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一堆大蒜,发芽了,开始先冒出一个个小尖,没隔几天,浅绿色的小尖儿变成了深绿,而且蹿高了好大一截,直挺挺的。
这些大蒜,没有土壤,没有水分,也没有养料,只是到了生长的季节,只因为强大的内生力,便不顾一切,来不及等待,也不需要任何条件,似乎谁也阻挡不了,就这样顽强地探出一个个小脑袋,一股劲儿地往外钻。
看着这一堆泛绿的大蒜,由此想到孩子成长的话题。
人们不是都在担心并期盼着孩子的成长吗?其实,孩子的成长很简单,就是两股力量的作用,一个是生命的外在力,一个是生命的内生力。
生命的外在力是外部给的,甚至是外界强加的,往往是弱小而有限的。而孩子的内生力却是一个巨大的宝藏,蕴藏着无限的潜能。
通常孩子的内生力是沉睡着的,需要激活和唤醒。孩子内生力这块巨大的电池一旦被激活,就会迸发出无限的能量。孩子的内生力这头睡狮,一旦被唤醒,就会爆发出巨大的力量。
孩子的内生力一旦被激活和唤醒,就像堆放在厨房里的那些大蒜一样,不管面对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不管有没有成长的土壤和养料,他们都会势不可挡,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由“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我成长”为“我要成长”,也就自然进入了一种主动学习、主动成长的境界。
所以,孩子成长的关键在于激发他的内生力,教育的任务和使命,在于怎样激活和唤醒孩子生命的内生力,怎样挖掘和激发孩子生命的潜能。
可惜的是,现在的教育却看不到孩子们身体里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忽视孩子们所拥有的强大内生力,他们往往在乎的是外在的一些东西。
你看,那些异常焦虑的父母,他们一味计较的是孩子的什么呢?是分数。生怕自己的孩子考不过别人的孩子,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别人孩子一两分,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生怕自己的孩子不能出人头地。
为了孩子,他们不惜一切,选名校,择名师,宁肯放弃陪伴,过早割断亲情,也要把孩子远送他乡,宁肯砸锅卖铁,大把烧钱,也要把孩子送到各种补习班、培训班。最后既累了自己,也苦了孩子。
而学校教育则把学生一方面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根本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强行灌输。另一方面把学生当成做题考试的机器,反复练,反复考,死整蛮干。
除此之外,就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包办,学校教育对学生的管控。
有的家长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严阵以待,操持孩子的一切。从入园、上学、升学、专业选择,到找工作、结婚,每一个环节都是由父母精准规划,周密安排。从写作业、休息、参加活动,到吃饭穿衣、交朋友,每一个方面也都由父母把持着,生怕出一点差错。(www.xing528.com)
有的学校则办成了监狱,实行高度军事化管理,对学生在时间和身心上高度管控,让学生没有了闲暇,没有了笑声,没有了身心自由,也没有了属于自己的童年和少年。
这种高度竞争、高度包办、高度管控的教育,既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也忽视并阻碍了他们内生力的觉醒。
如果最终没有激活并唤醒孩子的内生力,我以为,一切教育活动便是徒劳,也是失败,甚至是负向的。
也就是说,这种教育越扭曲,越失去本真,只会让孩子越压抑,越反感,越放弃自我成长。
当下的这种教育,口口声声是为孩子好,是急着让孩子成才、成长,但事实上,我们所收获的往往是事与愿违,是跟我们的期望背道而驰的。只要冷静地思考,你会找到原因,那就是没有重视孩子的内生力。
如果我们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够换一种思维,对学生不是身心压制,不是一味包办,不是高度管控,不是充满血腥竞争,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不是仅仅培养小镇做题家,不是只训练出一台台考试机器,而是把孩子当孩子,把学生当学生,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属性,顺乎孩子的天性,遵从孩子的个性,体现教育的人性,培育孩子的学习兴趣,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呵护他们天真烂漫的童心,注重他们的求异思维,开启他们的想象力,并且把打开知识和技能大门的钥匙交给孩子,让他们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成长,以此激活和唤醒他们的内生力。
孩子有了强大的内生力,他们的成长还是一回事吗?赢得高考你还用得着担心和心急火燎吗?他们拥有一个自主而幸福的人生,那难道不是十拿九稳,水到渠成吗?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孩子从外突破是压力,从内突破是成长。
马斯洛认为“人并不是被浇铸或塑造成人的,而是依靠自身实现潜能的,环境对人的成长像土壤、阳光和水对于植物一样,只能促进潜能的现实化”。
也就是说,孩子的成长必须激活和唤醒他们的内生力,与此同时,再给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他们就会成长得更好些。
就像堆在厨房的大蒜,如若给它再提供适宜的土壤、水分、养料,大蒜的长势更会欣欣向荣,一派葱葱茏茏了。
给孩子少一些外在的羁绊与束缚,尽一切可能激活和唤醒他们的内生力,赋予他们向外突破和生长的力量,这才是我们送给他们成长的最好的礼物,也才是我们教育者应该明白的真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