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申曲班因淞沪抗战停办后,杨飞飞几经转折,搭班参加演出。那个年月,艺人是戏子,被压在社会最底层,少女的热情和世道的冷酷反差甚大。戏班子经常跑码头,风里来雨里去,处处有舞台,处处受欺压。一次在一个小镇,当时保安队长喝得醉醺醺地起哄点唱,要杨飞飞为他唱《十八摸》的下流黄段子。她不会唱,也不愿唱,只好装病,躲在借宿的庙里,脸上涂抹香灰,身上盖着棉被,躺在烂泥地稻草铺里,泪水和汗水洒了一脸。保安中队长见了信以为真,骂骂咧咧地走了。第二天天刚亮,她赶紧起身,围裙一束,包头一扎,装扮成乡下姑娘,悄悄地赶了十几里路才搭船逃回上海。
20世纪40年代初,申曲已经进入西装旗袍戏的鼎盛期,由著名演员筱文滨组建的文滨剧团尤为兴旺。杨飞飞于1942年经人介绍,加入了当时被称为“水泊梁山”的文滨剧团。这里人才济济,光年轻的旦角就有王雅琴、石筱英、凌爱珍、顾月珍,眼看这些大姐姐一个个唱红,杨飞飞心里好不羡慕,她也憋足了劲,随时寻觅着脱颖而出的机遇。
一次剧团安排杨飞飞在一个戏里扮演女主人公的妹妹。这个角色虽然是配角,但有一段妹妹受姐夫强暴后卖到船上走投无路,欲投海自尽的戏非常动人。杨飞飞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自己设计了一段凄惨委婉的唱腔,并刻意求新,大胆采用钢琴伴奏,配上波涛涌来的音响,这段演唱好评如潮,观众就冲着这段唱涌进剧场,并将这段唱称为“投海曲”,杨飞飞也由此崭露头角,开始扬名舞台。(www.xing528.com)
抗战胜利后,文滨剧团已很难维持一枝独秀的局面,邵滨孙和石筱英组建中艺沪剧团,丁是娥和解洪元、顾月珍成立上艺沪剧团。杨飞飞也跳出文滨剧团,自己挑大梁挂头牌,和她的丈夫赵春芳合作树起了正艺沪剧团的旗号。在正艺沪剧团第一个打炮戏《富贵贫贱》里,她以一曲“迷魂调”,再次走红。她演唱的迷魂调突破了这个曲牌原来的板式旋律,创造性地造成高低音错落有致、运腔缠绵悱恻的效果,不仅迷住了无数观众,也使同行姐妹都叫好不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