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面突破:努力寻求综合艺术的创新与提升

全面突破:努力寻求综合艺术的创新与提升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沪剧《芦荡火种》创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还得力于这个戏综合艺术的全面突破,尤其是表演艺术的创新相当突出。已故著名演员丁是娥是第一个在戏曲舞台上成功塑造了阿庆嫂形象的沪剧表演艺术家。同样,石筱英、解洪元、邵滨孙和俞麟童等前辈艺术家对沙奶奶、陈天民、刁德一和胡传奎等角色的创造也十分精彩,他们从不同的侧面衬托了阿庆嫂的形象。沪剧《芦荡火种》的创新和突破,表现在编、导、演、音、美各个方面。

全面突破:努力寻求综合艺术的创新与提升

沪剧《芦荡火种》创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还得力于这个戏综合艺术的全面突破,尤其是表演艺术的创新相当突出。

已故著名演员丁是娥是第一个在戏曲舞台上成功塑造了阿庆嫂形象的沪剧表演艺术家。她曾先后在《罗汉钱》《金黛莱》和《鸡毛飞上天》等优秀沪剧现代戏中扮演小飞蛾、金黛莱和林佩芬,为戏曲艺术表现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人物作出了很大贡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要演好阿庆嫂这样一个以茶馆老板娘的公开身份为党做地下联络工作的女共产党员,对于她来说仍是个全新的课题。为了在舞台上准确表现角色,丁是娥经历了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

开始她对人物的理解并不深,总以为阿庆嫂以茶馆老板娘的身份作掩护,她身上应该有一种江湖气。她模仿过去生活中遇到过的一个茶馆小开娘的动作,走起路来足不着地,快得像阵风,提壶沏茶相当麻利,抹桌子更是三下二下就抹得溜光。但是观众却认为她演得总不太像。这使她很不是滋味,反复思索究竟怎样才能演像阿庆嫂。为此她看了不少反映地下斗争的书,下生活时又向部队侦察英雄讨教,还多次和编剧导演和其他演员商议。渐渐地,阿庆嫂的形象在丁是娥脑海中丰满起来。

她感到在茶馆老板娘和地下联络员之间,不能以偏概全,使人物失去了主心骨。阿庆嫂的服装、扮相,一举一动,确实要像茶馆老板娘的样子,应酬敌人时也会带几分江湖义气。但是在心里,阿庆嫂却把敌人恨之入骨,时时刻刻寻找机会解救伤病员,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感。在以茶馆老板娘身份和胡传奎、刁德一周旋时,丁是娥的表演不卑不亢、不温不火、注重分寸、恰到好处。当胡传奎向刁德一介绍阿庆嫂时,她明显感到了刁德一的不信任,因此站在原地不动,仅用眼神随意打量了一下,只是上下稍微一看,但就在这刹那的眼神的运用中,充分表现了阿庆嫂的警觉敏锐和从容大方。阿庆嫂形象的成功塑造使丁是娥登上了她六十年表演生涯的艺术高峰。(www.xing528.com)

同样,石筱英、解洪元、邵滨孙和俞麟童等前辈艺术家对沙奶奶、陈天民、刁德一和胡传奎等角色的创造也十分精彩,他们从不同的侧面衬托了阿庆嫂的形象。这些老艺术家都有自己创造的独特的唱腔流派。他们在作曲帮助下,一方面充分发扬深受观众喜爱的流派特色,一方面又从人物出发,对流派唱腔进行了改造和变化。这个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沪剧流派唱腔的发展,很多唱段成为不同艺术家流派新的代表作,至今在群众中传唱不息。

沪剧《芦荡火种》执导的导演处理也十分精彩,过去沪剧演出很少有“智斗”三重唱这样的表现形式,戏里以不同的造型、调度和唱腔刻画阿庆嫂、刁德一和胡传奎各自的内心活动,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在整体风格把握上,这个戏强调地域特色,从服饰造型、台词唱腔到舞台布景都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韵味。沪剧《芦荡火种》的创新和突破,表现在编、导、演、音、美各个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