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创造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学生“再创造”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数学化”的过程。数学化的过程可先后分两个层次:水平数学化和垂直数学化。为了实现数学化的过程,首先要将现实问题转化到数学问题,即要发现现实问题中的数学成分,并对这些成分做符号化处理,这是水平数学化。当问题一旦转化成或多或少具有数学性质的问题时,再从具体问题转化到抽象概念和方法,建立数学问题与数学形式系统之间的关系,这一过程是垂直数学化的过程。
可见,“再创造”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应该是:呈现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发现规律—反思修正—解决问题。
再创造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内化教材上的数学知识,并且要对这些知识进行适合于“再创造”教学的重新组织,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设置问题情境,将能引起学生强烈兴趣的问题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其次,学生要能在这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运用数学的方式表述出来,然后,通过学生的独立探究,或者在与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之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问题,发现规律。再次,在老师的指导下,反思自己的活动,这是很重要的一步。让学生对自己的判断、活动、语言表达等进行思考并加以证实,以便意识到深藏在自身行为后面的实质(数学思维的本质)。最后,通过反思再去发现,创造直至解决问题。
(二)再创造教学模式的特征(www.xing528.com)
与发现教学模式相比,再创造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第一,“发现法”是处于较低层次的一种“再创造”活动,并未真正接触数学思维的本质,它必须进一步发展。而“再创造”则是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教学原则。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具有相对的层次性,在进入较高层次时,较低层次的活动就成为分析对象,其中的每一个层次都不可跳过。如一个6—12岁的儿童可以通过操作发现一个数学规律(二次方程、有限群等),而实质上这仅仅是数学游戏,在游戏中儿童完成的不是数学,他并不理解其中的数学概念,只是用数学概念通过自己的操作在做游戏。这是低层次的“再创造”活动,“再创造”包含了“发现”。
第二,“发现法”教学中,学生学习任务就是让学生去发现这些一个又一个客体。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好的一个个问题去发现目标,从某种角度说学生还是处在被动状态;而“再创造”教学的基础是数学现实理论,认为数学学习是由客观世界与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现实”互相作用融为一体的过程,数学学习的任务是不断丰富和提高学生所拥有的“数学现实”。整个过程,学生始终处在主动、积极、创造的状态之中,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