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寿镛教育思想特色及其对光华教师阵容的影响

张寿镛教育思想特色及其对光华教师阵容的影响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寿镛的教育思想富有特色,曾在晚年总结说:“今日谈教育宜以哲学为本,科学为用,取之中西融合方法而不可分离,取心理建设而不可仅事物质建设。”很显然,坚持反帝爱国传统,维护民族尊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这是张寿镛“心理建设”的主要内涵,也是他“教育救国”精神的主要体现。基于此种认识,张寿镛聘请了钱基博、章伯钧、潘光旦、章乃器、罗隆基等一批学贯中西的知名学者任课,光华教师阵容之强在上海堪称一流。

张寿镛教育思想特色及其对光华教师阵容的影响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光华”可以说是开创了中国人自办大学的光辉典范,张寿镛始终引以为生平之快事,自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张寿镛的教育思想富有特色,曾在晚年总结说:“今日谈教育宜以哲学为本,科学为用,取之中西融合方法而不可分离,取心理建设而不可仅事物质建设。”具体说来,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首重心理建设。

张寿镛曾自豪地说:“光华之精神,首重心理建设。毕业学生大都于人格上尚未能完全无缺,老夫是要居些功的。至于学业上全在教师,亦在学生自己,而光华能师生合作,故精神上极表圆满。”张寿镛所说的“心理建设”,犹今天所说的“精神文明建设”。他认为“物质之建设难而实易,而精神之贯彻易而实难”,学校要努力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积极培养学生“深沉纯挚的爱国观念”,以“无负圣约翰离校师生之义勇”,“使收回教育权之光华,发荣滋长”。在艰难困苦之际,张寿镛尤其强调志节教育,“国难愈甚,志气愈坚”,“自古大英雄何时不悲?何时不壮?悲而能壮,此即所谓强力不返,乃为大成之基”。他勉励光华师生在民族危亡之秋,“负重大之使命,宜群与环境相奋斗”,“任重而道远,以人事成功”。很显然,坚持反帝爱国传统,维护民族尊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这是张寿镛“心理建设”的主要内涵,也是他“教育救国”精神的主要体现。

2.强调中西交融。

张寿镛有浓厚的国学功底,但他也很注意吸取西方的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他认为学术研究方法既要有扎实的国学基础,又要“适应时代精神”,新旧融合、中西贯通。基于此种认识,张寿镛聘请了钱基博、章伯钧、潘光旦、章乃器、罗隆基等一批学贯中西的知名学者任课,光华教师阵容之强在上海堪称一流。

3.倡导知行合一

张寿镛服膺王学,主张“贵在实行,不尚空谈”,要“说得出,做得到”,因此他将光华校训定为“知行合一”(后改为“格致诚正”),并贯彻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如在专业设置上,他洞察到未来国际的竞争是“学”的竞争,“世界皆以学战,而我无其具,遑论战?”因此必须全面加强专业教学:“知工商之足以救国,则必无忽视理化;知教育之所以济世,则必普及于社会;知劳动资本之调整,则银行必审其运用;知生产消费之支配,则经济必探其本源。”光华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文理兼修、主辅结合、重在适用的鲜明特点。在治学方法上,强调论理与经济相兼施,书本与社会相合辙,课内与课外相互补,要使培养的人才能“应世变”。如文学院强调“深观社会现象”与“精心读书”两者“打成一片”;理学院则强调实验室作用;商学院筹设学校银行以为课余实习之助;学生课外的学术研究活动和体育文娱活动也得到积极的倡导。

4.严格学校管理。

张寿镛曾强调:“一校之有规,犹一国之有法。”“夫法立则人从法,法敝则法从人。”因此光华的规章制度很系统、健全、严格,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设立学生纠察部,由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各种考试采用信誉制(相当于现在的“无人监考”)。严格的管理使光华大学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

附录1:张寿镛谈光华精神

民国二十四年(1935)六月二、三两日光华大学举行成立十周年纪念庆祝大典。三日,(张寿镛)先生致辞曰:(www.xing528.com)

“寿镛维光华之精神,约有四点,可为诸君言之:光华之成立,具有一种革命史。有约翰离校同学之义愤,于是有王省三先生捐地之举。寿镛以不学无术之人,承诸校董之委托,忽忽十年,其时革命军范围尚未及于上海,有光华为之先导,人人知革命之不容缓,各抱义勇。故光华可谓因义勇而产生,此可告者一。光华之使命,在应世界之潮流。吾国既在世界之中,即不能离开世界而独立。故一切学术思潮,莫不随世界情势而推动。十年之中,科学猛晋,光华科学之精神,固不肯为环境所困,亦不能与潮流相逆,此可告者二。光华之教育在心理建设。光华物质上实不敢自夸,但体念王省三先生创造光华之意,在培养根本人才,故尝以两王先生学术为同学告。其一是文中子王通,其二是王阳明致良知之说。平日常以此勖勉同学,对于修养身心之道,尤其注意,此可告者三。事业之成功,端赖团结之力量。今日世界方在激变之中,前途之光明与否,全赖吾人有无精神毅力以应付危局。吾常以亲爱精神勖勉同学,为团结之基础,此可告者四。”

(节录自《张寿镛先生传》,俞信芳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年版)

附录2:1938 年2 月张寿镛上报教育部呈文《私立光华大学分设川省情形》

窃自战事发生以来,社会一切情形均与平时不同,自不得不审察环境勉筹应付,是以本校于上学期开学之时,即经电呈当有第二步计划,想早邀鉴察矣。开学以后即派商学院院长谢霖入川筹备,因历年四川学生毕业本校者不少,成绩均尚优良,蒙四川省政府会议允与补助开办费五万元,川省盐商亦许捐助万元,即与本校校董筹议聘任谢霖为副校长在川筹备。现在租赁校舍、延聘师资暨其他一切设备等,辛苦经营,幸已粗有头绪,即行从事招生,定于二月十五日开学。伏念川省人殷物阜,夙有天府之称,值此全国抗战之时,尤为后方重要之地,寿镛自当督率员生尽力教学,以期(作)育人才仰报国家于万一。至于上海,一方面本校暨他校借读学生共有五百余人,内顾则家室飘摇,前瞻则道途艰阻,既不能率以他迁,自未便令其失学。况当本校创办之初,多承各界人士热心赞助,现遭兵燹破坏,尤当勉力支(持),徐图回复。寿镛亦自当竭其驽钝,多尽得一分心力是一分也。所有办理情形,理合备文呈报,仰祈鉴核。

谨呈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陈(立夫)

私立光华大学校长张寿镛

民国二十七年二月一日

(邓晓娇,西南财经大学档案馆馆员,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校史编研、近代教育史研究。)

(2017—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