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滨剧团是个大团,名角荟萃,阵容整齐,怎么也轮不到王盘声来唱戏。直到1944年,文滨剧团分成两个团,分别到大中华和恩派亚两个剧场演出,王盘声才有机会演到一些较次要的角色,像《秋海棠》中的赵玉昆,《铁汉娇娃》中的方丈等。由于这些角色演得较为称职,他又被提升了一步,得以与王雅琴合演《天下父母心》,与石筱英合演《天坛绝迹》,与小筱月珍合演《母爱》。但当时他并不为团里看好,观众也没有把他当作角儿。
1945年对王盘声来说是个重要的转折点。很多著名演员纷纷离开文滨剧团自行组团,丁是娥、解洪元组建上艺,邵滨孙、石筱英组建中艺,赵春芳、杨飞飞组建正艺。“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王盘声这才开始担任剧团的正场小生。
王盘声唱红的第一个戏《新李三娘》原名《白兔记》。这个戏描写刘智远投军边关,历经艰险,最后功成名就,与饱受折磨的妻儿团聚的故事。戏中有一场表现男主人公在军中值勤敲更时对亲人的思念。他最初唱的是文派,唱了一些时间,觉得文派唱腔旋律是优美的,音色也很漂亮,但在描绘此时此际的环境和抒发人物复杂的感情上有相当大的局限。为了达到较好的演出效果,他开始自己动手填写唱词,揣摩新腔。根据人物特殊心情,在唱腔的节奏旋律上作了突破创新,把原来一板三眼,4/4中速的唱腔,放慢节奏,丰富旋律,变成8/4拍,并和琴师一起研究把七板半的长腔过门,加花变成十三板半,这样较妥贴地描绘出寒风刺骨、雪夜敲更的意境,而且真切地抒发刘智远怀才不遇、漂泊异乡、思念千里之外爱妻的悲凉心情。这一尝试很快就在观众中引起热烈的反响。“刘智远敲更”的新腔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不胫而走,到处都有人在传唱“夜阑人静,大小百家都睡熟在床浪厢”。一个新的沪剧明星开始为观众所关注重视。
很快地,由王盘声主演的另一个新戏《碧落黄泉》又在沪剧舞台打响。这个戏描写一对青年学生的爱情悲剧。他在戏中扮演迫于父命抛弃早有婚约的恋人李玉如,与富家千金结亲的男主角汪志超。新婚之夜汪志超收到了贫病交加的李玉如的来信。这封信原来由扮演李玉如的女演员凌爱珍以画外音的形式在侧幕后演唱,由于当时音响设备差,有时话筒出故障,声音出不来。而且那仅有的八句唱词也不能完全表达人物的心情,汪志超呆立在台上,哪怕时间再短也很尴尬。团里经过讨论,决定进行修改,由汪志超本人当场读信,唱词按李玉如的感情发展适当增加,而修改的任务就交给了王盘声。(www.xing528.com)
王盘声没有推托,利用演出之余,一个人躲在后台的小道具间里边哼边写,辛苦了整整一个晚上,一封李玉如饱含辛酸的“祝贺”长信终于写成。这段唱采用赋子板的形式,为了避免仓促的感觉,敲板时抽掉一板,不敲有板无眼的1/4拍,改敲2/4拍,一板一眼的节奏。这样减少击板的声音,留出空隙来让李玉如抒发感情,用慢节奏快唱的方法表达汪志超急于看信的迫切感。在声腔运用上,因为写信人是女子,看信人又是男人,因此不单纯地用女腔或男腔,而是在男腔基础上渗入女腔,男女腔混合运用,这在当时沪剧演出中还没有过,完全是个创举。
这段“志超读信”的唱段在台上一经出现,就引起了轰动。场内观众屏息静气、噙泪注目,一曲音落,如同炸雷,观众的泪水和掌声一起飞扬。当时电台不厌其烦地播放。上海街头巷尾到处传唱这个唱段的韵味浓郁的曲调。再加上当时滑稽演员在电台学唱根据这一唱段翻版的“逼讨房钿”,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看这个戏,九星大戏院被排队争相购票的观众挤破了大门和玻璃窗,只能出动了几十名警察来维持秩序,那种狂热真令人吃惊。
一曲“读信”使当初无数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年轻的王盘声一夜成名,名字响遍上海滩,从此成为沪剧舞台的红小生。人们把他创造的这种新腔称为沪剧王派。沪剧王派的产生对当时正在崛起的海派文化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推动和支撑。六十多年来,《碧落黄泉》在沪剧舞台盛演不衰,沪剧王派唱腔和海派文化相辅相成,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影响越来越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