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将军文化:六年学习生涯中的红色文化熏陶与教学实施

实践将军文化:六年学习生涯中的红色文化熏陶与教学实施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墙壁文化设计时,我们以“将军文化”为主题进行规划,既注意内容的系统化,又合理分散,形成多个板块。六年的学习生涯里,学生都接受着这种将军文化的熏陶,接受着红色文化的洗礼。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校按上级规定的课程计划,在地方课程中加入了校本课程,五、六年级一周安排一节将军文化课,用学校统一编印的教材实施教学。

实践将军文化:六年学习生涯中的红色文化熏陶与教学实施

(一)将军文化浸润红色校园

让墙壁“说话”,营造“红色”校园。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是很多教育管理者都崇尚的一个教育理念。在墙壁文化设计时,我们以“将军文化”为主题进行规划,既注意内容的系统化,又合理分散,形成多个板块。在教学楼的楼廊过道上,以“将军人物”为主题,重点介绍曾经开展革命斗争的谭余保主席、谭家述将军、谭善和将军、周则盛将军和李俭珠将军。在主教学楼墙壁的下面这一板块上,我们悬挂了以“红色舲舫 善行人生”为主题的书写展示台。这些板块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层次。榜样教育,注重传承。无声的图片与文字,记录了学校与家乡的光荣历史,也诉说着乡村教育的理想与胸怀。

让物品“说话”。从学生的学习用品到学校的办公用品,每一件物品上都印刻着“红色舲舫 善行人生”这八个大字,时刻提醒着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践行我们的校园文化精神。

让班级“说话”。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班名,比如“谭善和将军一营”“李俭珠将军一营”等,还配有属于自己班级名称的队旗。

此外,一年级新生一入学,学校就向他们宣传革命前辈们敢为人先、勇于追求、乐于奉献的精神。六年的学习生涯里,学生都接受着这种将军文化的熏陶,接受着红色文化的洗礼。学校通过营造红色校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并使他们在传承革命传统过程中增强了使命感

(二)将军文化蜕变校本课程

让课程“说话”,开发“将军文化”校本课程。“红色校园”文化建设当然离不开德育课程。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德育课程还有提升的空间,除了道德与法治是其中比较系统的一门课程外,其余校本课程,大都显得零碎散乱,存在随机性与随意性,缺少系统性与规范性。这种情势下,“红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显得尤其重要。

舲舫中心小学的“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开发了一本校本教材,教材每个章节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凸显“红色”元素,以“红色”为主线,让学生忆“红色”,学“红色”,当“红色”。教材重点介绍了舲舫乡各位将军的红色故事,教材按照勤奋好学、坚韧不拔、大公无私、报效祖国四部分内容进行编写。第一章——勤奋好学,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增强自己的技能,奉献于社会。这一章给同学们介绍了艰苦求学的谭善和少将、学无止境的李俭珠少将、在苏联求学并回国大展宏图的谭家述中将等几位英雄烈士。他们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依旧能坚持学习,不断进步,最终成就自我。通过本章的学习,同学们坚信只要像几位将军一样从小养成爱学习、会学习、善于从生活中学习的习惯,就一定能有一番成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第二章——坚韧不拔,出身将军之乡的我们应如青竹般坚韧挺拔、无畏磨难。这一章介绍了军旅困苦却意志不倒的谭家述将军、历经艰险最终完成任务的谭善和将军、铮铮铁骨并舍身为党的尹宁万革命家等人的故事。学生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对这些如青竹般刚毅的将军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习他们在军旅途中遇到困难时是如何应对的,面对敌人时是怎样不屈不挠的,从而帮助自己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第三章——大公无私,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舲舫的革命先辈们都实事求是、坚持正义、清正为官、廉洁奉公,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大公无私、不徇私情的革命本色和严守纪律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这一章介绍了铁面无私的谭余保、清正廉洁的谭家述、艰苦朴素的周则盛等革命者的故事,他们具有坚强的党性和高度的组织纪律观念,识大体,顾大局,坚决服从党的命令,执行党的决议,以党的事业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第四章——报效祖国,本章讲述了冲在前锋的谭家述、建设边疆的谭善和、心系家乡的李俭珠等将军的故事,几位将军虽身居高位,但谦恭自持,淡泊为怀,在不同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家乡建设、为人民幸福、为国家的强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立下了丰功伟绩。他们是人们敬仰的革命先烈,也是所有舲舫人的骄傲。(www.xing528.com)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校按上级规定的课程计划,在地方课程中加入了校本课程,五、六年级一周安排一节将军文化课,用学校统一编印的教材实施教学。在师资配备方面,学校培训部分语文、道德与法治等科任教师,兼任红色校本课程教师,这样,能让红色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紧密结合,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红色教育。当前,学校的红色校本课程研究不断走向成熟,学生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也对学校、家乡的红色历史有了全面的了解。

