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沪剧西装旗袍戏在艺术水平上参差不齐,既有质量较高的保留剧目,也有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即使是保留剧目,由于大多产生于十里洋场的旧上海,也难免打上半殖民地文化的烙印,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剧目的内容往往游离于时代的主要矛盾之外,从这些戏里,看不到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很难感觉到强烈的时代精神。像《碧落黄泉》写的是1935年的上海和杭州,虽然揭示了当时毕业就是失业的社会现象,但对那个时代风起云涌的抗日救亡运动却没有丝毫反映。戏里的大学生似乎与世隔绝,不知道也不关心国土沦丧、民族危亡,而一味沉浸在花前月下的谈情说爱之中。他们即使有痛苦和烦恼,也只是局限于个人的小圈子里。
沪剧西装旗袍戏素以悲剧见长,但却很少对产生悲剧的根源作比较深刻的揭露,只是以个人命运和遭遇让人一掬同情之泪,很难引起观众更深层次的思索。
《少奶奶的扇子》把造成女主人公金曼萍悲剧结局的根源,归结为女子的失足和私奔,对欺骗虐待的丈夫,仅仅用“男子薄幸”四个字轻轻带过,并未作什么鞭策和谴责,当然更谈不上寻找社会原因了。另外这类剧目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小市民情趣较浓,有的津津乐道叔嫂通奸的乱伦行为,有的一味标榜鬼魂现影僵尸上台。这些弱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沪剧西装旗袍戏的格调和品位。(www.xing528.com)
瑕不掩瑜,沪剧西装旗袍戏尽管有局限、有弱点,但它在沪剧历史发展长河中的重要影响和积极作用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它继承发扬了早期沪剧说新闻唱新闻的特色,在表现现代都市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留下了不少风格迥异、久演不衰的时装戏剧目;它促进了沪剧现代剧场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了沪剧音乐和沪剧舞美的变化和突破;它培育和造就了一批优秀表演人才,使沪剧舞台一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群星璀璨、流派纷呈的兴旺局面。更重要的是它为后来沪剧大力反映新时代、塑造新人物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沪剧之所以日后能在现代戏的创作和演出上取得非常辉煌的成绩,与当年编演西装旗袍戏的艺术实践是分不开的。沪剧工作者完全可以为曾经拥有西装旗袍戏的历史传统而感到自豪,这是一份其他戏曲剧种缺乏的弥足珍贵的艺术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