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层次进行提问和点拨以提高学生数学课堂互动频率
分层次的提问和点拨有利于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尤其是考虑到数学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的特点,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的互动中。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第二学段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难度系数较高的数学问题一般选择天才型的学生来回答,使他们能展示自己,增强自信心,提高其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基础性的数学问题选择提高型的学生回答,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不断提升自己。总结性的数学问题选择勤奋型的学生来回答,可以培养其清晰的思维能力,不断积累其自信,分层次提问不仅可以使经常发言的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可以使不经常参与互动的学生也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其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课堂互动频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从而改善数学课堂参与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二)给学生营造更多自主学习数学的时间
要使学生专心致志地钻研数学问题,自己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课堂上必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因此,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数学教师应该把握课堂教学时间,减少理论讲授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发现,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信任学生能通过独立探索完成数学任务,把教学的重点从教授转移到点拨上来,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第二,数学教师还要树立教师的威信,提高课堂驾驭能力,使得课堂教学有秩序地进行,从而减少时间浪费,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学习数学的时间。教师行使权利时还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感受,教师要引发学生对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的兴趣,学生有时间和机会决定做什么、如何做,有机会和时间参与学习过程和机会的决策,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程度。
(三)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分组以扩大学习空间
课堂上,数学教师在安排小组讨论前要了解第二学段学生的发展水平及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在分配数学小组时,要注意男生和女生的比例,一个小组一般分配4—6人,这些同学在性格、学习水平、语言表达、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如性格开朗的学生与性格内向的学生分在一组,让性格活跃的学生带动内向的学生参与讨论。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与学生水平中等的学生排在一组,鼓励中等水平的学生把学习较高的学生当作榜样,不断竞争。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与不喜欢发言的学生分为一组,但在汇报数学成果时尽量照顾不喜欢发言的学生,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率,要根据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但小组之间要遵循同质的原则,各个小组的学习水平差异不明显。教师在编排座位时,可以以小组的形式选择圆形或方形的排列方式,这样的安排能使教师和学生清楚地看见他人,扩大了学生交流讨论的范围,也拓宽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而且这种安排有利于教师在课堂巡回,关注到每位学生的需求、状态,并及时做出反馈,提高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效率。(www.xing528.com)
【注释】
[1]潘玉堂.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奇迹小学生自主互助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2]郑春红.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成都市C小学五年级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9.
[3]李朝阳.胡加福.构建小学数学“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策略的思考[J].教师,2015(18):8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