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指着陈旧的门板对我说:“汤局长,你看这门板又陈又旧,看起来很碍眼,给我们安排点资金,我们把门换掉。”
我记得当时我说,不是我抠,舍不得给学校钱,而是,这些门,日晒风吹,岁月留痕,今年换了,明年又可能变旧,变旧了就换,换来换去,这样能换出一所好学校吗?
那时我思维一跳跃,想到文化,想到文化的魅力,想到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墙一壁、一砖一瓦、一楼一道,只要给它赋予文化的符号,烙上文化的基因,注入文化的元素,它就会一下变得灵动鲜活,富有生机。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给这些陈旧的门板做上文化,也让它推陈出新,旧中焕发新姿呢?
我把我的想法告诉校长,校长半信半疑,这可以吗?我说,摸着石头过河,那就在你这儿尝试尝试。
这个校长执行力挺强,于是组建门文化创设工作室,物色指导老师,组织有绘画兴趣的学生参加,并安排人员做相关的材料准备。
做门文化,用什么颜料好呢?他们弄来水彩颜料、水粉颜料、油画颜料,还有一种丙烯颜料,在对比琢磨中,他们觉得,丙烯颜料,作为防锈颜料,水性涂料,颜色鲜艳,不易褪色,耐腐蚀性强,性价比高,为上乘之选。
没过多久,校长便打电话给我,说他们做好了门板文化,而且给我讲,门板文化做起来挺简单,费不了什么成本,师生们很有热情,专心投入,非常有兴趣。在大家的努力下,做出来的门文化,竟然像变魔术似的,让陈旧的门板一下子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让校舍转瞬亮堂起来,让校园也亮丽了许多。
于是我们在全市推而广之,启动门文化的建设,各个学校因校制宜,因“门”制宜,依靠师生动手动脑,用情用智。
在表现形式上,或剪纸,或诗书,或绘画;在表达内容上,或选取国学文化,或挖掘地域文化,或整理德育文化;在时间把握上,或一月一主题,一季度一形式,一学期一变化;在机制建立上,竞赛评比,生生组合,与研学、阅读、作文、社团活动等有机结合。
那个时候,阆中各个乡村校园,包括一些城区学校,都利用陈旧门板,创造门文化,搭建校园文化建设平台,既使陈旧门板巧夺天工,焕然一新,又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之成为师生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提升能力,励志人生,陶冶情操的精神园地。(www.xing528.com)
在阆中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大家庭里,又多了门文化这样的一个崭新的家族。
后来朱永新老师、杨东平老师等陆续到阆中考察教育,看到各个学校五彩斑斓的门文化,十分惊叹,赞不绝口。对我说,汤局长,在门上做文化,在全国其他地方还没看到过,独树一帜,这应该属阆中首创,是阆中学校的特色。
这几年,行走于全国各地,看到一些校园那些与校园环境不搭调的门,我便给他们介绍了阆中的门文化,以及做法,像黑龙江的绥滨、贵州的毕节、重庆的彭水、陕西的柞水、四川的高县等地的一些学校,也便有了自己的门文化。
前不久,到四川丹棱县双桥小学去,校园桃红柳绿,树木成荫,枝繁叶茂,建筑错落有致,格调高雅,环境也十分优美。唯独教学楼的一扇扇铁门,锈迹斑斑,十分陈旧,与整个氛围不大协调,似乎也有点小煞风景。
我给校长陈军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些门窗就是大楼的眼睛,眼睛亮了,这些楼宇、校园才会靓起来。如果我们让孩子们参与其中,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相关德育主题,让孩子们在门板上涂鸦,赋予门板以文化,这些门板不就一下美观了吗?
而且我说,不仅如此,还既能培养孩子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又能点石成金,点缀校园,使校园文化飘香,文化弥漫,文化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这种文化简简单单,实实在在,朴朴素素,不用耗资,不必请工匠,能够体现师生动手,能够体现出校园文化的真正要义。何乐而不为呢?
没隔几天,陈校长便告诉我,他们已经着手做门文化。随后,又给我发来孩子们做门文化过程中的一些照片。并对我说,汤局长,孩子们很踊跃,积极性也高,而且孩子们想象丰富,创思活跃。虽然整个门文化还没有最终成型,但是校园却已经有了品位提升。
他还深有感触地说,孩子们缺少的真不是智慧,而是缺少挖掘、缺少激发、缺少唤醒、缺少给他们相应的舞台。陈校长邀请我在门文化做好之后,再过去看看。
校园时时处处是文化,“门”作为校园的眼睛,更应该有它的文化。门文化做好了,它会成为一朵耀眼的奇葩,光亮校园,光照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