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川省富顺县代寺镇中心小学乡土教育探究

四川省富顺县代寺镇中心小学乡土教育探究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川富顺的“豆花”很香,富顺的教育很美,富顺的乡村教育更美。利用为富顺的教育管理者做讲座的机会,在富顺教育局局长洪富祥的陪同下,我们驱车走进了富顺县代寺镇中心小学。代寺镇中心小学校长李东华恰巧在县城开会,便与我们同车前往。我们一行想一睹代寺镇中心小学芳容的欲望,被李校长撩拨得旺旺的。车子在不算很宽的乡村水泥路上行驶了近一个小时,我们便来到了代寺镇中心小学。野味,强健孩子体魄。

四川省富顺县代寺镇中心小学乡土教育探究

四川富顺的“豆花”很香,富顺的教育很美,富顺的乡村教育更美。在我还没有来到富顺时,对富顺的教育特别是乡村教育,便早有耳闻。

利用为富顺的教育管理者做讲座的机会,在富顺教育局局长洪富祥的陪同下,我们驱车走进了富顺县代寺镇中心小学。代寺镇中心小学校长李东华恰巧在县城开会,便与我们同车前往。

李校长四十开外,平头,中等个儿,黑黑的皮肤,目光中有一种坚毅和自信。给我们的感觉,除了朴实、实诚、实在,还有就是对教育有激情,对乡村教育很有情怀。在车上,他给我们谈他的办学思路和理念,还有对乡村教育的理解和主张,以及学校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我当时想,一个校长对学校如果没有付出全部心血和智慧,没有倾注他所有精力和情感,他是很难有这样的了如指掌和如数家珍。我们一行想一睹代寺镇中心小学芳容的欲望,被李校长撩拨得旺旺的。

车子在不算很宽的乡村水泥路上行驶了近一个小时,我们便来到了代寺镇中心小学。

一到学校,校正大门一侧用鲜红的大字所呈现的学校“三灵”办学愿景:“办有灵魂的学校,塑有灵性的教师,育有灵气的孩子。”便映入眼帘,十分醒目

进入校园,是一片大大的草坪,里面的一块石头上,雕刻的是“健康为本长身心,踏实为人长习惯,专注为学长智慧”,这“三为”,应该是学校的培养目标。

好一个极富创意和个性的“三灵”“三为”!一个乡村学校,果真能实现这“三灵”“三为”,我想,这里的教育绝对是孩子们向往的教育,这样的学校,一定是孩子们喜欢的学校。

带着极大的兴趣,我们漫步校园,边看边听。校园很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也挺大,占地60多亩,3000多名学生,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建筑齐全,功能分明;文化气息也很浓郁,一草一木,一楼一道,一砖一瓦,一墙一壁,都被赋予文化的因子,注入文化的元素,烙上文化的印记,让校园到处都弥漫着文化的芬芳,而且这些文化元素差不多都是靠师生动手做上去的。

应该是带着欣赏而虔诚的心情,我们把校园转了一个遍,也听了李校长和其他老师的介绍,给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代寺镇中心小学所探索出的“六味”教育,走出了一条当下突围乡村教育的发展之道。

土味,培育孩子对乡土的情感。在学校教学楼的楼道墙壁里,珍藏着很多泥土,有的是孩子们从家乡采掘的,有的是师生在外出游历时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采集带回的,孩子们将其做成标本,并对土壤特性做了梳理,制成卡片。学校的百年校史墙、农耕文化墙、长征文化墙,都是以泥土为材料,由师生制作而成,这已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孩子们创作的各种泥塑作品,惟妙惟肖,精妙绝伦,极具艺术情趣

