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为止,我们尝试了明确结论,找出三个根据来支撑结论,然后用金字塔策略把这些表达出来。如果可以做到这些,你就能实现“一分钟表达”了。
但是,这并不是说只要表述简短,就一定能把想表达的内容表达出来。重要的是,要把这个金字塔设计得符合“逻辑”。那么,“逻辑”是什么意思呢?
我原来是一个说话不讲逻辑的人。虽然我的思维很活跃,却无法很好地将其表达出来。我不曾意识到脑海中所想到的话语也需要有框架,总是一下子都倾倒出来。结果就是,语言前后不连贯,没办法组成故事。一对一闲聊天的时候,对方如果提问的话,我总会有办法应付,但如果是在很多人面前进行说明,我就会出现说话障碍,变得前言不搭后语。
恐怕这就是所谓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足”,我读了些关于逻辑思考和逻辑性的书,自己得出了结论。
我通过读书所明白的道理可以暂且说成“只要意思连贯,就是符合逻辑的”。
当然,影响逻辑的其他要素也有很多,但是不管怎样,意思连贯就可以了。不管听众是赞成还是反对,只要你的话意思连贯,人们就可以理解。通过学习,我知道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之前所讲的“结论与根据”,必须“意思连贯”。请试着思考一下下面这个例子。
“因为好像要下雨了,所以带着伞出门。”
如果这样表达,意思就连贯了。
“因为好像要下雨了,所以不外出了。”
这个也能明白。
那么,这个怎么样呢?
“因为好像要下雨了,所以吃点儿糖果吧。”(www.xing528.com)
怎么样?只有这个听上去莫名其妙。
对于个人而言,这样的表达可能是有原因的。比如,有人在要下雨的时候吃了糖果,且碰巧连续发生了几次雨没下下来的情况。所以,吃糖果说不定是为了祈愿不被雨淋湿。又或者,因为下雨时气压会变奇怪,耳朵会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所以吃糖果来缓解。
不管怎么说,“在讲主张和根据的时候,如果意思连贯,听的人马上就能明白”这一点很重要。所谓“主张和根据意思连贯”指的就是有逻辑。“意思是否连贯”是根据时代、国家和所属的群体而变化的。就上面的例子而言,即使它们对一般人来说没有意义,但如果存在把下雨的时候吃糖果当作习惯的社会或社区的话(虽然我认为肯定没有),也可以判断为“意思连贯”。
请试着通过例子来思考一下所谓的意思连贯。比如,有一个“我很喜欢自己工作的公司”这样的结论,但为什么会有这一结论呢?请试着举出三点理由。如何呢?你也试着考虑一下吧。
于是就会有:①工作很轻松;②一起工作的人很好;③公司的业绩很好。
“因为工作很轻松”这一点能说得通。“因为一起工作的人很好”也能讲得通。那么,“公司的业绩很好”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可能是一个微妙的地方。“因为工作很轻松,所以很喜欢这个公司。”“因为一起工作的人很好,所以很喜欢这个公司。”这两点都能说得通。但是,“因为公司的业绩很好,所以很喜欢这个公司”似乎说得通,但仔细思考的话,就不太清楚了。为什么“公司的业绩很好”能联系到“自己很喜欢这个公司”这件事呢?其他的两个理由对自己的好处很明确。但是,“公司的业绩好”为什么会对自己有好处呢?只有这一点读起来让人不太明白。
这就产生了意思是否能说得通的分歧点。
在这种时候,多数情况下都存在“逻辑隐藏”。比如,因为“公司的业绩很好”,所以“工资和待遇都很稳定”,因此,“很喜欢这个公司”也能讲得通。或者,因为“公司的业绩很好”,所以“工资会越来越高”,可能就“很喜欢这个公司”了。即便听者能根据“因为公司的业绩很好,所以很喜欢这个公司”这句话,自己填入一些内容把逻辑补充完整(像是“嗯嗯,知道了,明白了”,听众总会自己找到对这句话的解释),不过,作为结果来看,却是说话者看似表达清楚了,实际上并没有。
因为存在这样的情况,所以请试着用“因为……,所以……”之类的话来表述,然后请别人听一听,以确认“真的说得通吗?”。认真检查是很重要的。
意思是否连贯,是由听众决定的。你说出来的话只有自己能理解是不行的,重要的是,听众是否也是这么判断的。说话者应该预先想象一下听众会如何接受你的主张,必须让听众觉得你的话“意思连贯”,然后根据这一点来考虑自己的主张和根据。
另外,要想检查意思是否连贯,请试着出声读一读。可能的话,不仅要自己检查,还要试着让周围的人听听看,来进一步确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