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 年,父亲出生在宁波鄞县云龙镇一个叫冠英庄的小村子里。那时,我的祖父陈忠廷靠一条八卦船贩运海货土产,来往申、甬等地。14 岁时,父亲来到上海,做了一名船员。后来,他凭着勤劳刻苦和聪明能干,升为船长。不久,父亲师从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北伐战争期间与沈仲毅一起在上海负责军火运输和国民航运公司的运作。
陈顺通
张静江非常赏识我父亲在航运方面的才能。北伐胜利后,父亲在浙江省建设厅任职,并出任江浙两省内河轮船局局长、招商总局上海分局副局长等职。在任时,他极力主张收回内河航运权,积极参与赵铁桥领导下的轮船招商局国有化工作。20 世纪40 年代初,父亲离政从商,于1930 年9 月投资30 万银圆在上海四川路独资创办上海中威轮船公司,拥有一艘江海货轮——3550 吨的“太平号”。由于经营得法,中威轮船公司的业务在随后的几年里蓬勃发展,每隔一年多就购置一艘轮船,到1936 年已经拥有海轮“顺丰号”(8000 吨)、“新太平号”(5050 吨)和江海货轮“太平号”(3550 吨)、“源长号”(3360 吨)这4 艘轮船,主要行驶长江和远洋航线。此外,中威轮船公司还代理其他轮船公司的经营业务。
到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威轮船公司的总吨位在中国各大轮船公司中排行前列,是当时四大轮船公司之一。
1931 年11 月,上海市轮船业同业公会成立,父亲当选为候补执行委员。3 年后,被选为执行委员。该公会的成员都是有名的实业家,如陆伯鸿、沈仲毅等。宁波同乡虞洽卿当选为公会主席。之后,父亲又相继担任中国航业设计委员会委员、中国航业研究委员会委员等职。(www.xing528.com)
20 世纪30 年代,苏联政府多次向中国政府要求两国互派商船,恢复通航。1933年6 月,中威轮船公司刚购置不久的“顺丰号”承担了去海参崴的首次远航任务。1933 年6 月2 日出版的《申报》有如下记载:
华商中威轮公司主人陈顺通君,近以新轮“顺丰号”载重有八千吨,最合航行外海线。乘此中俄通商之始,决将该轮开行中俄线,装载往来商货,第一班试航海参崴。准定今日由沪出口,其航路取旅顺、大连、日本而至崴埠。
可以说,全面抗战爆发之前,父亲所经营的航运业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他也认识到当时全国虽有大小轮船3755 艘,总吨位却才62 万吨,平均每艘轮船只有160 吨左右,而且船龄普遍较大,有的甚至长达40 年还在使用。为了改变中国航运能力落后的状况,他向国民政府提议,由政府出面联合规模比较大的10 家轮船公司成立专门的银行,为各轮船公司提供融资渠道,帮助他们做大做强,从而增强我国的航运实力。但由于抗战,此事未能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