农味,让乡村学校有了乡村的气息。学校建有学农基地,通过劳动体验,研学实践,让孩子习得劳动知识,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和品质。别具匠心的农耕博物馆收藏了大量农村濒临失传的农耕用具、生活用品,让孩子们在认知中明白我们的祖祖辈辈,就靠这些家什,刀耕火种,繁衍生息,一步步走到现在,从而让他们有一种敬畏意识,懂得从小敬畏天地,敬畏祖先。校园的养殖区,喂养了兔子、鸭子、鸡等,孩子们细心照料,精心呵护,由此生发了最真实的生命教育课程。(www.xing528.com)

野味,强健孩子体魄。学校利用一片空树林,打造了一个野战场,让孩子在这里天马行空、执仗火拼、摸爬滚打、攀树走壁、翻山越岭、野外露宿。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尽情释放“野”性,涵养天性,培养他们的野外生存能力。

原味,彰显教育的立德树人属性。学校的党建馆和校史馆,作为德育和师德教育的阵地,通过对党的发展史、学校办学史、代寺解放史、学子成长史的整理与讲述,启迪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勤奋学习,努力工作,让革命精神与党的事业,能够薪火相传,继往开来。

书味,让书与师生不期而遇。学校不仅建有三为书吧、咖啡书屋,还将图书室里的书“请”出来,通过在校园各个角落建书壁、书橱和班级图书角,让书漂流起来,师生们可以做到随手可取,随时可读。而且通过开展系列读书活动,比如,读书征文、读书演讲、经典诵读、师生同读一本书,以及“读书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学生”等的评选,让师生积极参与,全情投入,热情高涨。

洋味,让每一个生命都有枝可依。学校共开设各类学生社团64个,这些社团,有具有乡土味道的,比如走高跷、跳大绳、打陀螺、走五子棋等,也有一些常规社团,比如绘画、剪纸、书法体育等,还有一些高大上的带着“洋”味的社团,比如摄影社、文学社、合唱社、铜管乐队等。真可谓“土”“洋”结合,“土”“洋”合璧,让这里的孩子“洋”气十足,“阳”光自信,“扬”眉“土”气。

我们去的时候是下午三点多,属于社团活动时间,孩子们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了相应的社团。绘画社团的孩子在画画,剪纸社团的孩子在剪纸,书法社团的孩子在练字,棋类社团的孩子在对弈,合唱社团的孩子在训练声部,铜管乐社团的孩子在合奏,参加体育社团的孩子在操场要么打篮球、乒乓球,要么踢足球、毽子,要么跳大绳、走高跷、玩空竹……整个校园不仅是孩子们的学园,还是他们的乐园,不仅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还给这寂静而偏远的乡村带去了欢快和希望。

相对于一些乡村学校要么拼时间、拼生命、满堂灌,要么靠大量作业和考试填满孩子的时间,要么一味复制城市教育,这“六味”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朴素的教育,一种生活化的教育,一种在地属性的教育,一种回归教育常识、回归教育本真的真教育,一种能够留下乡音、记住乡愁的扎根教育,一种符合乡村孩子特点有别于城市教育的乡村优质教育。

李东华校长很有感触地说,小学就应该像小学,就应该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童年,拥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和精力去体验生活,享受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而不应该一味为了分数,压榨孩子的身心。如果小学这段时间孩子们没有过好,埋下压抑、痛苦的种子,未来就会结下苦闷的种子。

其实,代寺镇中心小学做这种遵循规律的教育,既让学校得到了特色化发展,学校铜管乐队,在县市多次展演,获自贡市一等奖,鼓号队获四川省二等奖,学校被评为“四川省美育实践基地”“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又让学生得到了个性化成长,从这里走出的孩子既有了分数,又阳光自信,后劲十足。

看着身边孩子活泼可爱的身影,诗意灵动而有光的眼神,李校长充满信心地告诉我们,这些孩子今后哪怕考不上好大学建设家乡,他都会带着一份责任和情感,即或做一个打工仔,他也会把日子过得诗情画意,有滋有味。

在代寺镇中心小学,我们看到了乡村学校应有的样子,也看到了乡村教育的美好,更看到了乡村教育明天与未来的希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