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的农村学校营建书香校园,校长在教学楼的楼道、大厅建了一些开放式书架、书橱,把长期关闭在图书室里的书搬了出来,把这些书放在这些开放式书架、书橱中,并添置了小凳,放置了点缀美化的旧轮胎,学生们一有时间,包括课间休息、茶余饭后,就随手拿起书,或站着,或坐在小凳、轮胎上翻翻、读读。
浓郁的书香,让这里既成了师生心灵成长的高地,也是师生最喜欢待的地方,更是校园里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过去不喜欢读书的学生,由于有了这种读书氛围,还有能够与“书”随时相遇的条件,再加上人们都有一种从众心理,别人在读书,即或自己不喜欢,也会凑上前去,凑凑热闹,装模作样地取出一本书,随意地看看、嗅嗅、浏览浏览,久而久之,也许慢慢地就会喜欢上读书,甚至一些学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会渐渐涵养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这应该是多好的事啊!
然而,这个学校的校长前几天告诉我,他们教育主管部门的人员去学校检查工作,看到了以后,却大加指责,要求拆掉。说书放在图书室里锁着,好好的,安安全全的,把书搬出来干啥!并质问校长,这些书弄烂了怎么办,搞丢了谁负责。
我听后很不是滋味儿!的确,国家用项目资金配的图书,当然也包括学校节省资金自己采购的图书,这是国家的财产,学校应该责无旁贷地保管好。
但是保管好不等于把书锁在图书室里,让图书在图书室里睡大觉。我过去曾经发现不少学校管理图书,就是把书放在图书室的图书柜里,摆放得整整齐齐。平时图书室却是用“铁将军”死死地把着,一般是不开放的,只有等上面来人检查,才会象征性地打开。在检查的项目中,往往有“图书借阅情况”一栏,有的学校竟临时安排老师叫学生做假借阅账。
我前两年到贵州某县去做讲座,到高铁站接我的驾驶员有文化,懂教育,也了解教育的弊端。我们在聊到师生的阅读时,他对我说,汤局长,现在的学校都配了很多图书,书是交给学生读的,可不少学校却把图书锁在图书室里,学生很少有机会读到。还有一些学校一有检查,就让学生作假,填写借了什么书,读了多少书,这么好的书不让学生读太可惜了。他说,汤局长,你在讲座时一定要给校长们讲讲,让校长们开放图书室,让学生们随时都能读到这些书。我当时对这个驾驶员肃然起敬!
在第二天的讲座中,我特别讲到了书香校园建设,讲到学校除了开放图书室,还要把图书室里的书“请”出去,让书漂流在校园各个地方,弥漫在校园各个角落,让学生能够做到随手可拿,随地可取,随时可读。
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是什么,我以为,就是一定要让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甚至我还认为,学校里的校长和老师哪怕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如何帮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读书习惯。因为我始终认为,学生有了好的读书习惯,其他习惯再差不可能差到哪个地方去,分数再低也不可能低到哪个地方去。
因为我始终相信,一个喜欢读书的学生,他一定会有端庄的品行,会有坚持的毅力,会有执着的精神,会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而且他读过的书多,知识面宽,见多识广,应付那点课本上的考试,那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一种喜欢阅读的习惯呢?(www.xing528.com)
我觉得,除了校长、老师通过自己读书的示范引领,除了营造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推动外,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把学校图书馆里的书尽可能搬到学生的身边去,让书随时都能进入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和书实现“零距离”接触。
我甚至有一个奇妙的观点,校园里如果到处是书,到处都飘逸着书香,到处都流淌着书味,哪怕学生不读书,置身其中,耳濡目染,都能让学生有着一个学生的样子,哪怕他只是每天看一眼,也能唤醒他读书的热情,点燃他读书的欲望。
当下的学校其实并不缺图书室,但缺少让学生们与图书亲密接触的机会,很多的学校的图书室学生不能随时随地进入,让成千上万的书在图书室里被闲置。即使有的学校的图书室全天候开放,那些不大喜欢读书的学生,他根本不愿意主动走进。更何况,不少学校的图书室,不是放在学校的楼顶,就是被弄在校园的偏僻处,本来就不喜欢读书的学生,他更不会费那么大的力气找着去。
而在学生身边的区域,比如走廊上、楼梯口、食堂处、教室角、休闲廊等,因地制宜设置一些小书架、小书橱、流动式小书车,给学生们创设一个个触手可及、难以躲掉的阅读小空间,阅读就可以随时随地发生,阅读习惯也就可以在不经意间养成。
当然,书在图书室里待着,的确很安全,既不会破旧,又不会丢失,有可能若干年后都会一成不变,新崭崭的。然而书是在阅读中体现其价值,彰显其意义,再多再好的书,不被阅读,让它睡在图书室里,难道不是一种可惜和浪费吗?学生在他那个年龄,因为我们对书的封锁,让他们错过了美好的读书季,难道我们不是一种作恶,甚至是犯罪吗?
书被学生们翻阅,留下的阅读痕迹越多,变得越破旧,书的意义和价值才被体现得越充分,作为学校,也就功莫大焉!
书被“请”出来,最开始,有可能书会有所丢失,不排除被喜欢读书的学生拿走。有一句话,读书人窃书不算偷。我也以为,书被喜欢读书的人拿走,其实并不是一件多坏的事。有可能,就是被拿走的这一本书,会影响和改变一个人。当然,我这并不是主张学生可以随便拿书,而是说,即或是丢了几本书,也用不着惊慌和害怕,一方面可以用此检验我们的德育工作,甚至可以不断反思和改进我们的德育工作。另一方面要坚信,通过开放书籍,长此以往,坚持下去,随着学生们阅读习惯的养成,校园里开放的小书架、小书橱里的书,某一天之后,不但不会减少,相反还会增加。要么是拿走书的学生,在阅读中提升了自己,意识到拿书行为的不对,主动把书归还回去;要么是大家在阅读中懂得了分享,把自己珍藏的书拿出来,与大家共享。
过去我从事区域教育管理,便响亮地提出:“宁肯让书被孩子们翻烂,不能让书在图书室里放烂;宁肯让书被孩子们拿走,不能让书在图书室里睡大觉。”甚至还喊出:“取消图书室”“让图书室越变越小”。在当时把图书室里的书“请”出来的过程中,很多校长也担心这一点。后来事实证明,差不多学校放在校园里的书不但没减少,相反还变得越来越多。
更何况,我们让书以各种小场景出现在校园里,这既是在做书香,又是在做文化,这既是一种书香校园,又是一种以独特文化形式呈现的文化校园,学校的文化品质也将随着书香的弥漫自然而然地提升。相比有的学校斥巨资请文化公司、广告公司包装打造校园文化,还不如用节省下来的钱的一小部分,去更新补充图书。
营建书香校园,让学校成为学生们真正阅读的地方,我们应该达成共识,也应该为此而共同努力,更不应该为此随意指责和质问校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