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问题应注意的小学数学教学实施方法与技巧

问题应注意的小学数学教学实施方法与技巧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实施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教师要尽可能优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效果,以下是小学数学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①构建民主平等、宽松和谐、健康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②把握好教学目标确定性和教学过程生成性的关系;③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④根据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流程。建立数学模型的教学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

问题应注意的小学数学教学实施方法与技巧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施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教师要尽可能优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效果,以下是小学数学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①构建民主平等、宽松和谐健康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②把握好教学目标确定性和教学过程生成性的关系;③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④根据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流程。

(一)“多向互动、动态生成”式教学过程

通过开放式的问题、情境、活动,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体验、问题、想法或预习时收集的信息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开发学生的“原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资源生成;在教师初步汇集资源基础上,生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问题“生长元”;通过网络式的生生、师生多向互动,形成对“生长元”多解的“方案性资源”;教师汇集不同的方案性资源,组织学生一起进行讨论、比较、评价、互补、修正、形成较不同方案性资源更为丰富、综合、完善的新的认识,并引出新的开放性问题。

实施这一教学过程的实验者们认为:教学过程应具有动态生成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信息的“重组者”,教师要在收集和处理学生活动中产生的信息中,完成更高水平的“动”,形成新的、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性质。

(二)建立数学模型的教学过程

“数学模型”是指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的特征或数量的相依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达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如数学概念、数学理论体系、各种数学公式、各种方程以及由公式系列构成的算法系统等。建立数学模型的教学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

(三)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

探究,是指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每一个人都具有探究行为,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出来。

比如有人走生意兴隆的商店,会思考:“人们对这个商场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提出问题)“该商场是否在价格、品种、质量、购物环境服务态度等方面与别的商场不同?”(建立假设)一基于具有解决该问题的相关知识。然后设计出表格,分头到各商场了解、统计(执行实验)通过分析比较,对问题做出解释。(得出结论)这种发现问题、建立假说、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得出结论的方法,实际上也是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www.xing528.com)

类似的,小学数学的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征为:①问题——提出疑惑事件。问题最好是学生自己产生的,而不是教材规定的或教师主观提出的问题;②假设——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做出假说和猜想;③证据——学生针对问题收集事实证据。这里需创造一个压力小的环境,允许犯错误;④解释——学生从证据出发形成解释。(将收集的证据进行筛选、归类、统计和列表分析等,并运用已有的知识得出符合证据的结论,对问题做出科学的解释);⑤评价——对结论的可靠性做出评价。(比较各自的结果,或与教材提供的结论相比较,以检查自己提出的结论是否正确);⑥交流——学生阐述和论证自己的解释(公布解释,使别人有机会质疑、挑问题,最终将实验证据、科学知识与自己的解释结合)。

探究式教学不一定要包含上述全部基本特征,但是不能缺少起核心要素作用的探究性活动的内容,这一核心内容就是建立假说。因为它是证据收集的方向。要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式学习,不能省掉假说这一环节。[3]

探究性学习的实质在于让学生经历理智和情感的体验,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受到刺激和训练,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所采用的归纳探究方式,如操作—发现、观察—归纳等丰富多彩的、多种多样的探究性学习,都是必要的和正确的。

【注释】

[1]纪婷.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2]孙国春.小学数学教学设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

[3]吴冰冰.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策略及评估研究[D].福建:集美大学,20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