(三)体验活动,践行“将军”使命

让活动“说话”——体验“红色”生活。学校开展的“走将军之路,扬将军精神”主题实践活动是学习将军文化、传承将军精神所开展的第二次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革命烈士们的光辉事迹,学校精心策划了这次活动。当天上午8:30,在简短的动员会后,由舲舫中心小学全体师生组成的14个“将军代表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每一位师生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本次“走将军之路”徒步活动全程共计约16千米,徒步过程中没有男女之分,也没有大小之别,每一个人都需要通过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这具有特殊意义的人生旅途。“敢为人先、勇于追求、乐于奉献”,响亮整齐的口号吸引着当地百姓出门一探究竟,看到此景,他们纷纷为学生点赞。上午10:40,在六(1)班学生组成的“谭余保一营代表队”的带领下,各方阵队伍陆续抵达洮水电站广场。按计划,队伍在此休整,补充能量。学校的后勤部门为了这次活动也做足了保障工作,给每一位师生准备了面包和水,面对这来之不易的食物,学生吃得格外香甜。六(3)班吴雪瑶同学边吃边说道:“我们走了两个多小时,就能吃到这么美味的食物,将军们那时候可没有这么好,我觉得面包和水胜过珍馐佳肴。”这是多么简单而深刻的感悟啊!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着教育,学生亲身的体验,远比我们课堂的说教更具教育性与启发性。学生简单地补充了能量后,在带队老师的引领下分批次来到洮水革命烈士英雄纪念碑前,向革命烈士英雄纪念碑三鞠躬,以此来表达对革命烈士的缅怀与崇敬。历史之所以不被人们忘记,其中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能激励我们后人不断积极进取、奋发图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更需要我们继承与发扬老一辈革命烈士的优秀精神品质。我们要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作为学生,要从小努力学习,长大后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这是对老一辈革命家最好的纪念。

让活动“说话”——将军故事我来讲。在将军文化课程和活动的推动下,学校成立了“将军文化解说员”小团队,他们通过对各位将军的红色故事进行学习,加上专业老师的指导训练,现在解说起来也头头是道。每个月我们都会举行“将军故事我来讲”的主题活动。要求这些小小解说员带领其他孩子在校园的文化墙下走一遍,选择一位将军进行解说,可以讲讲将军的学习故事,也可以谈谈先烈们在战争中体现出的坚韧不拔的伟大品质,等等。这样一来,通过学生自己的讲解,“红色岁月”的时空一下就被拉到所有学生的身边。学校还会在每个学期通过评选“十佳将军精神传承者”“十佳将军文化解说员”等活动,促进学生的德育提升。

(四)“五善”勋章,传承将军精神

以“传承将军精神”为主题,学校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包括纪律、卫生、学习、诵读等方面,并发放“善智”勋章、“善德”勋章、“善体”勋章等“五善”勋章。无论学生哪个方面进步了,或者表现积极,都会得到一个奖励勋章。只要集够了10个勋章,就能得到“士兵”的称号。按照规定,集齐10枚为“士兵”,20枚为“少尉”,30枚为“上尉”,40枚为“少校”,50枚为“上校”,60枚为“少将”,70枚为“上将”。这种具象的量化评价体系,使将军精神融入他们的日常行为里,烙印在他们的心里,流淌在他们的血液中。

用虚拟的军衔,让学生们看到具体的希望,这比纯粹的一串数字更感性,也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军衔晋级”制度允许个性出现,在每一个“军衔晋级”中都配以不同阶段的奖励,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上进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消除应试教育唯分数评价学业的弊端,提高学生整体的人文素养,使乡村校园文化更多元、更具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