”小欣欣继续扫地。“我送你回家!”我继续强调。对于这个孩子,我是不大了解的。这个孩子,长得挺漂亮,话少,却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声音又很好听,可语文成绩只有13分,数学成绩也差不多。整个班级拼音都很差,我给这个班重上了拼音课。后来的拼音课中,我发现这孩子字写得不错,上课也认真听课,家庭作业也完成了,那到底是怎么了,才导致她只拿到13分呢?这让我非常疑惑。

小欣欣扫完教室,她跟着我来到了我的宿舍。我让她把试卷拿出来给我看,我发现这孩子拼音全部不认识,也不认字,看不懂任何句子,不懂如何组词。看到她的试卷,只有一个感慨:这孩子,语文太差了!一年级阶段,怎么办?于是,我把拼音课又给她重新上了一遍,反复教,可这孩子就是记不住。我不禁质疑:这孩子或许是记忆力相对其他孩子差点,或许是智力发育有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提道:有经验的老师,在一节课上可能会给一个学生布置2~3道题甚至4道比较复杂的应用题,而给另一个学生布置一道简单的题。那我也尝试下给她布置简单的学习任务。第二天放学后,我让她背着书包到我的办公室去,只见她已经拿出了一年级上册的语文书和本子、笔等东西。真积极!我立刻拿了条凳子,坐在她身旁,这次尝试着只教“a”“o”“e”三个韵母,我教她认字母的字形,教她如何动嘴,教她如何联系生活去记住这些字母。持续教了2小时后,进行检测,还是不全会,不过显然,她支支吾吾地能说出“a”“o”“e”了。把复杂的切换到简单的,果然效果会好些。(www.xing528.com)

到了全班重上拼音课的内容是“b”“p”“m”“f”声母的时候了,要求将声母“b”“p”“m”“f”和韵母“a”“o”“e”“i”“u”等组合起来认读拼音,有一定难度。放学后,我点单个字母让小欣欣读,这孩子,单个的字母都会了,可是把声母和韵母放一起就不会了,声调问题尤其是第四声和第二声分不清楚。我只能又将声母韵母分开让她读,反复读,加上玩开汽车的声调小游戏,终于她能慢慢地读出来了,我心里暗自庆幸。可是,读着读着出问题了,全部混淆了,“b”“p”不认识了,“o”也不认识了。也许是她今天累了吧,她越读越混淆,她读不出来的时候,我就有些着急,一着急声音就大,她就哭起来了。她脆弱的眼神里充满了恐惧,我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监工”那样,大声吼叫的样子看起来非常“冷酷无情”。我想起来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我们青年教师,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是啊,她开始的眼神里明明透露着对我的信任,她相信我可以帮助她。可我呢,光想着给她去补差,却没有关注她的内心。她读不出来,她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渐渐地对老师也不再信任,她的内心只有恐惧了。想到这里,我停了下来,奖励她一个本子吧,她这段时间的进步也是应该有所奖励的。她得到鼓励后,心情也慢慢地恢复了平静。这一天,还是走着那条“米汤路”,我依然送她回家了。

第五天,第六天,一周多过去了,重上拼音课,依然如故。这天,放学后,小欣欣背好了书包,已经站到了我面前:“刘老师……”我点点头,示意她去办公室。她对我笑了笑,这微笑和以往感觉不一样了,感觉就是很相信我、和我很熟悉的笑,有点我女儿对我笑的味道。这孩子,“o”虽然会读了,却不熟悉,“y”“w”会吗?声母和韵母组合的拼音会了吗?我看悬。日积月累的重上拼音课后,依然是我点她读,“a”“o”“e”“i”“u”等字母没出现一个错误,和往常比,读得十分流利了。教学上,我不能急于求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传授的:知识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逐步发展和深化的。掌握知识过程的长期性和渐进性不可忽略。在我的检测中,“b”她不熟悉,于是我就告诉她,我和我女儿经常会“啵一个”,这时,孩子一下就记住了“b”字母的读音了。那就先强化复习即将组合拼音的字母吧!组合读拼音的学习往后推移。果然,教学要考虑到学生理解的渐进性。

又过了几天,随着前面的积累与熟悉,我点小欣欣读,除了读的速度慢一点,她能全部读对,包括所有的声调……我很庆幸,这孩子终于能读对了,教学就是这样,从教最容易的开始,每次教一点,然后慢慢地教多一点,难一点,再教多一点,再难一点,渐渐地,孩子也就掌握了。现在,她从完全不认识拼音字母,已经转变为能拼读很多简单的拼音了。

作为教师,布置简单的学习任务、爱护儿童的信任、注重教学方法……用心灵去塑造心灵,才会赢得了一个孩子的转变。苏霍姆林斯基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他的教育实践鼓舞着我,他是我心中的教育偶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