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文月社在申曲界是很受观众欢迎的表演团体,不仅跑场子,还经常唱堂会。忙的时候,要从下午唱到第二天早晨。频繁的演出,为青少年时代的邵滨孙提供了很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他只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就走完了敲板、跑龙套、起角色、演配角的路程,开始成为文滨剧团的主要演员,逐渐挑起了舞台演出的大梁。
邵滨孙为人机敏好学,他向老师筱文滨学文派唱腔,又从当时著名申曲艺人王筱新、施春轩汲取表演经验,还从自己平时喜爱的京剧、文明戏演出中吸收了不少艺术表现手法。他的艺术积累终于有了表现机会。在参加《白艳冰雪地产子》一剧演出时,他扮演的书童唐寿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应。这个人物在戏中只是个配角,但邵滨孙演来却十分认真。他充分展示这个书童的天真纯朴和对主人的忠心耿耿,还努力模仿小孩的形体动作,演得又逼真又传神。在“唐寿哭少爷”的唱段中,他把文派唱腔化成童生腔,又借鉴文明戏的演法,使之成为当时深受观众喜爱的唱段,街头巷尾学唱的人相当多。随着唱段的传播流行,邵滨孙的名字开始为人们所了解。
“唐寿哭少爷”唱段的走红,只是邵滨孙在申曲舞台初露头角。真正使他一举成名的是另一个时装剧《贤惠媳妇》。当时邵滨孙第一次在台上挑大梁,演主角小儿子。由于他平时注意学习吸收,又有几年场上经验,这个角色他演来松弛自然,非常成功。再加上有筱文滨、筱月珍、杨月英和凌爱珍同台演出,演员阵容坚强,当时卖座极好,久演不衰。这一情况引起电影界关注,决定把《贤惠媳妇》拍成电影。导演非常欣赏邵滨孙的表演,仍邀他演男主角。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把申曲搬上银幕。电影拍成后,制片公司在南京路做了巨幅广告,画面主体就是邵滨孙身穿西装的全身照片。影片放映时电影院车马为之堵塞,邵滨孙的名字就像长了翅膀,在观众中传开了。(www.xing528.com)
这以后邵滨孙似乎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又多次参加电影演出。20世纪40年代他主演的沪剧《恨海难填》被拍成同名电影放映,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后来沪剧《罗汉钱》《星星之火》拍摄成电影,人们又从银幕上看到了他扮演的老封建村长和工运领袖的形象。电影不仅使邵滨孙声誉鹊起,也使他在演剧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当时他努力从话剧和电影中寻找新的题材,先后演出了《大地回春》《万家灯火》《夜来风雨声》和《灯红酒绿夜归人》等根据话剧电影改编的新剧目。他越来越感到沪剧的表演不够丰富,远远不能够适应剧目演出的变化,也很难满足观众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