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教研氛围普遍不好,很多教研都是头一热就开始,缺乏教研规划,教研效果也不够好。造成这种局面,并不是我们乡村教师不乐意教研,而是学校规模小,平行班级少,缺乏教研互动,没有平台,缺乏领头人,缺乏支持。在城区工作的时候,教研体系比较完整,有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有教研室主任,有各学科教研组长,而且他们都是一定的学科权威。而乡村学校存在教研人才缺失的现象,因此,在乡村学校开展教研活动,不能墨守成规,需要换思维,换方法。关于模式,很多专家都认为是不可取的,但是身在乡村学校,我却发现通过一种模式来推动教研,却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学校从一开始也是按照城区教研模式开展教研工作,但总是觉得找不到真正的教研。于是,在教研室主任蒋军生和全体老师的不断努力下,我们依托学校的“将军杯”教学比武平台,打造了“学—教—研—用”四环乡村学校教研模式。
所谓的学,是学习名师的课堂。我们一开始也派老师到长沙听名师讲课,也邀请了一些专家到学校送教,但是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随着办公经费压力不断增大,我们这样的乡村学校很难通过走出去进行教师培训。技术的进步与网络的发展,使得名师、新秀的录像课得以广泛传播,尤其是“湖南省网络联校”工程,更是为广大农村师生提供了许多优秀的课例展示。于是,我们开辟了网上学习的途径,网上观摩名师课堂。我们按照三步走的方式来开展。第一步,明确学习任务,不打无准备之仗。我们按照不同学科,不同主题分配任务,每个年级组负责一个专题,下载不同的名家的录像课进行观摩。随着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我们开辟了在“学习强国”观课的方式,我们的观看任务明确,比如语文学科包括:拼音教学、生字教学、古诗词教学、课内阅读教学、课外阅读教学、习作教学;数学学科包括: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英语学科包括:词汇教学、字母教学、对话教学、语音教学、阅读教学、语法教学。第二步,提出观课要求,稳扎稳打。观课要注重整体,观摩研讨录像课不能仅仅停留在观摩或者学习某一具体的环节上,还应该让教师学会放眼全篇。观课要留意细节,优秀教师尤其是某些特级教师的课,举手投足间,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渗透着他们的教育思想。当然,观课我们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有了要求,教师在观摩录像课的时候,目的性更强了,学得更积极主动了,效果更加明显了。第三步,评创结合,为教奠基。我们虽然通过集体和分散的方式观看,但一定是坚持集体点评,如果缺乏集体点评,那么观摩就会变成一种形式了。观摩名师课堂,学校领导必须全程参与,有没有专业引领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要鼓励教师学习向上,塑造一个善于钻研的教师群体。
所谓的教,是同年级教师同课同构。我们每次确定一个主题,确定好课题,让同年级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共同设计教学,形成一个共同的教案。然后,同年级的教师轮换上课,年级组内互相听课,然后讨论分析,推选一位教师上主题教研的展示课。每一位教师都在自己的课堂中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很好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因为“同课同构”的课还需要上教研展示课,所以可以增强教师的反思意识。我们学校的教师可以在这过程中互相学习,在教学思路碰撞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共同成长。
所谓的研,是全校教师共同教研。一是以全校各学科教师为团队开展教研。乡村学校规模小,语文、数学学科教师相对还多一点,英语教师很多就是一个年级一个老师,所以很多主题教研就不能以年级为单位,而是以学科全体教师为团队开展教研,增加教研的互动性。二是按学段分主题类别建模。乡村学校很难做到主题分年级教研建模,我们学校语文和数学采用的主题教研只好按照一、二年级为低年级组,三、四年级为中年组,五、六年级为高年级,分类别、分学科进行教研,形成教研成果,建立主题教学模式。而英语只能按照三至六年级,以词汇教学、字母教学、对话教学、语音教学、阅读教学、语法教学为主题建模。三个学科主题教学模式的建立有利于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www.xing528.com)
所谓的用,就是检验主题教学模式的运用。如果教研缺少“用”这个环节,就不是真正的教研。全体教师智慧凝成的主题教学模式一定要用到实处。我们学校教研室的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对教研成果运用的考察。教研室会根据教研成果,对没有参与实践的教师进行听课,听课采用申请的模式,也就是当教师自己觉得内化了这个主题的教学模式,就向教研室提出申请,教研室再组织本年级教师进行考核听课,如果不能过关就必须要进行第二次听课,直到达标为止。这样的落实有利用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而对于成熟教师,我们不进行考核听课,因为很多的主题教学模式,都是按照他们的思路进行构建的,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是考核的实施者。其实在不断的考核中,全体教师都能得到成长。
学校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学校教研是基于校级教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教研有法,但无定法,适合各自学校的教研、有效果的教研就是好的教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