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乡村教育振兴:我的观点和看法

乡村教育振兴:我的观点和看法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京延庆新东方上都首府酒店,参加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新东方举办的中国乡村教育振兴研讨会。今天上午参加了以“振兴乡村教育,营造良好区域教育生态”为主题的圆桌论坛。轮到我交流,我首先谈到了乡村教育的重要性。甚至还可以说,没有乡村教育的振兴,就没有乡村的真正振兴。发展乡村教育必先发展乡村教师。阆中“朴素而幸福的乡村教育”当时享誉全国。

乡村教育振兴:我的观点和看法

北京延庆新东方上都首府酒店,参加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新东方举办的中国乡村教育振兴研讨会。昨天听取了大会主题发言和案例分享。

今天上午参加了以“振兴乡村教育,营造良好区域教育生态”为主题的圆桌论坛。论坛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老师主持。

四川省广元市教育局原局长、四川教育学会副会长杨松林,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浙江省杭州市教育局原副局长蒋莉,21世纪教育研究院农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赵宏智,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周健,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王二保小学校长李志磊和我参加了论坛。

在论坛中,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乡村教育的振兴,分享了很多好的思考,好的见解,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我深为感动,深受启发。

轮到我交流,我首先谈到了乡村教育的重要性。我说,乡村教育很重要,它是乡村的希望之所在。乡村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软实力,它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缺失了乡村教育的乡村振兴将是不完备、不完整、不完善、不完美的。甚至还可以说,没有乡村教育的振兴,就没有乡村的真正振兴。

我做了这样的一个描述。我说我经常幻想这样的画面。在那山峦起伏,群山环抱的地方,如果能够看到一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那鸡犬相闻,炊烟袅袅的地方,能够听到上下课铃声和琅琅读书声,老农在每天太阳升起或者夕阳西下的傍晚,在乡间小路,能够邂逅一群群背着书包、戴着红领巾的孩童,这样的乡村是不是一下就有画面感了,一下就活了,一下就有生机了。

由此我谈到乡村振兴必须振兴乡村教育。怎样振兴乡村教育,我以为,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第一,选好牵头人。有一个有乡村教育情怀的区域教育掌舵人,就有一个好的区域乡村教育,有一个喜欢并热爱乡村教育的校长,就有一个好的乡村学校。

第二,做好乡村学校布局规划。乡村学校校点不能遍地开花,但也不能盲目拆并,未来乡村教育的常态应该是俞敏洪老师昨天所讲的,办好以镇乡为基本单位的寄宿制学校。过去从事区域教育管理,便一直在着手构建这样的常态,可以说在阆中,十多年前我们便构建出了“以镇乡为基本单位的寄宿制学校”这样的常态。

第三,转变乡村教育观念。乡村教育不是城市教育的复制,乡村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诸如清新的空气,美丽的大自然,淳朴的乡风民风,纯真的亲情友情,深厚的民间文化艺术,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和优势,让其进校园、进课程、进课堂,一方面传承乡村文明和乡村文化,另一方面让孩子们在接受这种乡土化、在地化、自然化的教育中,留下乡音,记住乡愁,在他们的心中永远荡漾一种乡绪。

第四,政策投入兜底。乡村学校受生源数量减少的影响,按人头拨付的生均经费难以维系其生存及运转,对乡村学校特别是乡村小规模学校必须建立公用经费“兜底”保障机制,以确保乡村学校条件的改善和正常的运转。

在阆中,应该是在2006年国家刚开始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时,我们便实行了经费兜底保障,当时我们明确,凡是学生人数低于300人,哪怕几十个孩子,我们都按20万元经费保底拨付。

第五,解决乡村教师的短板。城乡教育的差异,从某种角度讲,不是硬件,而是师资的差距。发展乡村教育必先发展乡村教师。

现在一些优秀教师不愿意到乡村去,已有的一些优秀教师留不住,孔雀东南飞,不是孔雀也翩翩飞,再加上各级割韭菜式的考调,让乡村教师结构老化,师资紧缺。

昨天江西吉安市一个乡村校长告诉我,说他们学校800多学生,一年50多万公用经费,用于代课教师支出的代课费一年就要花去30多万。(www.xing528.com)

不少乡村学校不仅师资紧缺,学科不配套,艺体教师缺乏,而且勉强留下的乡村老师,在那样的氛围中,也缺乏成长的愿望和动力。

发展乡村教师首要的是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落实相关倾斜政策和激励措施,让更多的优秀老师愿意到乡村去,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教得好。也就是能够扎根,能够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第六,通过评价撬动。评价很重要,有什么样的评价,就会有什么样的乡村教育。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乡村教育,就去评价什么。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那么,撬动乡村教育改变的支点是什么,那就是评价。

乡村教育在很多地方还是一味地靠刷题、考试支撑,评价的法宝是分数,这就带来乡村教育的应试属性和功利化,让乡村办学陷入应试的沼泽泥潭,让乡村孩子失去了更多的发展可能,让乡村教育的生态日益恶化。

过去我在阆中从事区域管理,小学三年级以下取消纸笔考试,我认为学前教育不但不能小学化,相反我们的小学教育特别是低段还应该幼儿化。取消纸笔考试,我们通过给孩子们营建一些场景,考核与考察孩子们对知识的简单认知、习惯养成、合作意识,以及他们的想象力。小学三年级以上进行纸笔考试,成绩只占50%,其余50%由五个10%构成。包括孩子们的操行表现、身体素质,艺术课包括美术音乐书法甚至戏剧学习的情况,孩子们动手动脑,包括科学实验、小发明、小创造科技作品制作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孩子们的个性特长展示。

我们通过这样的综合的成绩,评价学生、评价老师、评价校长和乡村学校,从而撬动了乡村教育的改变,让乡村教育有了一个好的发展面貌和生态。阆中“朴素而幸福的乡村教育”当时享誉全国。

最后,当杨东平老师问到我过去在阆中做朴素而幸福的乡村教育,会影响到质量,影响到分数和成绩吗?

我表达了这样的几个观点。

一是跳出考试思维。其实,我们所做出的一切努力,在关注孩子个性化的发展和全面成长的同时,都指向质量的提升,而且这种质量是全面的质量、全体的质量、绿色的质量、协调的质量、公平的质量、整体的质量。

二是跳出分数抓分数。其实,不唯分数相反会赢得分数,而且孩子们在收获分数的同时,还会收获快乐和幸福,收获陪伴一生的最有用的东西。

三是传统意义上的死整蛮干,能干出教育,如果我们用心做教育,带着情怀做教育,做有良心的教育,做遵循规律和回归常识的教育,教育还不会改变吗?教育的生态还不会好吗?乡村教育难道不能够振兴吗?

当然最初的尝试,是需要对教育的把握与拿捏的,是需要胆识和勇气的。

如果能够在这六个方面做出一些努力,再多一些良知、责任和使命,相信就能够办出孩子们喜欢的乡村学校,做出孩子们向往的乡村教育,乡村教育的振兴便指日可待,乡村的全面振兴也就不再遥远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