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舞台表演
姚、周兄弟的舞台表演各富特色,姚慕双稳健老到、真切细腻,语言幽默,注重刻画人物;周柏春软逗阴噱、诙谐冷隽,语言柔软娇曲、铺垫从容。两者滑稽艺术的最大共同点就是来源于生活,因此,他们的表演总是能够在观众的心目中引起很大的共鸣。姚、周兄弟的很多段子皆以自身生活经历为创作源泉,即便是前辈艺术家传下来的一些经典之作,如《各地堂倌》《新老法结婚》等,他们也都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所见所闻、生活经历重新加以改造和创新。像《宁波音乐家》,周柏春将宁波方言与音乐音符有机结合,使得演唱起来朗朗上口,令人叫绝。
1939 年姚慕双、周柏春兄弟档出山,给独角戏吹来了新鲜的空气。20 世纪40 年代,姚慕双、周柏春、笑嘻嘻组成三人档,在电台播送独角戏、滑稽什锦戏,红极一时,每天从中午12 点40 分播到晚上12 点,可说是浦江处处听姚周。
周柏春是个事业心很强的演员。他是“唱电台”出身,从不会演戏到扮演了众多的喜剧形象,进而对滑稽戏的表演理论有所见地,这完全是他善于学习的结果。在形成自己的艺术个性之前,周柏春曾广收博取,学习江笑笑结构“包袱”的方法,学习刘春山的九腔十八调,学习王无能的方言说唱,吸收朱翔飞“冷面滑稽”的技法,在吸收众多“乳汁”营养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也造就了姚慕双、周柏春所表演的节目戏路较宽、趣味较新,有以学说为主的《各地堂倌》《各地方言》《广东上海话》《宁波音乐家》,有以化装表演为主的《骗大饼》 《瞎子店》 《拉黄包车》《钉巴》等。
新中国成立后,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滑稽表演经历了一次全新的蜕变过程。最初,新创编的独角戏与滑稽戏不可避免地同政治形势相连。这期间,主题的任务化、规范化使得滑稽戏创作明显带有配合政治需要的“应景”性质。虽然作品数量众多,但将严肃的思想内容与滑稽戏独有的剧种特色结合得比较好的却很少。
而周柏春、姚慕双在处理严肃主题时,本能地保持了滑稽思维,充分运用滑稽技巧,最大化滑稽效果,激发出于“夹缝”中求生存的聪明智慧。如在“联合滑稽剧团”首演的《红姑娘》一剧中,周柏春扮演一个书生,为了营救爱人而乔装成戴发套、穿旗袍的女演员,化名“红姑娘”。姚慕双扮演好色汉奸,西装革履,风流倜傥。周在剧中发挥其擅长的“女口”,以表演中的“滑稽娘娘腔”逗人发笑,在“自杀”前模仿沪剧《碧落黄泉》中的名段“读信”而编唱了一段“滑稽读信”;在与姚慕双扮演的汉奸“调情”时,与其对唱“滑稽戏曲”,姚以沪剧文派唱“我爱你倒眉毛分左右……”,周柏春则以越剧袁派唱“你是教花子吃死蟹,只只都说味道崭……”。该剧一时电台频频点唱,成为滑稽戏的“红唱段”。
在周柏春扮演的喜剧形象中,无论是《出色的答案》中“四人帮”的爪牙、《侬看像啥人》中的编剧,还是《路灯下的宝贝》中小业主出身的蒋阿桂,尽管身份职业、性格思想不同,但其“软逗”“阴噱”的特色则是一致的,因此总能在观众中掀起阵阵的笑浪欢潮。
2.曲目建设
姚周昆仲创作、改编、整理的独角戏曲目为数不少,有民俗色彩浓郁的《各地堂倌》《各地方言》 《宁波音乐家》 《骗大饼》《瞎子店》《拉黄包车》,有反映市井百态的《钉巴》《黄鱼掉带鱼》《关店大拍卖》,有颂扬新观念、新风尚的《全体会》《满园春色》《啥人嫁拨伊》《出色的答案》《解放千字文》。这些曲目历经众多滑稽艺人的研磨和整理,其艺术表现力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不断得到加强,为滑稽表演积累了珍贵的经验,其中许多曲目(如《十三人搓麻将》等)和表演技能直到今天仍是滑稽演员入门训练的必修课程和保留曲目。笔者选取《宁波音乐家》《学英语》《全体会》《啥人嫁拨伊》4个经典曲目加以详述。
周柏春在《宁波音乐家》的创作过程中抓住了宁波方言的特征,理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招笑线索:用谐音的方法将音乐的拍子吻合上几句特定的宁波话,别出心裁地创造了这个时长5 分钟的小笑话。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将此段子又作延长,索性用这几句特定的宁波话按着拍子,一本正经地载歌载舞起来,委婉曲折地唱出各种腔调,手舞足蹈地做出多样身段,结构较前更为完整,笑料也有所丰富,即成为现在观众在舞台上所见到的《宁波音乐家》了。(www.xing528.com)
《学英语》是姚、周在新中国成立前编演的成功剧目,曾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此剧除了具有趣味性,能逗观众一笑之外,还能起到帮助人们熟悉某些英语单词的作用。《学英语》之所以长盛不衰,与姚、周兄弟在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边演边改,紧跟时代主题有很大关系。
20 世纪60 年代初,周柏春等又创作了新曲目《全体会》,以“说”为主,风趣地将人体的各部分进行拟人化处理,“眼睛”“耳朵”“鼻子”“嘴”等悉数登场,层次井然,结构严密,阐明了整体和局部的正确关系,嘲笑了各种片面观点,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20 世纪80 年代,姚慕双、周柏春围绕时代主题,将目光集中在失足青年自强自立、回归社会、重新找到人生幸福的主题上,创作了《啥人嫁拨伊》。该曲目细致地铺排了“污点”青年与漂亮女孩从认识、恋爱到终成眷属的曲折遭遇。情节跌宕起伏,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悬念感。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对比手法的运用为这个段子营造了丰富的滑稽效果。
3.艺术人才培养
周柏春和姚慕双共同培育了大批滑稽艺术人才,仅“双”字辈就有近30 人。“双”字辈在新中国成立前就随两位老师在电台、堂会演唱,新中国成立后加入剧团,通过不断的舞台实践丰富技艺,形成了各自的表演特色。吴双艺的滑稽技巧全面,说学做唱功底扎实,表演多走“冷面滑稽”路子;号称“大怪”(百搭)的王双庆演技成熟,戏路宽广,善于从人物动作、语言细微之处发掘笑料,演独角戏“上下手”皆能;扮相英俊的童双春善演正面人物,以唱功见长,精神饱满、节奏快速、充满活力;体型高大粗壮的李青嗓音洪亮,面部表情丰富夸张,表演动作灵活敏捷,做功独到,擅长扮演各类穿针引线的人物;以“小滑稽”路子为特点的翁双杰在舞台上常用蹦跳的步伐和摇曳的形体动作营造、刻画人物;另有擅长九腔十八调的方艳华,能编会演的张双勤、沈双华等。
周柏春在后继人才培养上没有门户之见,无论是不是他门下弟子,都加以悉心指导。他不但常为年轻演员开讲座传授技艺,还时常亲临现场看青年演员演出,并在演出后提出中肯意见。如他曾亲授滑稽明星钱程《十三人搓麻将》和《说英语》,指点著名滑稽演员王汝刚。
(万湘容,就职于宁波图书馆阅览部。)
(201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