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灯记》:应云卫新版电视剧命名解析

《红灯记》:应云卫新版电视剧命名解析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云卫对这个戏从剧本修改到演出处理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戏的初稿名为《密电码》,应云卫看了本子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个话剧的剧名也叫《密电码》,我们最好避免起相同的名字。他指出,剧中的主要人物李玉和经常手提一盏号志灯,以红灯作为地下党联络的标志;红灯又是一家三代前赴后继闹革命的历史见证,既是贯穿全剧的重要道具,又寄托着闪耀革命光芒的深刻内涵;因此他建议改名为《红灯记》。

《红灯记》:应云卫新版电视剧命名解析

1963年1月该戏投入排练。爱华沪剧团虽然是个小团,对新剧目演出的质量却非常重视,为了使这个戏在艺术上能达到较高的水准,特地邀请著名电影导演应云卫担任艺术指导。

应云卫对这个戏从剧本修改到演出处理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首先是剧名的更改。戏的初稿名为《密电码》,应云卫看了本子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个话剧的剧名也叫《密电码》,我们最好避免起相同的名字。他指出,剧中的主要人物李玉和经常手提一盏号志灯,以红灯作为地下党联络的标志;红灯又是一家三代前赴后继闹革命的历史见证,既是贯穿全剧的重要道具,又寄托着闪耀革命光芒的深刻内涵;因此他建议改名为《红灯记》。大家觉得这个剧名确切、简明、响亮,都很赞成。从进入排练场起,这个戏就开始用《红灯记》的剧名,后来搬上京剧舞台,剧名一直沿用下来,始终没有改变过。

应云卫另一个意见是剧本中缺少关于“李玉和为革命东奔西忙”的生动情节,他希望能向观众展示主要人物在这方面的具体行动。在他的启发下,两位编剧根据电影文学本上提供的李玉和去粥棚与地下党联系的几个镜头,增加了李玉和在粥棚脱险的整整一场戏。这场戏看来是个不显眼的过场戏,但对剧情的顺畅发展、对表现整个戏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氛围、对展示李玉和和普通群众的亲密关系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www.xing528.com)

原来剧本中,痛说革命家史是正面展开的。应云卫对爱华的演员很熟悉,他担心扮演李奶奶的凌爱珍年纪大了,受嗓音条件限制,恐怕未必能充分表现出来。他主张采用电影倒叙手法,舞台上重现17年前李玉和手提号志灯,怀抱师兄留下的遗孤,带着满身斑斑血迹来见师娘,以他的大段唱腔来叙述师父与师兄在“二七”大罢工中与敌人英勇斗争和惨遭杀害的情景。这一匠心独具的舞台处理大大增强了演出的艺术感染力。沪剧《红灯记》的演出凝聚着应云卫的不少心血,他对这个优秀剧目的贡献,大家一直铭记在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